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96字,读完约5分钟

据普陀区介绍,自1987年以来,曹阳新村街道是全市第一批生活垃圾袋装化试点地区。经过30多年的垃圾分类工作,社区居民已经浇灌了生态环保的种子。今年6月6日,新一轮生活垃圾定期定点分类启动。从不到20%的参与率到短短一个月,各区居民的参与率已基本超过85%,湿垃圾清除量激增近10倍。所有这些都归功于一个小的家庭统计表。正是通过这张表,曹阳新村街得到了细化、科学化和人性化,推动了63个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

小小统计表 牵动普陀曹杨新村垃圾分类一条线

一个地区,一张桌子,精确的家庭,精确的统计,精确的政策

为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定点定期分类,街道前期新建和改造了120多个垃圾箱,配备了监控摄像头、电子秤、洗手盆、灭蚊器、水枪等设备,确保垃圾箱的规范使用、清洁和保鲜。同时,为每个配送点设计了一个住户统计表,即将住宅区按建筑组和住户编号制成一张表,每天一张,每个住宅区一张,志愿者负责每天的配送统计。通过日常横向比较,对长期不运送垃圾的居民进行第二次上门宣传,并研究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君悦园社区是兰溪公园最高档的商品房社区。有400多个家庭,其中大多数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垃圾分类和分配的第一天,只有49个家庭参加。居委会利用统计表中的统计数据对政策进行分类和实施。经过一个星期的分析,发现有些居民仍然每天把垃圾放在原楼层的垃圾桶里,因为他们反对将桶倒在地板上,清洁工每天都上楼进行处理、分类和分发,所以大部分人都没有分发记录。居委会和物业一起再次来到门口,一个接一个地告诉他们,如果垃圾仍被放入楼层的公共部分,物业将不会被回收,居民将承担后果。在接下来的三天里,街区的负责人每天都上楼去检查垃圾的情况,但是没有把它搬走。毕竟,居民们无法忍受与物业讨论,请求帮助清除垃圾,并承诺将垃圾放在固定的地点。到目前为止,君悦园社区居民定期定点分娩率已超过70%,延迟分类分娩参与率已超过90%。

小小统计表 牵动普陀曹杨新村垃圾分类一条线

红色和黑色名单有明确的奖惩、科学排名、赶上学习进度和帮助超级

为实现垃圾分类在63个社区同步推广实施,建立了“居民区日常自查、政府官员每周抽查、第三方每月监督”的三查机制,在63个社区形成了评分表,前十名社区为红色表扬名单,后十名社区为黑色警示名单。对黑名单社区的原因进行分析,帮助他们赶上学习进度,超越同龄人,从而实现垃圾分类在整条街上的全面推广。在居民区一级,街道启动了为期21天的垃圾分类和分发激励机制,并制作了垃圾分类和分发奖励卡,发放到居民家中。在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经过21天的连续分发,给了他们一个惊喜。共有18个居民区参加了活动,共发放了28,000张奖励卡。在奖励机制的基础上,各区还根据住户的送货记录将建筑集团的垃圾排入黑名单,并制定综合政策予以弥补。南梅花园梅花园小区有三栋建筑。由于它靠近社区的侧门,一些居民直接将垃圾扔进路上的垃圾桶,而另一些人则直接将垃圾扔进社区的绿化带,在那里垃圾被清除,从而进入社区垃圾分类工作黑名单。通过居委会党支部双周联席会议,物业公司提出调整社区监控镜头角度,对准侧门和退出绿化带;居委会干部和楼领导还利用周末时间,到三个楼组的所有居民家中进行第二次挨家挨户的宣传,将监控截图中随机投出的居民背部照片告知三个楼组的楼领导,并再次向重点居民进行家训,并在楼组入口处发布实时监控公告。通过多种措施,侧门旁边的绿化带没有垃圾,这三栋楼居民的户籍参与率也有所提高。到目前为止,美华苑小区的垃圾投放参与率已经超过95%,每个人都自愿参与垃圾分类定点工作。

小小统计表 牵动普陀曹杨新村垃圾分类一条线

邻居热心地扔垃圾,情感上实行温度邻居

小户统计表的数据不仅代表了曹阳新村街道垃圾分类工作的成效,也从小户统计表中挖掘出大数据,数据背后的故事也反映了基层工作的邻里温暖。桂香新村的志愿者发现,独自住在15号305室的老人黄阿坡已经三天没有扔垃圾的记录了。在快速参观了房子之后,街区的领导发现老人最近得了丝虫病,走路不方便。第二党支部的一个党小组长龙阿姨和几个老邻居主动帮她买菜做饭。老人吃完后,顺便把垃圾带回家,并在一段固定的时间后把它分类放在一起。在兰陵公园、园园等几个居民区,在志愿者服务队的帮助下,形成了“以垃圾代温暖”的自主项目。在兰陵住宅区,3090户居民中,近40%是60岁以上的老人,包括400多名独居老人。社区“老周服务队”成员主动帮助50多名残疾人和独居社区的残疾老人代他们扔垃圾。这种邻里情感也触动了更多的社区居民,他们尽最大努力参与垃圾分类工作,不管他们是否报名参加了垃圾倾倒志愿者。兰陵公园的居民越来越多,无论是引导志愿者到垃圾箱里,还是定期将垃圾进行定点分类,以“垃圾”为导向的邻里感觉都特别珍贵和珍贵。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小小统计表 牵动普陀曹杨新村垃圾分类一条线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48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