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65字,读完约7分钟

杨浦区新江湾城街河源一期小区东、西门有一个“垃圾分类投放点”的标志,这是该小区临时实施垃圾定点投放规则后留下的唯一“遗产”。

去年7月23日,街道正式在该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和定点投放,并拆除了15个大门门口原来放置的13组垃圾桶,在社区东、西大门设立了两个投放点,由专门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指导居民进行分类,试图逐步培养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没想到,为了几个垃圾桶,这个以高学历人才为主体的高档住宅区居民“吵吵闹闹”,甚至向居委会发起了连续投诉。经过三个月的“僵持”,社区的定点垃圾处理以尴尬告终。去年10月底,街道同意恢复原来的13组垃圾桶。

令人高兴的是,“坏事变成好事”:这个社区的垃圾桶经历了从“清除”到“重置”的转变。经过一场纠纷,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大大增强。如今,生活垃圾分类正确率超过95%,社区已经成为一个“样板”。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s2/

去年夏天,上河园一期工程所在地国安路一居委会的负责人孙洁,因为连续接到12345投诉而头痛不已。自从在居民区实行垃圾分类和定点投放以来,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的门槛就被反对它的居民踩在脚下。在业主小组中,几名活动人士谈到了“对居委会的抱怨”。他们的要求很明确:如果把它放在一个固定点不方便,他们想回到他们家前面的垃圾桶里。

杨浦新江湾城里的一场“垃圾桶纷争”

在最艰难的一天,孙洁收到了六份投诉。“我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办。”垃圾分类的相关政策文件明确规定了定时投放,这也是江湾新城街道打造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镇的一个硬性指标。“说实话,我能理解居民们的感受。”孙洁说。

杨浦新江湾城里的一场“垃圾桶纷争”

除了居民的抗议,新的送货规则确实给社区带来了很多“痛苦”。由于大多数居民在工作日进出社区,并采取地下车库通道,他们不会通过东,西大门的落客点,所以垃圾将很快蔓延到整个车库。也有一些居民直接将垃圾袋堆放在分散在地上的定点投递桶旁边。无尽的气味和景象让每个人都感到不舒服。

杨浦新江湾城里的一场“垃圾桶纷争”

矛盾正在加剧。“你抱怨过吗?”“你报案了吗?”社区里有许多30到40岁的年轻居民,他们之间在工作日有高度的互动。有许多自治组织,如“育儿小组”、“买花小组”和“水果小组”。但是在那些日子里,几乎所有的团体都在谈论定点垃圾递送。

杨浦新江湾城里的一场“垃圾桶纷争”

上河园一期小区垃圾桶纠纷引起了新江湾市街道的关注。去年9月12日,也就是垃圾分类和定点配送规则试行一个半月后,街道电网中心紧急召开了居民会议。

两个半小时的“斗争”[S2/]

居民会议在那天晚上7点举行。街道网格化中心党支部书记康庆德带着同事打电话给居委会、物业公司等相关部门,最后与前来参加会议的21名居民代表坐下。

为什么是“最后”?因为在会议开始的前一天,双方仍在努力思考如何在这场竞赛中“击败”对方。康庆德表示,定点垃圾处理有一套制度可以遵循,即使不能一蹴而就,也永远不会改变基本原则。他甚至准备“拍桌子”。

居民不会打无准备的仗。同一天参加会议的21号楼居民马立民告诉记者,当收到会议通知时,居民们已经在广泛征求意见。他们甚至讨论了“上、中、下”三个策略:“最高目标是把13组垃圾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真的是不可能的,增加一些垃圾放置点几乎是不可接受的;最重要的是将现有的两个交付点移到门边的一个隐蔽的地方,而不影响社区的清洁和美观。”

杨浦新江湾城里的一场“垃圾桶纷争”

刚到7点,会议室就挤满了人。争吵了将近两个小时,康庆德突然生气了,说:“既然你想把垃圾桶恢复原状,我就把它还给你。不过,请在一个月内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我们会有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跟进。当代表们回去时,他们会征求大楼里居民的意见。如果他们认为有可能,我们将立即制定新的计划。”

杨浦新江湾城里的一场“垃圾桶纷争”

马立民说,当时很多居民代表没想到他们能这么快达到“最高目标”,于是他们回到大楼,立即动员邻居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居委会也立即开始起草《垃圾分类居民自治公约》和《垃圾分类自治工作计划》。

