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25字,读完约8分钟

在离婚案中担任“探访监督员”之前,社工王晓贤从未想到自己会与一个“不相关”的家庭有如此深的渊源。

一对年轻夫妇离婚后,他们3岁的儿子每周一次的拜访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麻烦的事情。当一个女人看到她的前夫时,她非常害怕,她不想让她的孩子看到她的父亲。但是这个男人每天都盼望着和她的孩子团聚,双方都“躲”和“追”。半年来,王晓贤每周都抽出空闲时间在商场里与三个人见面,平息离婚夫妇之间随时可能升起的烟雾,让孩子们在和平的气氛中共度家庭时光。

普陀试点"家事调解" 关注婚姻危机夹缝中的儿童

在这个过程中,这对年轻夫妇之间的恩怨,他们自己的弱点,甚至他们的家庭隐私都暴露给了王晓贤。在调整角色的同时,他逐渐找到了家庭破裂的根本原因...

这种做法有一个法律术语,叫做“社会力量参与家庭审判”。2016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选择全国118个中级法院开展为期两年的家庭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普陀区是试点之一。普陀区法院与王晓贤所在的阳光中心普陀工作站合作,尝试介入35岁以下青少年离婚案件或10岁以下未成年子女父母离婚案件,并就此类案件开展社会调查和调解工作。普陀区王力可小县有11名社会工作者。

普陀试点"家事调解" 关注婚姻危机夹缝中的儿童

11名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了“离婚风暴”[S2/]

为什么在家庭审判案件中有两种情况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干预——“离婚当事人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和“家庭有10岁以下的未成年子女”?这是因为由年轻的“80后”夫妇组成的家庭有一些共同的“不稳定性”。例如,年轻人容易因家庭琐事冲突而情绪失控,他们的爱情和感情相对脆弱。撕掉“面纱”后,他们很容易互相诽谤和算计,甚至暴力。在危机的夹缝中,幼儿受到的伤害最大。与此同时,这些离婚案件往往对未成年子女的所有权和探视权有争议。

普陀试点"家事调解" 关注婚姻危机夹缝中的儿童

“社会工作者很难干预和服务婚姻问题,但他们必须这样做。这是非常重要的。”阳光社区青年事务中心普陀工作站站长金汤表示,该工作站与普陀团委、区法院合作并尝试组建一支11人的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他们的专业能力比较强,他们都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中级社会工作者或心理咨询资格,并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通过高级法官和律师的特别培训和每月沙龙讨论,他们可以迅速积累经验,提高处理问题的技能。

普陀试点"家事调解" 关注婚姻危机夹缝中的儿童

目前,社会工作者主要参与四项工作:审前调查、审前调解、在法庭上阅读调查报告和拜访监督员。

在审前调查中,当地的社会工作者通常对社区比较熟悉。他们可以通过社区了解家庭案件双方的社区情况,根据婚姻状况、子女照顾和社会评价等信息出具社会调查报告,并根据对子女监护权的实际调查情况向法院提出倾向性意见。

普陀试点"家事调解" 关注婚姻危机夹缝中的儿童

该案的当事人和法院都不相信:“这位社会工作者与我们见过几次面。他对谁抚养孩子有发言权吗?”在这方面,金汤解释说,孩子的监护权可以说是离婚案件中关于孩子生活的最重要的协议。社会工作者在大量外部调查的基础上,从“儿童利益最大化”和保护儿童健康成长的角度进行判断,这是一种中立、公正、有价值的法官参考。

普陀试点"家事调解" 关注婚姻危机夹缝中的儿童

审前调解也是社会工作者干预年轻夫妇之间冲突的有效方式。在许多成功的调解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帮助离婚夫妇消除监护权纠纷,消除探视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保护儿童权益。社会工作者还有另一项职责,那就是在法庭上阅读调查报告,并为原被告双方提供家庭和婚姻指导。

普陀试点"家事调解" 关注婚姻危机夹缝中的儿童

“访问主管”一直陪着父子见面

王晓贤“探视监督员”的职责可以界定为:在因监护权变更引起的家庭纠纷、抚养费纠纷、探视权纠纷中,根据法院的委托,社会工作者承担陪同一方行使探视权的工作。

在第一个案例中,王晓贤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这个女人翁的场景。当时,他和他的前夫周先生正在翁女士的家门口等着,却看到她犹豫地抱着孩子下楼,脸上带着害怕的表情。母亲的反抗也“感染”到了孩子身上,小女儿对父亲感到陌生,父亲很久没见她了,紧紧地拉着母亲的衣角。三口之家没有亲密感,加上一个局外人,这一幕真的很尴尬。

普陀试点"家事调解" 关注婚姻危机夹缝中的儿童

这正是王晓贤想要改变的。在之前的社会调查中,他在心理上做好了准备,并得知该男子在婚姻中实施了家庭暴力,这使得他的前妻不敢单独面对他。然而,根据双方在法庭上的提议,双方每个周末都必须陪孩子去附近购物中心的儿童活动中心。王晓贤的任务是为孩子“说话”,最大限度地消除父母之间的对立,让孩子和父母在一起快乐。

