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22字,读完约10分钟

原标题:“五角场给我很好的感觉”

描述:俯视90年代的五角场。/吴摄于1995年9月15日

描述:五角场朝阳百货大楼昨天凌晨5点成功爆破/张海峰摄于2004年7月7日

描述:五角场地区最后一栋老房子正在等待拆除//摄于2002年4月29日

描述:俯瞰五角场环形交叉路口/2002年4月29日娄定河摄

描述:旧上海市政府大楼现为上海体育学院行政大楼/张海峰摄于2005年9月7日

描述:长海医院飞机楼/2005年9月7日张海峰摄

描述:2005年6月2日,张海峰成功对五角场蓝天宾馆进行了爆破/拍照

描述:旧图书馆建筑/高建平2014年7月2日的照片

描述:江湾体育场大门/2006年11月9日刘鼎川摄

我对五角场的认可从今天开始

旁白:崔建东,生于1983年

1989年,我和父母从虹口搬到了五角场。我们离开了原来的私人住宅(由个人或家庭购买和建造的房子),住在由我父亲的工厂分割的公共房屋里。那时,五角场给我的印象是路很宽,非常空宽。

进入权国路小学一年级后,我逐渐意识到五角场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我觉得五角场的人似乎不那么“平凡”。公房和私房最大的区别在于,你可以随意在巷子里跑来跑去,邻居们彼此看不见,而公房就是一家人,你甚至不知道隔壁的邻居是谁。

五角场三十年巨变 老上海回忆:热闹又有生气

过去,当我想找朋友玩的时候,我直接从一家跑到另一家,不敲门。我给所有人打了电话,然后离开了。搬进公租房后,学生们应该互相预约。例如,在星期六早上读完这本书后(那时,每周只有一天休息),如果我们约好下午三点在某个十字路口见面,每个人都会像承诺的那样来。之后,我们会按照事先和父母约定的时间回到会场,然后散去。

五角场三十年巨变 老上海回忆:热闹又有生气

小学的时候,五角场给了我很好的感觉。我们可以随意进出大学校园,和学校里的孩子们聚在一起,一起追赶、钓鱼、捉迷藏或打球。我们还将“探索”过去被日本占领的阁楼。

北面的江湾机场是我们的天堂。当时,机场被废弃了,但跑道还在。我们翻越围墙,在简易机场骑自行车,这让我们感觉很新鲜。那个湿地有各种各样的鸟,就像一个天堂。一旦有人来抓他们,每个人都像鸟和动物一样逃跑了。

我经常好奇地问我的父母,“江湾体育场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这里有道路和政治道路?"1996年我被同济中学录取后,这些问题的答案逐渐清晰。最初,在民国时期,黑山路上的同济中学是“大上海计划”中上海图书馆的所在地,它非常高,形状像一座古代建筑。第一次看到它是非常令人震惊的。

五角场三十年巨变 老上海回忆:热闹又有生气

一天下午下课后,我和几个男生去请教我的初中历史老师,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我刚刚意识到这个地方有很多故事。那天放学后,我们骑车参观了老上海博物馆、长海医院的飞机楼和体育学院的老上海政府大楼。我对五角场的认可从今天开始。

五角场三十年巨变 老上海回忆:热闹又有生气

那时,五角场有很多书店,还有书展。我记得初中的时候,我在权国路左岸书店翻历史书。老板走过来对我说:“你太小了,不能读这些书。”当我说我喜欢读它时,他推荐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1500年前的世界》,这对我影响很大。在大书店里,不太可能有人来和你聊天,但在五角场的一家小书店里,店主都是书迷,他们会对客人“心存感激”。

五角场三十年巨变 老上海回忆:热闹又有生气

事实上,当我第一次搬到五角场时,我还不习惯。因为我的祖先和以前的朋友都在虹口,我想不时地回去,好像我的一部分还在那里。但是两三年后,我再也不想回去了。这里的环境更好。我想我的根在五角场。现在,每当我回顾过去,我问自己:如果我一直住在虹口或其他地方,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五角场三十年巨变 老上海回忆:热闹又有生气

