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18字,读完约13分钟

金汤(左),阳光社区青年事务中心普陀工作站站长

社会工作者培训

在家庭审判的第二次培训中,普陀法院的法官被邀请向社会工作者解释案情

亲子沟通小组活动

含羞草青年健康活动

青少年合作完成游戏单元

普陀区各街道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专项工作项目

编者按: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建设安全中国的源头和基础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共青团作为共青团与青年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具有贴近广大青年的天然优势,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生力军。普陀区团委作为普陀区预防青少年犯罪专项小组的牵头单位,在普陀区综治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协调作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工作路径,扎实推进普陀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普陀共青团指导下的一支专业骨干队伍,阳光中心普陀区工作站社工的故事或许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这份未知的工作。

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作为普陀区青年社会工作者的带头人,唐浩已经工作了12年。从社会青少年心中的“唐杰”到社会工作者心中的“唐妈”,他带领普陀区的社会工作者帮助青少年重新启航;看着家庭因为孩子的变化而重新燃起希望。在最近举行的2017年全国青年社会工作者示范活动中,她脱颖而出,成为中国20大榜样之一。

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从公司员工到加入社会工作者

真诚的交流使花季的男孩快乐

2006年,金汤首次进入阳光中心社会工作点。在此之前,她在一家企业工作,从事销售和人事工作。在社会工作几乎“零基础”的情况下,她以饱满的热情和顽强的学习精神进入了“新战场”。

说起那个时候,金汤印象最深的是小浩(化名),一个初中毕业后就呆在家里的17岁男孩,父子关系降到了冰点。为了帮助孩子,她不仅联系了一所中学让孩子继续学习,还坚持每周去一次离家十多公里的学校了解小浩的学习和生活。在这种温暖的鼓舞下,小浩逐渐向金汤敞开了心扉,在她的安排下,他和父亲参加了亲子活动,并在六个月内第一次叫了“爸爸”。

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2008年,金汤在改变社会工作点之前特地去了小浩的家。小浩打电话给“唐老师”,去他自己的地里为她摘蔬菜。看到他如此阳光明媚,金汤的心很温暖,他感觉到了工作的重要性。

从案例跟踪到项目运作

安排客户进行定点服务

社会工作场所变更为长寿路街道后,金汤接手了市青年事务社会工作项目——“新上海话”俱乐部。这种为来上海的青少年提供的专业服务让她有些困惑。客户在哪里?最初,当她在社区工作中跟进案件时,只要她通过居委会遇到社区青少年,她就能很容易地找到客户。现在,我们不仅要自己挖掘项目的亮点,还要自己为人民服务。

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当他找不到任何人时,金汤跟着老社会工作者,在飞行员的住宅区一个接一个地敲门,了解到青少年来上海的趋势。她还去了警察局的人口办公室,定期报告和记录青少年的信息,经常坐一天。她还将项目带入餐饮企业,为上海的年轻农民工服务。对于那些来上海打拼的孩子来说,“新上海俱乐部”成了他们来上海生活的新港湾。

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在工作中,金汤逐渐理解了社会工作者的重要性。原来,她觉得帮助别人,给予是为了自己好。现在,她会考虑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是否是对方需要的,帮助别人自助,更重要的是,需要平等和尊重。

从社工到工作站主管

“唐马”视社会工作者为客户

八年前,金汤的身份再次改变。她成为阳光社区青年事务中心普陀工作站的站长。虽然她成了经理,但她经常出现在基层工作场所。她把每一个青年社会工作者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我过去为150名社区青年服务,但现在我只为33名社会工作者服务。只有我为他们服务好,他们才能更好地为社区青年服务。”金汤的工作态度是平等、尊重、接纳和宽容,社会工作者更愿意称她为“唐妈”。

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金汤的故事实际上是普陀区所有阳光社会工作者的缩影。在普陀,有很多像她一样从零开始的社会工作者,却坚持这个职业作为一生的职业;许多社会工作者已经赢得了许多像她一样的荣誉,但他们仍然在不要忘记你的主动性思维;许多社会工作者都像她一样面对每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但他们仍然面对困难,勇敢地前进...

