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6字,读完约4分钟

据杨浦区新闻报道:“由于社区医生对病情的正确判断和及时与医院联系,我救了我爱人的命。”谢阿姨的家人非常感激。

由于家庭医生的分级诊疗制度,谢阿姨得到了及时的治疗。自从新的家庭医生医疗服务模式在全市推行以来,与居民签订合同的医生数量一直在增加,看医生“多快多经济”。看到它不方便。

分级诊断和治疗:综合健康管理

什么是“1+1+1”?1所社区医院+1所二级医院+1所三级医院。本区城镇保险居民可以自愿选择在其居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家庭医生签订合同。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健康需求和医疗习惯,选择区级医疗机构和市级医疗机构签订合同,畅通绿色转诊渠道,形成“1+1+1”医疗机构组合合同模式,实现一体化健康管理。

杨浦推广家庭医生新模式 "1+1+1="多快好省

几天前,63岁的谢阿姨感到胸闷胸痛。在家人的陪同下,她去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咨询后,主治医生王美询问了她的病史,检查了她的血压、心率和心电图,发现血液肌肉蛋白异常升高。考虑到心肌梗塞的可能性以及她的病史,这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她应该立即接受紧急治疗。

杨浦推广家庭医生新模式 "1+1+1="多快好省

随后,王医生在新华医院胸痛中心联合诊疗部微信平台上发布了患者的诊疗信息,胸痛中心介入部陈医生回复患者风险较高,需要立即住院。在家人的积极配合下,谢阿姨前往新华医院进一步治疗。由于及时的抢救,病人终于转到了安全的地方。

杨浦推广家庭医生新模式 "1+1+1="多快好省

诊疗+预防:做健康的“看门人”

“小病医、大病医、健康顾问”的服务模式有什么意义?是让医疗资源更好地融入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几个家庭医生工作室,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天,伴有低烧和中暑...每天,社区的居民都会来诊所看医生,医生们通常会一直忙到中午,直到他们早上一上班。

杨浦推广家庭医生新模式 "1+1+1="多快好省

陆悦婷是延吉新村社区的家庭医生。她观察到,社区中大多数老年人患有几种慢性病,他们每天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而且老年患者有囤积药物的习惯。很长一段时间后,一些药物过期了,但他们不知道,他们继续服用。此外,老年人视力模糊,容易误服或反复服用,这将对他们的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杨浦推广家庭医生新模式 "1+1+1="多快好省

陆悦婷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这一点,心里很焦虑。在中心的支持下,她定制了一批爱心药盒,按类别摆放药品,免费发放到独居老人、空老巢等贫困居民家中,并定期回访检查,从根本上消除了用药隐患。

建立家庭病床以便在街上行走

那些行动困难、需要医疗服务的社区病人怎么办?家庭医生除了去诊所外,还必须主动张开双腿。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黄晓伟刚刚被评为2017年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

“有些患者需要持续治疗,且病情相对稳定,或者在疾病末期需要姑息治疗。”黄晓伟告诉记者,对于那些决心在家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心设立了家庭病床,实现了家庭医生探视患者的服务机制。

在高温季节,黄晓伟的日常工作仍在继续:早上,他在服务站为居民提供门诊服务,下午,他来为病人提供家庭病床。穿上白大褂,拿起旅行包,骑上自行车,黄晓伟就出发了。

友谊新村是一个老式的住宅区,没有电梯,闷热的走廊让人汗流浃背。黄博士笑着说:“现在比较步数是很流行的。我每天都要和自己比较步数。”

黄晓伟基本了解签约居民的身体状况,并做出了自己的计划和安排。对于不方便去医疗现场检查的病人,她每周都会上门检查一次。她不得不跑到几个家庭,在一天之内上下楼无数次。当我遇到社区里熟悉的居民时,黄医生还记得:“周亚波,你跟我签了合同,你还可以叫我开慢性病的处方。”“李爷爷,还有你说的糖尿病‘三驾马车’记住,别忘了闭上你的嘴,抓紧你的腿”...

杨浦推广家庭医生新模式 "1+1+1="多快好省

目前,杨浦区共有239名家庭医生和124名现场护士,共有2181张家庭病床。正常情况下,医护人员需要每1-2周上门一次,自高温季节以来,医护人员已经上门8128次。让我们赞美这些医务人员!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杨浦推广家庭医生新模式 "1+1+1="多快好省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71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