在征求居民意见后,公约最终版本明确规定,居民应严格按照分类方法投放湿垃圾,投放湿垃圾时“破袋”,即将湿垃圾倒入湿垃圾箱,塑料袋放入干垃圾箱。在为期一个月的试用期内,干湿垃圾有意识分类的正确率应达到80%,否则将恢复定点投放规则。

杨浦新江湾城里的一场“垃圾桶纷争”

此外,社区将长期开展垃圾分类建筑的评估工作,每周一次的建筑分类评估结果将以红蓝名单的形式在社区宣传栏中公布,分为“好、中、差”三类。每年将颁发一座"五星级建筑"和一座"四星级建筑",建筑中的每一户都将得到一定的奖励。每月两次被评为“一般”或“差”的建筑将被通知一次。对于已连续两次接到通知的建筑,该建筑的垃圾桶将被清除一个月,在此期间,它将前往指定地点接受垃圾分类的指导和宣传。

杨浦新江湾城里的一场“垃圾桶纷争”

为“荣誉”而战的人们

随着新气象的出现,社区业主的核心问题也发生了变化。

考虑到房子门口的垃圾桶需要被主人自己的垃圾分类努力所取代,许多居民开始在群体中分享各种垃圾分类知识、游戏和应用,并集体“赶上”标准化的分类方法。"有时,每个人甚至会分享他们对个别特殊垃圾的分类和处理的经验."居民刘小敏说。

杨浦新江湾城里的一场“垃圾桶纷争”

去年10月29日,13组垃圾桶归还给居民,这也标志着居民签署的“军事命令”正式生效。接下来的一个月是检验垃圾分类“速成课程”的关键时期。住宅物业公司的清洁主管陈红燕(音译)是一名“审查员”,他每天早上都会用高清手机拍下每个垃圾桶的分类照片,然后把它们送回居委会备案。“没想到一个月后,门楼里只出现了三次意外垃圾,整个社区的垃圾分类正确率远远超过了合格线。”在这场关系到每个人的“荣誉之战”中,居民们赢了。

杨浦新江湾城里的一场“垃圾桶纷争”

与此同时,小区东门公布的红、黄、蓝垃圾清单越来越受到居民的关注。偶尔,得到分类不佳的蓝星会让整栋楼的居民感到紧张和焦虑。“一方面,我感到尴尬,甚至家里的孩子也会‘批评和教育’他们的父母没有为他们赢得荣誉。另一方面,由于分类不规范,每个人都更加害怕提桶,再次陷入扔垃圾的困境。”居民马立民说。

杨浦新江湾城里的一场“垃圾桶纷争”

目前,上河园一期垃圾分类自主运行已有几个月,没有一栋门楼出现桶装垃圾回收的情况。“人们的分类意识越来越强。最初,我们每天要花一个多小时做二次分拣工作,但现在只需一点点分拣就可以完成。居民的正确分类率超过95%。”陈红燕说,她甚至几次看到一些穿着优雅的女士站在垃圾桶旁边,捡起一些干垃圾,比如她不小心混入湿垃圾袋的一次性木筷子。“我喜欢这里的居民。”

杨浦新江湾城里的一场“垃圾桶纷争”

记者从杨浦区绿化市容管理局了解到,目前,上河园一期工程居民自治推进垃圾分类的模式也正在该地区其他地区酝酿。

记者笔记

“特许权”更适合“远期”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官退民进”的故事。想想看,真的是这样吗?

新江湾城街在处理上河源一期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时,放弃了分阶段坚持定点投放垃圾的规定,这似乎是一种“让步”,但由于尊重民意,赢得了人民的理解与合作——他们同意在一个月内主动自律垃圾分类,并切实做到了。想象一下,当居民对主动垃圾分类的意识增强后,未来是否会进一步达到更高水平的垃圾定期定点投放要求?

杨浦新江湾城里的一场“垃圾桶纷争”

人们的习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改变。因此,在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中,总是考验着我们基层干部的智慧。街道电网中心党支部书记康庆德在接受采访时承认,不合作的居民有时可能是件好事。关键是我们能否掌握这些居民的痛点,与他们磋商,想出一个既不违反原则,又符合公众利益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基层单位有时会“后退一步”,但它们可以激发居民的自我管理意识,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杨浦新江湾城里的一场“垃圾桶纷争”

“让”,就是更好的“前进”。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杨浦新江湾城里的一场“垃圾桶纷争”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65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