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在“服务社区青少年,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工作目标指引下,金汤和她的“同事”在上海阳光社区青年事务中心普陀工作站度过了14年。仅在2017年,该工作站就为4,794名14-25岁的年轻人提供了服务,打开了202个案例,开展了58项团体活动和267项社区活动,并成功推荐了264人就业。十年来,该工作站连续七次被上海阳光社区青年事务中心授予年度“优秀工作站”,并多次获得“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和“优秀青年维权岗”称号。在一组详细的数据和沉重的荣誉背后,所有的社会工作者耐心倾听、热情服务、细心呵护,为青少年点燃了生命的希望之光。

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当生命“像乌云遮住了明月”[S2/]

社会工作者帮助他们“从云中看到太阳”[S2/]

21岁的肖军(化名)看上去彬彬有礼、干净整洁,曾是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乍一看,别人会认为他是一个刚开始工作的白领,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典型的“社区少年”,学历低,没有稳定的工作。

他和父母住在普陀区的一栋两居室里。客厅是他的房间。我父亲患有慢性病,长期在家下岗,不太说话,而我母亲相对外向,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一年到头,父母都不太关心小军,他们的家庭关系更是莫莫。由于他的教育背景低,他的就业在成年后一再受挫,他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极端和不耐烦。社会工作者知道接近像肖军这样的年轻人是很迫切的。虽然他渴望被理解和帮助,但他有很强的防御心理,对自己和他人都没有信心。

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有一次,社工指派萧军到工作站。这一天,小军兴高采烈,与其他来访的同行聊天。他说他过去工作努力认真,但他想不到会被别人的嫉妒挤出去。本来,这是真诚的交流,但我没想到他的同龄人会说他自吹自擂,表现出轻蔑。萧军突然激动起来,红着脸和别人争论起来。看到这一幕后,社工站在小军身边,不仅表达了对小军的坚定支持,也希望其他青少年能尊重和理解他。

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在这次“事故”之后,小军向社会工作者敞开了心扉,倾诉了许多以前在学校和家庭发生的事情。他心里一直有个结。初中时,他努力学习,由于骨折,他的学习被推迟了一年。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的父母没有为他的权利而战,而是听从了老师的建议,这最终导致他没能拿到文凭。从那以后,他觉得自己“看透了社会,甚至看透了父母”。

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在找到这个症结后,社会工作者开始通过反复对话逐步引导沟通。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小军终于平静下来“找到自己”,开始寻求帮助。社会工作者觉得打开小军的心的过程很艰难,他们几乎一寸一寸地接近小军的心。在这个关键时刻,社会工作者必须抓住机会,加快与小部队接触的频率。在为小军找工作的时候,这位社会工作者来到他家做他父母的工作,并动员他的父母更加关心他。获得面试机会后,社工站帮助小军进行面试模拟和辅导,包括制作简历、自我介绍、肢体语言、眼球运动等。此外,小军的外貌更好,他在服务行业有工作经验,这使他成功通过了面试,自信地进入了新的工作岗位。

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社会工作者迈出了值得称道的第一步,一路推着萧军前行,连续三次邀请他参加社区青年志愿者招募活动。

第一项活动——其他志愿者可以在活动中迅速相互熟悉,顺利交流和讨论工作。虽然小军很有礼貌,但他很矜持,似乎不合适。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低声对自己说:“这太无聊了。”。社会工作者安排资深志愿者与他组成一个小组,然后他逐渐与每个人互动。

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第二个活动——社会工作者故意让他给每个人买饮料。因为小军曾经在一家休闲面包店工作过,所以他在选择饮料方面非常专业和熟练,他的品味受到了大家的称赞。志愿者们围着他询问饮料的味道,略显紧张的军队开始享受在为每个人服务的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

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第三项活动——社工让小军成为工作人员,并联系其他参与者。这一次,小军显得非常积极,主动帮助社会工作者忙起来。社会工作者观察到,肖军的转变主要来自于他目前稳定的工作环境。然而,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发现,萧军特别关心别人的意见,这不仅是他改变自己的动机,也是他的压力。这将是社会工作者密切关注小军队的一个点。

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社区青少年”不是一个贬义词。他们没有明显的行为偏差,对社区和社会无害。然而,由于生活经历中的种种失望,他们积累了很多负面情绪,以至于掩盖了自己的亮点和特长,就像乌云遮住了明月一样。社会工作者通过“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家庭结构治疗模式”、“危机调试模式”和“任务中心模式”等干预方法,尽力帮助越来越多的小兵回归主流社会。