校外图书馆和马大桥自助餐厅

旁白:王燕,生于1978年

我在延吉路附近的杨浦长大。小时候,我觉得五角场很荒凉。那时,我奶奶带我去江湾体育馆游泳,从黄兴路乘90路到延吉路。停了两站后,我会看到路边有一大片农田,气味直冲我的鼻子,一直延伸到江湾体育场。

当我1996年进入上海体育学院时,农田已经消失了。

从大学到五角场,我们要坐两站90路公共汽车。我们的几个同学经常步行20分钟,其中许多人骑自己的自行车。

我记得在黄兴路和湘阴路的交叉口有几排两层的房子,都是卖衣服的小店,包括一家麦当劳。当时,麦当劳几年前才进入上海,它仍然是一个非常新鲜和时尚的东西。当我们第一次上大学的时候,星巴克还没有进入中国,它像现在一样无处不在。每次考试前,许多学生带着书包去麦当劳复习功课,因为他们在图书馆找不到座位。后来,我发现许多在校学生会去麦当劳复习功课,并坐几个小时。对我们来说,麦当劳更像是一个校外图书馆。

五角场三十年巨变 老上海回忆:热闹又有生气

我们的一个同学是科尔(关键意见领袖)和一个著名的媒体人。那时,他经常去麦当劳写东西。也许他写文章的方式很吸引人,所以我们搞不清他是去麦当劳写东西还是去见女孩子,所以大家都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麦进化女”。

然而,他对每个人给自己起的绰号不屑一顾,并慷慨地把自己在麦当劳认识女孩的经历告诉了每个人。现在,这个方法似乎很土,就是他在纸条上写了几个字,比如“你影响了我”,然后向在麦当劳打扫卫生的阿姨求助,把纸条递给他喜欢的女孩。如果对方收到一张纸条并要求,写下另一张纸条并递给她。上面写着:“你太漂亮了,我连本书都不会读。”。

五角场三十年巨变 老上海回忆:热闹又有生气

我们班的许多学生都尝试过这种做法,几乎所有的人都成功地进行了交谈。甚至女孩也试图用笔记“搭讪”男孩。那时,我们还年轻。每个人都充满活力,喜欢玩这样的把戏。

我们同学经常去的另一个地方是麻大嫂自助餐厅,它在四平路同济大学附近。那时,自助餐刚刚兴起,有一个人从38元到48元不等。每个人都认为吃自助餐新鲜有趣。虽然体育学院的食物相当好,但是很多男生太擅长吃了,他们经常去自助餐厅找食物。有一次,我被深深打动了。四个打排球的男孩一顿饭吃了48块炸猪排,估计店主的眼睛在冒烟。

五角场三十年巨变 老上海回忆:热闹又有生气

我从小就住在杨浦,上大学前几乎从未离开过。直到我去单位实习,一位老师嘲笑我说:“恭喜你,我终于渡过了苏州河。”

大学四年后,我们一点一点地看着五角场的变化。2000年后,我很久以前就离开了五角场,所以我记忆中的五角场是一个混乱、嘈杂但又热闹的地方。

如果大学是我记忆的中心,五角场是那段生活不可或缺的外围,现在我经常因为同学聚会或工作的需要回到那里。进出五角场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的记忆已经散去。

五角场西门亭与红土

旁白:黄岩,生于1981年

我第一次去五角场是在1999年我上大学时。我记得第一天去大学报到的时候。我去五角场是因为我忘了带隐形眼镜的盒子。当时,五角场的印象有点陈旧和破碎,与市区有很大的不同。那里的购物中心也有90年代早期的感觉,店员笔直地站在玻璃柜台后面。

