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66字,读完约8分钟

据长宁区新闻报道:“垃圾分类真是又满又麻烦!”“这是什么?房子门口的垃圾桶不见了。每天,袋子里的臭垃圾都跑得很远。垃圾房定期开放,不能随意乱扔。”去年,我听说长宁区成家桥街上杭新村的居民区想试行垃圾分类,结果好像爆炸了。垃圾分类有困难是不好的——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所以如果你不能把它扔在你家门口,你会把它扔在其他社区;楼下的垃圾桶“动了”,垃圾被扔在灌木丛中的草地上...

长宁区垃圾分类有了"程家桥模式"

三个多月之后,昨天下午,当垃圾房定期开门的时候,记者走进了上航新村,却发现道路清新整洁,散落的垃圾桶不见了。在主干道上,有一排整洁漂亮的垃圾房和一台没有任何异味的“绿帐积分兑换机”。居民们一个接一个地把干的和湿的垃圾放进不同的垃圾箱,几个“绿色马甲”拿着绿色账户记录手机,笑着等着给居民的绿色账户记分卡打分。上航新村小区党支部书记朱告诉记者,居民的支持率从最初的30%提高到了98%,配送的准确率也从65%提高到了99%。

长宁区垃圾分类有了"程家桥模式"

关系到成千上万的家庭

它不仅仅意味着建造几栋建筑

在日前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应永回答了有关垃圾分类的问题,他表示,加快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能力,远比建几栋楼重要。应永还发出倡议:“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据悉,去年上海制定了《建筑垃圾管理条例》、《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意见》、《生活垃圾回收体系建设》等政策措施。自2011年以来,该市启动了新一轮生活垃圾分类,覆盖了500万户家庭和7000多个政府机构、企业和事业单位。去年10月,长宁区虹桥亲空经济园区成为上海第一个推广生活垃圾减量化和分类的试点园区。同时,长宁区成家桥街道成为首个“两网合作”和垃圾定点分类投放的试点社区。

长宁区垃圾分类有了"程家桥模式"

解决棘手问题

居民智库用理性说服人们

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上杭新村居住区的垃圾分类这一社区治理的主要难点和难点为什么能够“打开”?成家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张远坦言:“当时的压力确实不小。最困难的是让居民在源头实施垃圾分类,并定期进行分类。”为了使试点工作形成一套可以复制和推广的经验,经过反复调查,最终选择上杭新村住宅区作为第一步。该住宅区由售后公房上杭新村和商品房高登花园两个住宅区组成,共有332户,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长宁区垃圾分类有了"程家桥模式"

开始时,只有三分之一的居民表示愿意参与垃圾分类,反对的理由是“无知”和“怕麻烦”。此时,居民区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党员、建筑领导和文化团队中分别召开会议,形成居民“思想库”,定期对垃圾分类试点方案进行“评判”。居民区党支部还成立了“温暖之家”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帮助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他们挨家挨户走访居民,发放问卷,耐心工作。“我们告诉居民,垃圾分类起初很麻烦,他们会习惯的。看似“越界”的实际上是一个生态工程,造福子孙后代。你真的后悔将来的‘垃圾围城’吗?”朱表示,观望和反对情绪逐渐消退,支持率迅速上升至70%。

长宁区垃圾分类有了"程家桥模式"

每个家庭一个文件

没有垃圾就没有藏身之处

去年10月,试点工作开始,每个走廊入口处的垃圾桶都被移走了。高登花园和上杭新村共用一个垃圾房,每天从7:00到10:00,从17:00到20:00开放。新金华公司负责推进“两网合作”的整合,即将可再生资源回收与生活垃圾分类运输系统整合为一体。改造后的垃圾隔间改造成“高值”的“美嘉靖”,外观“美观”,并安装了水桶、遮阳篷、照明和员工休息室,隔间干净卫生。垃圾仓内放置有四种类型的垃圾箱,即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左侧为可拆卸的干垃圾分类箱,右侧为湿垃圾分类箱,分发给社区内的每一户居民,方便居民从源头分类。垃圾房旁边还有一个“绿色账户”自助兑换机,有垃圾分类的居民可以在这里赚取积分并兑换一定数量的日用品。

长宁区垃圾分类有了"程家桥模式"

试点开始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对垃圾进行分类。矿泉水瓶是可回收的还是不可回收的?每天多余的食物是什么垃圾?看似简单的问题让很多人困惑。街道邀请相关方对街道干部、志愿者、保洁人员和物业进行培训,包括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技能。退休党员带头组成“绿色背心”居民自治小组,负责垃圾房的值班、送货指导和“绿色账户”积分的支付和兑换。

长宁区垃圾分类有了"程家桥模式"

