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653字,读完约17分钟

据长宁区新闻:时光飞逝,时光飞逝,长宁区社区学院迎来了20周年校庆。

1997年,经上海市政府批准,长宁区社区学院正式成立,成为上海市中心第一所独立的社区学院。

长宁区社区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区域性成人高校,它整合了大规模教育、大规模教育、成人教育和培训等多种教育资源,实现了一体化管理,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终身教育和合作教育于一体。

长宁区社区学院院长张东平表示,学院通过转变办学理念,突出开放教育功能,创新管理体制,实现了整体战略转型。在功能上,主要体现在深化社区教育、加强教育培训、拓展文化教育、做好学术教育,发挥“成人高等教育重要载体、公共技能提升培训基地、公民终身学习指导中心”的多重作用,逐步建成“现代教育服务拓展平台、终身教育研发平台、多元化教育孵化平台”。学校先后成为上海教育学院成人教育研究基地、上海终身教育研究所长宁研究所和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终身教育与学习研究中心长宁分中心。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在长宁区委员会、长宁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长宁区各部门和各镇的共同努力下,长宁区全面贯彻落实《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创新理念,扎实推进,社区教育取得长足发展。2009年,它成为中国第一批电子学习的先锋地区。2010年,被授予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2013年,在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上,长宁区作为四个典型城区的代表之一,入选《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与发展报告集》。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近年来,学校连续五年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先进单位、上海市开放大学系统科学研究先进集体、上海市成人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安全单位、上海市卫生单位、上海市劳动模范之家等荣誉称号。

作为长宁社区教育的骨干力量,社区学院创新了社区教育模式,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培育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新格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致力于点亮社区教育的灯塔,启迪智慧,创造美好生活,形成巨大优势,引领全市社区教育。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经典场景

智慧高地的杰作:社区教育的云教室

数字长宁,智慧高地,是长宁社会建设的亮点,是长宁现代城区的标志性品牌,是长宁社区教育的亮点。

为了进一步拓展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群体,2013年,社区学院升级了原有的“数字化长宁网络学习”,搭建了“1+10”小区街道一体化数字化学习平台,推出了移动学习终端,使数字化学习进入2.0时代;2015年,为解决优质学习资源稀缺的瓶颈问题,学院创新了基于云的社区教育课堂,实现了互联网+大数据思维与社区数字化学习的结合,将数字化学习推进到3.0时代。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基于云的课堂为在线学习者实时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实现实时交互功能,解决了面对面课堂和在线学习的不足,为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具有一对多、无中心、移动、云存储和大数据的优势。

2015年12月,长宁区社区学院利用云技术自主开发的“云视觉互动教室”系统正式开通。长宁市民学习中心、两个试点单位(虹桥街社区学校、新华路街社区学校)和三个合作单位(东华大学纺织服装博物馆、徐汇凌云街社区学校、宁波江北区社区学院)开展了“云视觉互动教室”的实际运行,标志着“数字化长宁学习”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2017年4月至7月,长宁、嘉定、徐汇、浦东新区、普陀社区教育云景教室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开展试点的五个区先后完成了云视觉课程的试点播出。长宁区结合市民学习中心的场地和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云视班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挖掘和选择,选择周家桥街道社区学校开设的“英语口语”和市民学习中心开设的“现代全营养新概念”两门课程作为云视课程。教师的精彩课程通过网络即时传递到网络的另一端,他们可以在线与学生互动,给网络另一端的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高空行走:

升级,“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有一个品牌

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长宁区政府于2002年提出了“数字长宁”的区域发展目标,明确要求“数字长宁,教育第一”。学院利用“数字长宁”的先行者效应和区域优势,开始探索网络学习,大力推进社区教育网络学习,打造社区教育网络学习品牌。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构建电子学习平台

在长宁区域战略的支持下,“数字化长宁学习——长宁区建设学习型城市”网络开辟了市民数字化学习模式。2013年,网站升级改造为“长宁区街道综合数字化学习平台”,在长宁区平台的基础上为各街道镇建立了数字化子平台,实现了长宁区街道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管理同步和功能互补。同时,开发了“数字化长宁学习”移动学习平台。“数字化长宁学习”网站可提供7500多条学习信息的在线检索;移动学习平台可以随时学习6000多门课程。截至2017年7月,已有10多万名学生以“在数字长宁学习”网络的真实名称注册并经常学习,总点击率接近700万。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电子学习向3.0时代迈进

