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5字,读完约4分钟

据宝山区介绍,在宝山寺的双面走廊里,有100多件陶瓷作品在等着游客。近日,2017“花刺瓷”——海峡两岸陶瓷文化交流展走进罗甸镇李安琪河畔的宝山寺。在这座著名的榫卯建筑中,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台湾海峡两岸的陶塑、瓷盘和瓷瓶,还可以仔细观察各种装饰手法,如高温琉璃、烧柴火、烧陶灯等。"善良和瓷器有相同的声音是一种巧合和命运."馆长陈海波说。

"以慈化瓷"两岸陶艺文化交流展走进宝山寺

保山寺始建于1511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二十七年重修。从那以后,时代变了,修道院繁荣了几次,也废弃了几次。进入新世纪,随着罗店老城区改造的启动,保山寺也被列入了改造计划。现在,新庙已经基本建成。新寺采用传统的伽蓝纵轴布局,是晚唐时期的宫式建筑风格。它的核心区域是非洲红花梨的纯木榫卯,这是榫卯技术的一大成就。2014年至今,“花刺瓷器-海峡两岸陶瓷文化交流展”已在奉化雪斗寺、崇明寿安寺和台湾佛光山寺举行。陈海波说:“展览进入保山寺,不仅延续了‘瓷’与‘善’的交流,也使‘陶瓷艺术’与‘榫卯艺术’相遇,并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和不同的艺术载体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以慈化瓷"两岸陶艺文化交流展走进宝山寺

艺术家魏与的《向》联展。潘涛直径45厘米,色彩斑斓。两只长着翅膀的鹤朝着红色的太阳飞去。"清·空当你在鹤上划云时,你会把诗歌引向碧晓."魏宋健为刘禹锡的《秋词》增加了注脚。科技大学兼职讲师黄带着一个双木叶天目瓶参加了展览。在棕色的瓶子上,两片黄叶的纹理清晰可辨。"牧野天目系列在宋代就已存在,并被长期中断."黄说,传统的烧制方法主要是桑叶。她开始尝试从桑叶开始,逐渐扩展到菠萝蜜叶、梧桐树叶、银杏叶、菩提叶等。与此同时,她还向叶爽甚至散叶发出了挑战。"除了烧树叶,我还想烧山水画的感觉."除了木叶天目系列,她烧制的薰衣草瓶也吸引了许多游客的目光。瓶子上有小小的粉紫色,让人感觉像在薰衣草海里。“2013年,我去法国普罗旺斯观赏了一个月的薰衣草。我希望在我的作品中燃烧薰衣草花。后来,在研究了釉色很长一段时间后,我终于可以燃烧这种感觉和这种气氛。”

"以慈化瓷"两岸陶艺文化交流展走进宝山寺

艺术家谢家恒曾在西班牙马德里陶瓷学院学习,他更喜欢西班牙国宝釉“金粉釉”。“闪光釉”是13世纪阿拉伯人向皇室致敬时在陶瓷上使用的釉。颜色复杂多变,令人惊叹。在陈列柜里,他的茶具“兴空”用“闪光釉”烧制,具有强烈的金属质感。“在一个晴朗的夜晚,空星闪烁,这可以给人们极大的想象空的房间。我希望这组茶具既实用又能为用户提供一些新的创意。”考虑到保山寺空展的特殊性,谢家恒还选择了两套单色茶具“藏香”和“藏心”参加展览。“米色是相对克制和冷静,这与“明星空。”艺术家卓明顺的陶罐很有创意。这种砖红色的陶罐利用机械原理,通过跷跷板状的部件上下摆动,然后推动茶壶倾斜,通过简单的按压,茶壶就能自动倒茶。他将这套茶具命名为“让我们一起玩”,这意味着喝茶也可以成为一种有趣的互动游戏。

"以慈化瓷"两岸陶艺文化交流展走进宝山寺

欣赏榫卯建筑中的陶瓷文化是文化碰撞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天下午,海峡两岸陶艺文化交流研讨会在寺庙举行,陶艺家和建筑师齐聚一堂,探讨传统技艺的艺术创新。建筑师邢同和认为,榫卯建筑与陶艺在创作精神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事实上,建筑喜欢陶瓷,因为从上到下,陶瓷都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建筑师也对陶瓷感兴趣,两者都有成分、颜色和新材料的应用。它们都需要独创性和美感,所有艺术的东西都是相通的。甚至有些作品也试图以一种狡猾的方式来完成它。”在谢家恒看来,殉难和陶器的结合有很多可能性。“例如,宝山寺是唐代风格,唐代也有自己的陶瓷艺术,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提取相同的艺术元素。这种结合是和谐的,而不是突兀的。”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以慈化瓷"两岸陶艺文化交流展走进宝山寺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79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