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5字,读完约4分钟

早上9点10分,在东江湾路320号,在垃圾分类站,一位老妇人拿着新摘的树叶,把它们扔进了潮湿的垃圾桶。一位远房叔叔开着一辆电池车,送来一袋厨房垃圾。他笑着说:“我怕赶不上9: 15的最后期限,所以我特地骑了自行车。”。

虹口志愿者“领跑”弄堂里的新时尚

7月1日,上海率先成为国内立法实施垃圾分类的城市,至今已有一个月。据报道,近年来,四川北路街道社区居民通过自制flash活动、自制宣传歌曲、自制“破袋器”等方式普及了垃圾分类知识,定期定点垃圾分类逐渐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虹口志愿者“领跑”弄堂里的新时尚

唱出垃圾分类之歌

最近,一群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人在多伦路玩“闪”。“让我们一起把垃圾拿出来。垃圾分类应该小心。请记住你心中的公式。文明习惯从我开始……”原来,这是多伦居民区的一些居民自发组织的,与居委会开展的垃圾分类推广活动合作进行的一次快闪活动。这首帮助居民记忆垃圾分类知识的《垃圾分类之歌》,是由居民蒋淑君阿姨在居委会干部冯晓的指导下改编而成的。

虹口志愿者“领跑”弄堂里的新时尚

江阿姨今年将近80岁,退休前是一名语文老师。她通常喜欢写诗和散文,是居住区的文学活动家。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她积极参与宣传活动。在与居委会干部的交流中,他们都想通过唱歌来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蒋阿姨把这四类垃圾的知识概括为“瓜果皮,即收集成湿垃圾,化学易燃易爆,轻度有害;纸、塑料、玻璃和金纺,投入回收利用;剩下的放在哪里,扔到干垃圾里”,简单明了,歌手朗朗上口,听众一听就能明白。多伦居委会宣传小组的志愿者认真学习了这首歌,并在各种活动中积极推广。自编的《垃圾分类之歌》在社会上广为传唱。

虹口志愿者“领跑”弄堂里的新时尚

[/s2/]改进和升级“破袋艺术品”[S2/]

位于黄都路的虹影大厦是一座建于上世纪中叶的军事建筑。在垃圾分类之前,每个家庭都将垃圾通过每层楼的垃圾管道。垃圾分类后,在街道和部队的配合下,居委会与物业合作封闭了每层的管口,并在楼下放置了四个垃圾隔间。居民早上7: 00到9: 00下楼,晚上6: 00到8: 00下楼。

虹口志愿者“领跑”弄堂里的新时尚

“看到居民的湿垃圾袋很不方便。6月中旬,垃圾分类志愿者周师傅不知道自己能否“小题大做”,于是他买了一根钢条,把钢条的一边锯成“之”字形,两头凹成“钩”形,然后把它粘在垃圾桶里。这种“人工制品”一出现,就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

虹口志愿者“领跑”弄堂里的新时尚

“扔垃圾时,只要你把它拉在锯齿状部分,塑料袋里的湿垃圾就会掉进桶里,这很方便!”碰巧扔垃圾的季先生告诉记者,用湿垃圾打破袋子真的很让人头疼。周师傅的“小发明”让居民不再担心破包。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周师傅对自己的“神器”有了新的认识。他说应该把锯齿弄得更紧,以打破厚塑料袋。同时,应该在“人工制品”的两端打孔来固定它,这样它可以更牢固,防止滑动。

虹口志愿者“领跑”弄堂里的新时尚

当被问及垃圾定点配送的感受时,季先生用居民的声音说:“垃圾分类是麻烦的,但习惯了就不麻烦了!”

据四川北路街道自治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街道共有62个绿色账户网点和54个分点。其中,只有17个商品房小区和29个售后公房。这也就意味着这条街上82%的点是里弄的公房和售后公房,其中70%是里弄的公房。

由于没有成熟的物业管理,里弄公房垃圾分类是街道推广的重点和难点。四川北路街道由相关街道部门指导,居委会作为管理责任人,发挥居民自治作用。以黄都居民区为例,覆盖19条大巷,3125户居民,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街道统一清除街斗后,街道从人性化的角度引导居民区和环卫部门相互配合,垃圾分类工作顺利进行。通过前期扎实的宣传和循序渐进的工作,社区居民逐渐适应了定期定点垃圾分类。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虹口志愿者“领跑”弄堂里的新时尚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60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