五角场三十年巨变 老上海回忆:热闹又有生气

当我在学习的时候,五角场离它被连接到地铁的时间还有很多年。我们的一些小女孩出去购物,基本上都在五角场。学校门口有一辆90路公共汽车。在大学的四年里,随着五角场的流行,我最初的时尚感也在那里得到了培养。

那时,五角场有许多小商店,专门卖廉价衣服,叫做“外贸钱”。似乎还有一个叫“西门亭”的市场,专门出售各种珠宝和服装。大二的时候,我经常和室友去逛街。

大约在2000年,一个“时尚事件”在五角场发生。五角场新开了一家名为“红土”的口红店。我记得那是一个小门面,里面挤满了人。这家商店在女孩子中被认为是“净红商店”。我和我的室友特地乘公交车去五角场买了这款口红。

五角场三十年巨变 老上海回忆:热闹又有生气

对我们来说,五角场是时尚开明文明的地方。现在很多行为都相当“二流”,而“红地球”的唇膏现在看起来绝对土。但当时我非常激动。毕竟,这是我生命中的第一支口红,很有意义。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五角场不仅引领时尚潮流,还带来了其他新事物,而拍摄大头贴纸的机器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大约在2001年,在万达广场现在所处的地方,所有的道路都是制造贴纸的小商店,许多机器都是从日本进口的最新型号。那些商店现在都关门了,但是生意很好。学生们挤在里面,如果他们周末去,他们必须排队。有一次,我带男朋友去那里,摆了很多姿势。现在,估计他无论如何也不会陪我做这种幼稚的事情。

五角场三十年巨变 老上海回忆:热闹又有生气

我记得当时五角场的必胜客刚刚开业。一天,我男朋友和他的室友从五角场回来。他的脸因大写而尴尬。经过仔细询问,他意识到他们宿舍的四个男孩去必胜客吃比萨饼了。平日,学生们习惯在路边的小餐馆吃饭。每次他们订购一个好的订单,他们会立即付款。结果,那天在必胜客,四个人点了菜,吃得很好,他们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等了很久,但是没有一个服务员主动结账。后来,我坐不住了。四个人站起来,走到门口,问道:“你不用在这里付饭钱吗?”

五角场三十年巨变 老上海回忆:热闹又有生气

后来,他们意识到在必胜客这样的“外国餐馆”,饭后他们不得不主动请服务员过来结账,这真是“大姑娘第一次上轿子”。

2003年是我们毕业的一年。在毕业前夕,我们赶上了特殊的非典时期。每次我们陪男朋友去五角场的网吧玩游戏,我们都要鼓足勇气,冒着生命危险。那时,网吧里人稀稀拉拉,远不如平时热闹。每隔半小时,网吧管理员就会带着一个耳蜗温度计过来测量每个人的体温,看他们是否发烧。

五角场三十年巨变 老上海回忆:热闹又有生气

我家住在龙华。我大四的时候,每个周末都坐910去南浦大桥,然后换火车。那一次正好是非典期间,车上人很少。我每次都坐在二楼的第一排,视野非常好。每当公交车经过五角场,总会有一些不同的变化,老房子开始一点一点被拆除。

五角场三十年巨变 老上海回忆:热闹又有生气

那时,沿路仍有一家又一家小餐馆。毕业前,我在五角场附近一圈又一圈地吃晚饭。喝完酒和眼泪后,我唱歌,走回学校。那时,我觉得你要离开的地方似乎没有耐心承受那些悲伤的情绪,一切都在匆忙中改变。

在过去的十年里,那个时候的男朋友已经成为了丈夫,并且有了两个孩子。现在我还是偶尔带孩子去五角场吃饭,但我永远不会给他们讲曾经在这里的爸爸妈妈的故事,因为那些与记忆有关的地方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真实的东西,没有真实的东西”,随着五角场的改造,那些曾经一点一点被抹去的记忆。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五角场三十年巨变 老上海回忆:热闹又有生气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68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