生活习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改变。朱意识到这是一场“持久战”,而居民自治可以实现长期管理。因此,由居民自愿组建的社区党员、红领巾、外来租房者、建筑负责人等四支志愿者队伍“接手”了日常的监督和宣传工作,并将其分成值班巡逻、倒垃圾、做好记录等几个小组。住宅区的党组织还动员建筑领导和代表逐户签署承诺书,并将垃圾处理要求纳入建筑团体大会。朱说:“我们增加了自主评价台的‘红黑榜’,表彰垃圾分类先进个人,定期发布16个监测点的垃圾视频,对不文明个人施加舆论压力;增加垃圾减量宣传栏,让居民更直观地感受垃圾分类的效果。这大大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

长宁区垃圾分类有了"程家桥模式"

在居委会,记者看到了11个台账,每户一个,记录了每户的日常参与统计和发布记录,以及每天的发布次数和参与率。统计表每天对可回收垃圾、干垃圾和湿垃圾的重量进行分类统计,并计算减幅,居委会每周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同时,根据居民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特点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制定了多样化的指导方案。值班中一旦发现问题,随时开会解决;对于租房者和房客,至少将帮助一名代表学习分类和交付;对于外国户主来说,找一个针对小时工的一对一培训。朱笑着说,现在大家都成了业余的“福尔摩斯”。社区里有一个“悬案”,一袋未分类的“无主”垃圾被随意扔进了社区。为了找到垃圾的“主人”,志愿者们打开有异味的垃圾袋,在垃圾堆里翻找,最后找到一张给饥饿的人的湿纸条。询问了小区安装的监控系统,确认是327号的一个居民偷偷扔的,于是居委会和物业在小区里贴了一张平安通知,提醒居民们要配合。从那以后,这个家庭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件。

长宁区垃圾分类有了"程家桥模式"

垃圾“瘦身”

意识形态认同和邻里监督[/s2/]

在上航新村居委会工作了18年的朱,就是一个“好把戏”,家家户户的情况都很清楚。有一次,朱剧雪发现空的一个姐姐多次在手边扔垃圾,于是笑着上前与志愿者交流。我没想到她的态度会“拖沓”。朱剧雪说:“如果你不听实话,那你和你的航空公司空公司一起评估怎么样?”女孩一愣,语气有点柔和。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争论,她终于按照规定扔掉了垃圾,然后去居委会道歉。

长宁区垃圾分类有了"程家桥模式"

a/きだよ/multiplication.有50多户住宅房屋出租户空姐妹,空居民工作休息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垃圾处理接受度低。住宅区党总支从党员做起,说服了空姐妹的一名成员协助其他同事开展工作,并主动走访了东航、春秋航空和国航,帮助空sister,/きだӛ租户参与率显著提高。

长宁区垃圾分类有了"程家桥模式"

居民习惯逐渐形成,社区环境越来越好,志愿者人数从原来的80人减少了一半。原本是一条“垃圾道”的停车点,现在成了社区的谈论点。居民们会在这里停下来交流垃圾分类和点交换的经验,邻里关系更加融洽。每个人都感受到垃圾分类带来的高“附加值”。朱说,居民被垃圾“缠住”,邻居们都在看着。有一次,志愿者发现一位独居老人已经好几天没来扔垃圾了,敲门也没有声音。居委会立即联系了老人的孩子。当孩子们回到家打开门时,他们发现老人已经卧病在床好几天了。幸运的是,他被及时送往医院,老人渡过了难关。“更多的居民从不理解或支持,而是积极参与其中。他们中的一些人主动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他们中的一些人白天去上班,下班后换上“绿色马甲”。“夫妻档案”、“母女档案”和“家庭档案”也出现了……”一位老人不仅自己成为了一名志愿者,还带领一个四口之家加入其中;一对在社区里有房子但住在外面的夫妇每周三也会回来报名成为志愿者,去社区里工作,从不误岗。

长宁区垃圾分类有了"程家桥模式"

上杭新村小区垃圾分类试点三个月后,垃圾已成功“瘦身减脂”,平均日垃圾减量率从试点前的30.7%提高到现在的55.88%,平均日垃圾减量19.23吨和198.23公斤。成家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张远表示,垃圾分类似乎是围绕垃圾而展开的,对垃圾车厢大做文章,本质上是居民的思想认同、价值认同和行为认同。认同的关键是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做垃圾分类不仅要有信心,还要有耐心。今年,该街道将推广“上海导航模式”的成功经验,并计划在该街道的所有八个居住区设立示范点。房屋类型涵盖所有类型的社区,包括商品房、售后公房和别墅。我希望尽快形成一个可复制的“成家桥模式”。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长宁区垃圾分类有了"程家桥模式"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52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