本篇文章1089字,读完约3分钟

今年,上海实施了公办小学和民办小学同步招生,这是上海市有关主管部门为降低择校温度、减轻子女和家长负担而采取的又一有力措施。虽然早在政策出台前就有各种猜测,但记者在昨天的采访中发现,在上海公立小学和私立小学的校长眼中,这种“由年轻到小”的政策变化不会影响私立学校的健康发展。许多知名学校的校长在采访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上海中小学领导谈2018年上海中小学招生降低“择校热”

私立小学应该更多地依靠特色,而不是选择学生来办学。

今年,上海在“从小到大”阶段实施了公办和民办招聘政策。大山路第一小学校长卞松泉对这项政策非常赞赏。作为一所公立小学的校长,卞松泉表示,同步注册、同步验证公立小学和采访私立小学等相关流程的设计将有助于降低私立小学的入学率。“新政将为公立和私立小学创造一个相对均衡的发展机会,这将有助于义务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发展。”

上海中小学领导谈2018年上海中小学招生降低“择校热”

受访校长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应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应加强办学理念、体制机制、课程内容、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特色建设。为家长提供另类学校教育。换句话说,私立小学应该有特色地办学,而不是选择学生。

上海中小学领导谈2018年上海中小学招生降低“择校热”

"小学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和学校管理,而不是学生的来源。"卞松泉说,越来越多的公立小学不选择学生,学生就近入学。他们通过不断提高教师水平和有效管理,使学校成为普通人的好学校。从长远来看,公立和私立小学同时入学有利于公立和私立小学的协调发展。

上海中小学领导谈2018年上海中小学招生降低“择校热”

预计这将缓解私立学校招生的压力,但不会影响私立学校的健康发展。

许多校长认为,本市公立和私立小学同步招生政策的出台有望缓解私立学校的招生压力。

世界外国语小学校长张月英在谈到公立和私立小学招生的新政策时说:“这可能会影响一些私立小学的招生,但不会影响私立学校自身的健康发展。”在她看来,民办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不是建立在选拔拔尖学生的基础上的。因此,新政将发挥积极的政策导向作用,也将促使民办学校积极关注自身内涵发展。

上海中小学领导谈2018年上海中小学招生降低“择校热”

同时,随着“新政”的实施,家长将更加理性地面对择校问题,更多的家长将公立小学作为自己的首选。然而,不同的学生将逐渐更平均地进入公立和私立小学。

张月英表示,公立小学和私立小学都应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利用各自在制度、机制和资源上的不同优势,准确定位和突出各自的特点,以此为契机,促进公立和私立学校的协调发展,形成更加科学的教育生态和更加多元化的教育形式。

上海中小学领导谈2018年上海中小学招生降低“择校热”

父母不需要过度焦虑,不需要挣扎

上海实施公立和私立小学同步招生后,一些家庭将面临新的选择。上海教育学院通识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建议家长不要过于焦虑。因为连续几年的上海“绿色指数”评价数据显示,公立小学和私立小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在小学阶段,父母不必为选择公立还是私立而挣扎。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上海中小学领导谈2018年上海中小学招生降低“择校热”

地址:http://www.shcafe.org/jiaoyu/1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