在长宁区学习办公室的指导下,学院于2008年建立了“数字化长宁网络学习”,开启了长宁数字化学习的1.0时代。同年,学院成立了以自主设计、滚动开发为主导的信息中心,不断完善“数字化长宁网络学习”的学习功能,促进市民数字化学习。随着学院的大力推广,长宁区社区网络学习环境不断优化,网络学习资源日益丰富,网络学习方式不断创新,公民信息素养得到有效提高。为了进一步拓展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群体,2013年,学院升级了原有的“数字化长宁网络学习”,搭建了“1+10”小区街道一体化数字化学习平台,并推出了移动学习终端,使数字化学习进入2.0时代;2015年,为解决高质量学习资源稀缺的瓶颈问题,学院创新了基于云的社区教育课堂,实现了互联网+大数据思维与社区数字化学习的结合,将数字化学习推进到3.0时代。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加强区域对话与合作,实现信息的公开共享,2015年11月,学院、长宁区终身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和上海市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合作小组联合举办了“新视野、新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研究论坛”。论坛讨论的前沿性和实践交流的开拓性有效地促进了全国各地区,特别是电子学习的先锋领域的视野开阔、思想碰撞、启蒙交流和推广深化。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我院社区教育数字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品牌在全国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为探索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被指定为上海市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合作小组牵头单位。学院加强与成员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开展联合讨论,建立联合协作小组网站,同时促进各区市民数字化学习平台的互联互通。由于学院在社区教育数字化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被选为全国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联盟副主席单位。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做重要的事情:提高能源水平,建立高质量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

社区教育三级网络是落实学习型城市建设要求的重要载体。在长宁区学习办的指导下,学院稳步推进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建设:2007年,通过加强社区学院能力建设,强化了引领作用;2009年,通过加强社区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骨干作用;2010年,我们通过教学点的标准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巩固基层社区教育地位

全面深化社区学校标准化建设,示范社区学校建设达到25所,提高了社区学校的办学能力;从2010年开始,历时五年,实现了全区185个教学点标准化建设的全覆盖,创建了25个示范教学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83个“社区教育邻里学习点”,加强了财政支持,教学和课程已交付使用。一年之内就发行了300多张学习光盘和近1400本书。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

坚持统筹规划与自身建设相结合,标准化与特色并重,分层次发展,促进融合,形成长宁区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和教学点讲义三个层次。长宁区现有地方教材30册,其中7册已由出版社正式发行,106份校本教材和135份教学点讲义;实现区域优质资源共享,将艺术课程、手工操作、修身养性、文化休闲、数字技术等5大类8门课程送至83个睦邻学习点;纸质资源、在线视频教程、多媒体课件、电子书等。有各种载体和各种特色学习资源可供选择。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组建多元化的终身教育团队

长宁区现已形成了一批社区学校的常务副校长、讲师、辅导员、骨干教师和终身学习促进者等团队;地区学习办公室专门聘请CPPCC全国委员会成员、委员会办公室代表和名人担任终身学习促进者;区级社区学院选派青年教师担任社区常务副校长和社区教师,通过培训和考核提高社区教师教育教学的规范性,为社区提供不同层次的支持和服务。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在此基础上,作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的领导者,为缓解社区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场地设施缺乏、活动内容丰富的矛盾,社区学院不断拓展教育阵地,将建筑的“睦邻点”与社区教育的“教学点”结合起来,按需上门提供课程、教师和服务。通过前端服务,把“睦邻点”培育成社区教育网络的“第四层次”,并进行探索。因此,2013年9月底,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的专家和《中国教育报》的记者专程来到新华街,调查促进睦邻的情况。10月22日,《中国教育报》以新华街部分睦邻学习点为例,详细报道了长宁社区教育中的睦邻学习点建设情况。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学会务实:社会参与,扩大社区教育的新地位,并具有个性

作为区级终身教育体验基地,市民学习中心将建成,提供“一站式”教育服务便利,并配备经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认证的社区教育“i-服装实验室”。逐步将公民学习中心建设成为社区教育学习资源聚集和学习模式创新的重要平台,选择和设置高质量的社区教育课程在公民学习中心展示,并将公民学习中心作为社区教育讨论交流和学习模式创新的试验田。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促进经验基础的社会化扩展

2015年10月,长宁区率先在区级创建“长宁终身教育学习体验基地”,呼应和拓展了市教委在区级的体验基地建设。通过挖掘区域内专业文化机构和组织的资源,长宁区于2015-2016年分两批建立了17个体验基地。其中,11个特色体验点在街镇的参与,特别是红场、墨缘、亲空公园和春天美术馆,有效整合了区域内企业、机构、社会组织和艺术文化力量的参与,进一步拓展了社区教育的网络边界,提升了体验基地的专业性和社会影响力。在长宁市民学习中心的引导下,社区学校、科技创新屋、民俗文化中心、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名人工作室及相关场馆等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初步形成了“1+n”功能化、规范化、特色化的体验基地网络。截至2017年底,已有500多批约3万人次的体验式学习活动。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率先推动社会学习点的建设

响应市教委号召,长宁积极探索社会学习点建设。目前,“长宁终身教育社会学习点”已在李昂教育、学习音乐教育、灵生工作室等八家知名专业教育文化机构设立。通过上市、项目合作等方式。、公益事业或政府购买服务,支持落实运行保障措施,为公民开展终身学习提供场地、教师、课程等教育服务。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继续推进建筑教室建设

