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24字,读完约6分钟

近日,长风街普陀四村24-25号楼旧房改造项目已全部搬迁。

到处都是小红旗

据估计,装修将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居民可以住在宜居的新房子里。新房子只用厨房和浴室,还安装了电梯,告别了公共厨房和“随身厕所”的生活环境!据区成套房管局负责人介绍,这是普陀区最大的旧房成套改造项目,去年10月被列入普陀区旧房成套改造计划。

告别拎马桶住上电梯房 普陀这地块的居民盼到了

长风新村街道扎实做好旧房改造工作,成立普陀四村二委旧房改造临时党支部,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督促党员带头引导居民签约,配合改造工作。在党建的指导下,全装修工作频频见诸报端,三栋旧房的全装修工作也很快完成。

告别拎马桶住上电梯房 普陀这地块的居民盼到了

2018年10月9日,我们开始征询改革意愿。

2018年10月23日,只花了14天,协商就100%通过了。

2018年12月7日,设计方案咨询开始。

2019年1月10日,方案咨询100%通过。

2019年4月2日,《旧房全面改造协议》开始签署。

2019年4月10日,只花了9天就完成了100%的签约。

这种“加速”意味着居民可以更早地住进新房子。

2019年3月27日,街道成套办公室公布了《普陀四村24-25号改造工作方案》,并发布了《旧房成套改造协议》签署公告。

3月28日上午,长风新村街召开普陀四村24-25号旧房整体改造签约动员部署会。

4月2日,旧房改造项目的搬迁和签约开始。

到4月10日,所有80户家庭都签署了合同。

▲老人腿脚不便,工作人员上门签合同

▲合同签订后,居民们亲自将小红旗张贴在日程表上

▲一位署名老奶奶说:“我在这里住了50多年,终于想看太阳了!”

这片土地以前是什么?赶快跟着边肖去看看吧!

这所旧房子将近六十年了

这是一栋五层的混凝土建筑,灰色外墙严重风化,与周围的红色建筑不协调。该建筑有两个门洞,普陀四村24号和25号有80户。

▲普陀四村24-25号楼与周围的红色建筑形成鲜明对比

陈阿姨:“我家就住在25号楼三楼楼梯旁边。三个家庭共用厨房。大楼里没有浴室。每天,我都要‘拎着马桶’去尿壶。”陈阿姨是插队回来的知青。她在这个24平方米的房间里住了17年。当她早上起床时,她会在做饭前清理掉炉子上的老鼠屎。“年轻人或手里有存款的家庭早就搬走了,现在住在这里。

告别拎马桶住上电梯房 普陀这地块的居民盼到了

▲图片来自网络

陈阿姨的房间是12平方米,隔壁是18平方米。在一个12平米的房间里住着一位白发苍苍的祖母,房间里堆满了杂物,塞满了床和橱柜。在这种环境下,她已经老了,洗澡是“奢侈的”。在这个18平方米的狭小房间里,住着一个三口之家,他们在简陋的住所里住了将近20年。

告别拎马桶住上电梯房 普陀这地块的居民盼到了

▲公共厨房

据了解,普陀四村24号楼和25号楼建于1967年。由于年代久远,公寓式小,内部设施陈旧,没有单一的煤炭卫生设施。走廊的另一边每隔一层就有一个小便池,春天和夏天,楼上楼下都弥漫着刺鼻的气味。此外,室内走道和楼梯严重损坏,水管严重生锈,不仅漏水,而且经常堵塞,居民对生活非常不满。

告别拎马桶住上电梯房 普陀这地块的居民盼到了

“结构检修”在改造方案中采用

事实上,早在2007年5月,居民小组组长就向每一户家庭征求关于全面修缮房屋的建议。然而,部分居民对改造设计方案不满意,部分居民内部矛盾突出,使得改造计划因各种复杂原因搁浅。如果完全翻修失败,这意味着居民将继续在老房子里“做饭”。

告别拎马桶住上电梯房 普陀这地块的居民盼到了

经过12年的时间,这栋建筑终于在去年10月开始全面翻新老房子。根据普陀区旧房全装修的要求和房屋的实际情况,本次装修方案采用了不减免、不征收、一改再改的原则,将非全装修的房屋改造成厨房、卫生间专用的全装修房屋。

告别拎马桶住上电梯房 普陀这地块的居民盼到了

▲讨论房间类型设计方案

普陀四村24号楼和25号楼的整体改造方案因地制宜,采用的改造方式是“结构大修”,居民必须迁出进行过渡。

根据改造计划,每户将增加室内厨房和浴室,每户的居住面积将增加约5平方米,“电梯工程”将打包解决许多问题,同时大大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党的建设导致积极促进合同签署的成功

长风新村街道党工委表示,要认真贯彻市委、区委的指示,绝不让长风人民带着厕所进入新世纪。

为了积极有效地推进全装修工作,街道迅速成立了由街道全装修办公室、普陀四村第二委员会和长风物业公司组成的项目工作组,并成立了普陀四村第二委员会临时党支部,对旧房进行全装修。由于项目组和临时党支部成员的努力,关于改革意愿的首次协商最终达到了100%的签署率。

告别拎马桶住上电梯房 普陀这地块的居民盼到了

▲临时党支部会议

在两次咨询整套改造意向和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障碍。

例如,在咨询阶段,住在24号的一个家庭拒绝签署意愿书。临时党支部的成员及时互相沟通。原来,一家之主和他的侄子住在一个小房间里,他的家庭收入不高,所以他担心装修将不得不承担很大的费用,他对装修计划表示怀疑。

告别拎马桶住上电梯房 普陀这地块的居民盼到了

党员干部耐心地向居民讲解了整套改造的方针政策,解除了居民的后顾之忧,并逐一回答了居民对改造方案的提问。

同时,项目团队通力合作,街道办事处也搭建了一个平台,为居民提供政策解释。前期物业公司做得很好,居委会党支部起到了调解作用;动员群众,通过微信进行电话沟通,进行多次家访,在居民中进行讨论,并邀请住房保障专家解释政策。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居民的忧虑消除了,心灵的墙被打破了,“钉子户”变成了“活跃户”。

告别拎马桶住上电梯房 普陀这地块的居民盼到了

但更多时候,诚实的官员很难打破家务。在咨询工作中,我遇到了热播剧《万事如意》的桥段。25号楼有一个家庭,情况很复杂。也许是因为孝顺,也许母亲只是更喜欢他,并且在她活着的时候“偏爱”小儿子。她死后,大儿子和小儿子在房子的分配问题上发生了争执。这座近20平方米的房子多年来一直画着“三八线”。财产的分割涉及到复杂的因素,如人情和法律。长期存在的矛盾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解决。兄弟俩各持己见,各有立足之地。

告别拎马桶住上电梯房 普陀这地块的居民盼到了

居民家庭矛盾客观上影响了整体装修工作的推进。结合“400活动”,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同时,多次邀请两人同时见面,均被拒绝。他们不得不分别会见两兄弟,反复做思想工作,想出各种解决办法,说上千言万语,煞费苦心,耐心地说服他们,最后达成协议。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告别拎马桶住上电梯房 普陀这地块的居民盼到了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48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