普陀试点"家事调解" 关注婚姻危机夹缝中的儿童

那天,四个人一起打车。翁女士坚持不要靠近周先生,并要求他独自坐在前排,与他的孩子和社会工作者在一起。王晓娴借此机会靠近孩子们,与翁女士聊天,他们之间的距离突然缩小了。在商场的儿童游乐场,周先生带着孩子到处玩,王晓贤继续和翁女士聊天。他说服翁女士“想开放一点”,让她的前夫承担一些照顾孩子的责任。

普陀试点"家事调解" 关注婚姻危机夹缝中的儿童

一周又一周,在一个陌生人的陪伴下,家庭关系逐渐改善。这对夫妇在王晓贤面前抱怨和指责了无数次。在这个过程中,王晓贤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相处模式,越来越善于充当“和事佬”。

经过一段时间,双方终于能够正常交接,理性沟通,王晓贤的“访监”工作也告一段落。出乎意料的是,今年年初,翁女士再次打来电话,急需帮助。原来,周先生希望在春节期间带着孩子去其他省市看望他的祖母,并说他会带着孩子离开,再也不会回来。王晓贤立即采访了周先生,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周先生承认他匆忙说了一些不恰当的话,但他说他真的想让他妈妈见见他的孙子。王晓贤觉得周先生不是那么不讲理,所以他尽力帮助双方讲和。在他的调解下,周先生同意让他的母亲去上海过年,而翁女士同意让她的孩子和她的祖母住两天。

普陀试点"家事调解" 关注婚姻危机夹缝中的儿童

"这对离婚夫妇的情况非常典型。"王晓贤的结论是,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看,两人都拒绝在一些与原则无关的事情上让步,都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会在微信上用很大的篇幅描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最后往往会附上一句话“不要让他/她知道!”他曾试图告诉对方他们的“无声贡献”,但他们的回答惊人地一致:“他/她真的是一个表演学校!”

普陀试点"家事调解" 关注婚姻危机夹缝中的儿童

王晓贤觉得要改变与这对离婚夫妇相处的惯性模式很难。他只能尽力减少这种与孩子相处的消极方式的影响,他们注定要为孩子的成长付出更多。

有行为偏差的青少年曾经说过,“爸爸不疼,妈妈不爱”[S2/]

前不久,曹阳市青年社会工作者何友娣受普陀区法院委托,就“张女士诉李先生变更赡养纠纷案”进行了社会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何友娣遇到了15岁的男孩杨洋,当时他的父母为了逃避抚养而去法院。

杨洋的父母离婚两年多了,他的赡养关系判给了母亲,父亲每月支付1600元抚养费。仅仅过了半年,他的父母就为维护和房地产的纠纷大吵了一架。何友娣对很同情,她的母亲张(音)痴迷于维护保养和房产纠纷,无法自拔,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而李先生在节假日甚至不打电话。在扭曲的环境下,杨洋逐渐形成了一种欺骗性的性格,经常对成年人撒谎,从家里偷钱和东西,甚至离家出走,逃学和熬夜,这也影响了她的进一步学习。

普陀试点"家事调解" 关注婚姻危机夹缝中的儿童

何友娣制定了服务计划:首先,她通过电话、微信、上门拜访等方式联系了李先生。逐渐改变对前妻的抗拒,说服他定期看望孩子,履行父亲的义务;然后,她通过社区保险办公室和学校老师等渠道了解了杨洋的学校表现,并安排她的父亲和儿子在学校见面。

普陀试点"家事调解" 关注婚姻危机夹缝中的儿童

李先生上次见他儿子已经两年了。一路上,他似乎很紧张,喃喃自语道:“好久不见,我不知道自己长成什么样了……”起初,父子俩在紧张的气氛中相遇。何友娣不失时机地暗示,他们对视了一眼。毕竟,这是一段珍贵的家庭关系。他们很快从牵手变成了坐在彼此的怀里。李先生要求杨洋不要逃学,不要过夜。杨洋也郑重承诺,并希望他的父亲将定期访问学校。

普陀试点"家事调解" 关注婚姻危机夹缝中的儿童

在涉及社工的52宗个案中,最常遇到的类型主要包括婚前夫妻感情基础薄弱、缺乏沟通、一方有婚外情等,这些都会导致婚姻破裂,令无辜的子女陷入悲惨的境地。

伦理学博士严羽在婚姻伦理研究中认为,夫妻关系经历了传统社会的“藤树缠绕”的依附关系,在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逐渐演变为“树与树牵手”的伙伴关系。为了真正提高家庭生活的质量,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求一种相似的平等、尊重和责任,彼此相处,从而长期保持持久的家庭和谐。专栏编辑:栾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普陀试点"家事调解" 关注婚姻危机夹缝中的儿童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5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