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职业化是阳光青年社会工作者在预防青少年犯罪领域的基础,也是他们在工作中探索新领域、新路径的基础。工作站整合普陀区十大资源服务平台,打造“1.1产品”,开展一系列特色品牌工作。其中,家庭审判无疑是最具挑战性的。

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尝试“家庭调解”试点,关注“80后”夫妇

[/s2/]在婚姻危机中挣扎求生的边缘青少年

2016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选择全国118个中级法院开展为期两年的家庭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普陀区是试点之一。共青团委员会与地方法院合作,依托阳光普陀工作站的力量,组建了一支由11名专业社会工作者组成的队伍,试图介入35岁以下青少年离婚案件或10岁以下未成年子女父母离婚案件,并对这类案件进行社会调查和调解。

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需要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家庭审判案件有两个条件:“离婚当事人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和“家庭有10岁以下的未成年子女”。这是因为由年轻的“80后”夫妇组成的家庭有一些共性。例如,年轻夫妇容易因家庭琐事冲突而情绪失控,他们的爱情和感情相对脆弱。揭下“面纱”后,他们很容易相互诽谤和算计,甚至激烈地面对对方。在危机的夹缝中,年幼的孩子受到的伤害最大。与此同时,在这些离婚案件中,对未成年子女的所有权和探视权存在争议。社会工作者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专业作用,维护委托人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使这些孩子即使父母离异,也能像一个完整的家庭一样感受到父母双方的关爱,尽可能减少他们的健康和伤害。

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目前,社会工作者主要参与四项工作:审前调查、审前调解、在法庭上阅读调查报告和拜访监督员。

在审前调查中,当地的社会工作者普遍熟悉社区。他们可以通过社区了解家庭案件双方的社区情况,根据婚姻状况、子女照顾和社会评价等信息出具社会调查报告,并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问题给出法院的倾向性意见。审前调解也是社会工作者介入年轻夫妇之间冲突的有效方式。在许多成功的调解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帮助离婚夫妇消除监护权纠纷,消除探视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保护儿童权益。社会工作者还有另一项职责,那就是在法庭上阅读调查报告,并为原被告双方提供家庭和婚姻指导。探视监督员的职责是指在因监护权变更、抚养费纠纷、探视权纠纷等引起的家庭纠纷案件中,根据法院的委托,社会工作者承担陪同一方当事人行使探视权的工作。

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前不久,曹杨社会工作中心社会工作者何友娣受普陀区法院委托,就“张女士诉李先生抚养费变更纠纷案”进行了社会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何友迪遇到了杨洋(化名),一个15岁的男孩,当时他的父母为了逃避抚养而去法院。

杨洋的父母离婚两年多了,他的赡养关系判给了母亲,父亲每月支付1600元抚养费。仅仅过了半年,他的父母就为维护和房地产的纠纷大吵了一架。何友娣对很同情,她的母亲张(音)痴迷于维护保养和房产纠纷,无法自拔,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而李先生在节假日甚至不打电话。在扭曲的环境下,杨洋逐渐形成了一种欺骗性的性格,经常对成年人撒谎,从家里偷钱和东西,甚至离家出走,逃学和熬夜,这也影响了她的进一步学习。

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社会调查工作结束后,何友娣继续针对的实际问题开展个案服务:一是从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角度出发,通过电话、微信、上门拜访等方式联系李先生。,并逐渐改变了他对前妻的抗拒。劝他定期看望孩子,履行父亲的义务;然后,她通过社区保险办公室和学校老师等渠道了解了杨洋的学校表现,并安排她的父亲和儿子在学校见面。

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李先生上次见他儿子已经两年了。一路上,他似乎很紧张,喃喃自语道:“好久不见,我不知道自己长成什么样了……”起初,父子俩在紧张的气氛中相遇。何友娣不失时机地暗示,他们对视了一眼。毕竟,这是一段珍贵的家庭关系。他们很快从牵手变成了坐在彼此的怀里。李先生要求杨洋不要逃学,不要过夜。杨洋也郑重承诺,并希望他的父亲将定期访问学校。

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今天,何友娣的专业服务仍在继续。她联系各方资源,为杨洋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防止其越轨行为再次发生,并帮助他走向积极健康的生活。

截至2017年11月,工作站共开展了60起家庭审判案件,其中审前调解案件43起,调解成功案件35起,调解率为81.4%;14起案件启动了审前调查程序,3起案件启动了后续跟进,并启动了"来访监督员"工作。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普陀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侧记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50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