“学习培训便利服务”为劳动人口提供高质量的终身学习和培训服务,“数字长宁学习”设立了“学习便利电子学习社会”专栏,并发放“电子学习卡”。一个“建筑教室”被设置在重点建筑中,提供白领们热衷的文化学习课程。现在,开设了声乐和书法课程,并举办了服装与美容、摄影、咖啡欣赏和插花等相关讲座。白领也被组织起来深入社区进行体验式学习,比如扇画,这受到了白领的欢迎和赞扬。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丰富的体验式学习

近年来,随着社区教育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体验式学习”受到了公众的广泛欢迎。学院本着“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享受人民”的宗旨,在水城路校区设立了长宁市民学习中心,为市民搭建一个可以看、学、体验的学习平台。市民学习中心已成为上海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第一个举措。为了进一步发掘和利用区域内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优化区域内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的布局,长宁学院还在城市体验基地建设的指导下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并建立了以市民学习中心为主导的“1+n”区街互动体验网络。截至目前,长宁区已在全区建立了华阳路街“范画”、江苏路街“陶艺”、虹桥街“昆腔净韵”等17个终身教育学习体验基地,并已列有“刘海粟美术馆”、“秦汉胡同培训学校”等8个长宁区终身教育社会学习点。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探索新的地方:优势联系在一起,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形势,学院认真思考,落实新的发展观,不断开创新的发展局面。为了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院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形成一体化的办学模式

负责教学的长宁区社区学院副院长唐建清表示,在办学过程中,学院整合了内部资源,改变了部门间独立经营的现状,通过内部整合管理,促进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社区教育职能部门的联动与合作,教师优势和课程优势互补,形成了一体化的办学模式。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在学术教育方面,按照培养区域发展人才和“做好学术教育”的目标,适应成人学习的特点,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实施“面对面、在线、移动学习”三位一体的教学探索;努力与企业和学校合作开设课程,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对部分课程实行课堂教学与实训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探索“双证合一”的培养模式。适应新形势下成人教育的特点,学院探索出版了许多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教材。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在教育服务和培训方面,要加强资源整合,不断提高服务和培训质量。学院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搭建教育服务业平台。先后在上海建立了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上海农民工技能文化培训示范点、长宁区志愿者培训基地和长宁区社区工作者培训基地。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关注“两个扩展”

学院发挥区域实训基地作用,注重课程开放和资源共享,注重实现“两个拓展”:

首先,该单位得到扩大,培训服务被送到建筑物、公园和学校。通过搭建平台,整合“六大便民服务联盟”、长宁区民政局等机构以及临空园区大型企业的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学以致用进楼”服务,形成品牌工程。为长宁区中小学和青年教师提供全面的扫盲培训,包括经验培训、健康培训、艺术培训等。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第二,扩大人群,培训项目覆盖各类人群。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帮助长宁打造人才高地。对企事业单位员工、社区居民、农民工、弱势群体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实现对人群的广泛覆盖。同时,承办各类社会考试,包括上海公务员考试、社区工作者录用考试、统计资格考试、pmp项目管理考试等。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2009年以来,学院进行了机构改革,成立了长宁区教育服务产业指导中心和教育服务产业园区,逐步形成了“校园+园区”和“管理+服务”的特色办学模式。经过几年的积累,大学教育、教育服务业和社区教育和谐发展,齐头并进,并作为实践案例写入了《2014年上海终身教育发展报告》。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深入研究:循序渐进,坚持科学研究,引领优质学习

学院坚持以科研引领、以科研促发展的战略,围绕学院规划课题开展了多轮研究,包括“一训三式”建设的实践探索、多元化发展的实践研究、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践研究、完善终身教育平台的实践研究等。

建立“三个研究中心”[S2/]

为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学院成立了研究指导部——发展研究办公室、研究团队和完善的科研管理体系。为提高科研整体水平,学院注重构建终身教育研究平台,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并重,并建立了“三个研究中心”,即上海教育科学院成人教育研究基地、上海终身教育研究所长宁研究所、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终身教育与学习研究中心长宁分中心。学院充分利用研究平台,与合作单位开展研究,拓展研究视野,提高科研质量。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专注于解决重要问题[/s2/]

在过去的几年里,学院已经申请了十多个区级、市级和教育部重点项目。如国家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城市社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标研究”、上海市教育研究重点项目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专项项目“社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实践研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总项目“基于学习风格的社区教育支持服务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青年项目“社区教育教师工作特征和能力建设研究——基于与中小学教师比较的视角”等。先后发表《区域成人高校多元化发展研究》、《社区数字化学习概论》等著作,并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数十篇论文。

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长宁区社区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宋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说,20年来,我们迎来了一个好的时代,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我们也抓住了这个机遇,抓住了这个机遇。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新的时代对社区学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期望。社区学院将一如既往地深化“数字化”,继续把社区数字化学习推向新的高度,不断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完善终身教育“大平台”,以更高的社会服务愿景和更强的责任感为区域终身教育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长宁区为社区教育点亮明灯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44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