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9字,读完约3分钟

"现在在家处理这么多生意真的很方便。"王女士住在四川北路的一条街上,但她的户籍在外面。由于腿脚不便,她的残疾人交通补贴没有在户籍所在地办理。现在,王女士通过即将实施的“全市性综合办公”,已经在她家门口成功地办理了这项业务。

虹口打通社区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收款分离”实现跨区域业务处理

据悉,“全市管理”共有161件事务,其中26件是“受理分离”。所谓“分家受理”,是指居民可以不受户籍或居住地限制,在本市任何社区事务接待中心申请的个人业务。

打破过去的地域限制,许多住在虹口但住在外埠的市民也从“接收和分离”中受益。张先生住在宝山区吴淞街,户籍在川街,他想为退休人员的独生子女领取一次性奖励费。本来张先生需要从保山到虹口办理,但“分家受理”却让张先生在家门口就拿到了这笔奖金。由于该项目属于计划生育业务,需要双方在发货单上签字,因此整个业务流程需要三个工作日。然而,对于不急着做生意的市民来说,这比以前容易多了,也方便多了。

虹口打通社区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记者从川北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了解到,对于一些需要赶时间的居民,工作人员会耐心地与他们沟通,告诉他们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好。例如,在北外滩街上市后,原本属于川北街的两个住宅区被划分为北外滩街,但居民仍会按照旧习惯来川北街做生意。此时,川北街的工作人员会向急需办理业务的居民解释,虽然“全城都在运转”,但办理“收、发”业务却需要几天时间。如果您赶时间,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直接去北外滩街社区事务接待中心更有效率,当天就可以办好。

虹口打通社区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优化流程,使住院医生更容易做事

为了尽量减少居民排队等候的时间,每个中心都使用了独特的“黄金点子”。记者从曲阳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了解到,在“一体化城市管理”正式启动后,该中心重新规划了窗口业务,并利用其中一个窗口作为受理业务的专用窗口。特殊窗口的工作人员都是中心明星员工。

虹口打通社区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川北大街已经开通了“公共号码预约”服务,居民只需手动进入受理中心的预约界面,可以减少现场排队时间。中心收到居民网上预约申请后,会提前打电话给居民,让居民提前知道服务资料是否齐全,从而提高服务效率。

“城市范围的管理”是这样调整的

从不同线路、不同窗口的业务办理模式到一次性受理,再到现在的“一体化”,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全科医生”。但是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虹口打通社区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川北街道社区事务接收中心主任沈告诉记者,该中心从1月初开始进入强化训练状态。特别是在计划生育、残疾人联合会和民政等领域的"接收和分离"业务中,该中心加大了培训力度。线路多,内容多,需要尽快掌握新设备的操作,这无疑对窗口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挑战。虽然已经有三次全市范围的“验收分离”演练,但人们仍然觉得这是不够的。因此,他们经常利用周末和午休时间进行额外练习,然后业务骨干以“一对一”的方式轮流回答窗口销售人员的问题。

虹口打通社区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据悉,在实施“全市管理”后,所有街道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正式开始提供全年服务。居民可以在周一到周五的8:30到16:30之间去办理业务,周末和国定假日从8:30到11:30。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虹口打通社区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58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