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8字,读完约3分钟

记者从4月18日在长宁区召开的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现场会议上了解到,长宁区部分社区对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类进行了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区委副书记、区长顾洪辉在会上强调,要充分认识垃圾分类减量化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垃圾分类减量化工作的紧迫性,推动长宁垃圾分类减量化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实现长宁“成为全市垃圾分类最佳城区”的最终目标。

长宁召开现场会 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在仙霞街徐红社区,生活垃圾定期定点分类不再是一件麻烦的事情,而是一件居民愿意参与的有趣的事情。通过垃圾的分类和再利用,社区有了一个“瓶子花园”;经过精细分类,社区有一个“狗粪堆肥塔”;居民在每天扔垃圾时向志愿者报告门牌号,也可以参加“徐红垃圾分类最佳家庭评选活动”。自今年2月26日起,徐红社区开始定期定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该社区垃圾分类准确率达90%,居民主动破袋率达95%,干垃圾减量达50%,生活垃圾资源利用率达60%。

长宁召开现场会 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长宁区非常重视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自2011年以来,长宁市作为全市首批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试点地区之一,对垃圾箱、分类垃圾箱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革,推进了“两网合作”和绿色账户工作。目前,绿色账户已扩展至27.15万户,居民申请和开通绿色账户卡的比例达到81.29%。2017年下半年,长宁区尝试实施“两网协调整合”的过渡模式,由箱式作业管理人员协助,提高干湿垃圾和可再生资源的分类质量。在“两网协同融合”试点过程中,虹桥街、承桥街、仙霞街充分发挥党建和居民自治的引领作用,尝试实施定期、定点、有意识的分类配送,取得显著成效。其中,爱建社区中华别墅区、上杭新村、徐红社区居民参与率达95%以上,配送准确率达98%以上,生活垃圾资源利用率达50%以上,社区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长宁召开现场会 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据了解,今年长宁区将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完成1150个垃圾箱的分类改造;以街道和城镇为主体,推进309个“两网协同融合”点;结合单位生活垃圾分类,主要实施定期、定点、自觉分类投放的源头分类模式,覆盖404个垃圾箱。一是加强金融安全,多管齐下完善机制。“绿色账户”积分兑换标准,从每100积分兑换3元物资到9元物资,鼓励居民消费。二是杜绝垃圾混装混运,重建居民分类信心。对于干垃圾、湿垃圾和可回收材料,在定点和“两网协同集成”范围内(包括单位定点和定点时间),实行三企三模式、三运输方向、三处置点的“三线”收运模式,从根本上消除了混装混运问题。针对有害废弃物,制定《长宁区有害废弃物收运办公室管理办法》,对收运分别进行规范。第三,完善垃圾分类的各个环节,建立可再生资源运输体系。根据需要更新和增加分类垃圾箱,调整湿垃圾收集和运输管理模式,提高可再生资源的收集和运输能力。在现有3辆专用收集车的基础上,增加5辆专用收集车,初步建立可再生资源转移系统,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系统。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长宁召开现场会 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43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