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58字,读完约6分钟

近日,四平路街道被评为2018-2020年度“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据报道,全市有40个评估项目。四平路街道作为该区唯一入选的乡镇(街道、小区),将进一步发挥社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未来民间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四平的成功有赖于社区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如“灯节步行街”、“江南丝竹”、“海派布艺”。

“要继承优秀的民间艺术,就必须吸引各种团体的广泛参与,这样才能焕发我们的活力。”秉承这一理念,四平路街道近年来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渊源,构建了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加快了非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民族文化遗产也焕发出勃勃生机。

杨浦四平路街道获评“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创建一个全民参与的民间节日

苏家屯路全长395米,是上海十大景观道路之一,每年的杨浦区灯节都在这里举行。正月十五,伴随着锣鼓喧天,民间表演如舞龙舞狮、拜金、踩高跷、划旱船等精彩纷呈,小丑杂耍在其间穿梭。还有来自全市各区县的优秀非遗留项目竞相亮相,如金山打莲香、转伞转桥、闵行鲤鱼跳龙门等项目在同一个舞台上竞相展示自己的实力。

杨浦四平路街道获评“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自2005年以来,“元宵灯会”已连续举办14届,并在原有的单街展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融合了非遗展、美食街、传统文化表演、元宵灯会等项目,逐步发展成为辐射杨浦及周边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城市民俗节庆活动,向公众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元宵民俗文化画面。

杨浦四平路街道获评“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四平的居民不仅是观众,也是这一民间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四平路街道文化办公室主任葛云峰介绍说,不仅江南丝竹、戏曲等社区民间团体参加了街头表演,大、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小朋友也参加了。此外,居民制作的花车和灯笼也是每年元宵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款优雅的宫灯是由当地居民在杨树浦大龙灯的非遗传继承者李政的指导下制作的。有些宫灯装饰着鲜艳的花、鸟、鱼和昆虫,这是四平上海学校布艺班学生的杰作。

杨浦四平路街道获评“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5年,“元宵街俱乐部”被评为上海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6年,荣获上海市民文化节“优秀工程奖”;2017年,“元宵节保护与传承”被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案例。

今年,与苏家屯路相邻的抚顺路将建成一条“非遗产街”,重点是非遗产项目。剪纸、瓷雕、布画、棕榈编织、草画、京剧脸谱制作、江湾面花、杨树浦龙灯、蛋雕、漆画、香包制作技艺等。,吸引了许多市民来学习和互动。

无形文化进入校园

走进社区的中小学,悠扬的音乐不时飘出;课堂上讲标准普通话的孩子也可以来上海说唱。为了培养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的兴趣,四平路街道与其所辖的中小学联合成立了“四平社区文明校园创建联盟”,依托联盟平台将无形的“种子”传播到校园中。

杨浦四平路街道获评“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据了解,目前街上有4个非遗产保护项目,其中“元宵灯会”、“江南丝竹”为市级保护项目,“海派布艺”、“瓷雕”为区级保护项目。

江南丝竹是民族器乐中最具地域性的文化音乐类型之一,它以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为基础,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奏时,风格优雅,旋律优美,充满了美丽的江南风情。

江南丝竹在杨浦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前身是20世纪30年代活跃在杨浦区印相港地区的“沪东民族音乐研究会”。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江南丝竹的传统民间音乐,培养和选拔非遗传人才,2006年,街道组织了一批江南丝竹爱好者,成立了由江南丝竹国家传承人周惠担任队长的四平江南丝竹团队。目前,该团队由江南丝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周惠先生的弟子阮红女士带领,每周举办活动。

杨浦四平路街道获评“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此外,街道还在上海第二师范附属小学、私立大邑外国语小学、铁岭中学和杨浦高级中学设立了海派布艺和江南丝竹非遗传承传点。街道率先将江南丝竹引入所有中小学,成立江南丝竹兴趣小组,成立校园江南丝竹乐队,并定期选派教师进行排练和指导,培养了一大批热爱江南丝竹的小情侣。2015年,四平青年江南丝竹队应邀赴日本大阪参加第四届中国音乐表演,并被组委会授予优秀表演奖。上海说唱班很受二师附属小学和同济小学的孩子们的欢迎。指导教师戴树培是社区志愿者,在上海市民文化节上海话比赛和曲艺比赛中多次获奖。在他的指导下,上海饶舌班附属第二师获得了上海少年宫二等奖。

杨浦四平路街道获评“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搭建作品展示交流平台

非物质文化只有进入现代生活,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街道依托高校优势,加强与同济大学的合作,将社区内的10个电话亭打造成中国第一个街道美术馆,并邀请同济大学博物馆和设计创意学院共同参与,以这种创新的形式向社区居民展示海派织物、泥狗等优秀传统文化作品。该项目由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教授、上海“东方学者”周教授主持。经过艺术家的策划,四平社区的10个电话亭被完美地升级为街头艺术画廊,让市民可以接触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浦四平路街道获评“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近年来,该街多次受邀参加长三角和市区的各种非遗产交流演出。通过相互交流,我们可以开阔视野,学习其他区、县、省市非遗产项目的优秀技能,学习传承保护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从而提升团队整体绩效水平和项目传承保护能力。2017年,街道、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联合举办了“十指春风,面料赢英国”上海市民布艺(创意)大赛。此次活动得到了全市16个区非遗产保护分中心和6所高校的支持和积极响应。从每个地区收集和挑选了426件布艺爱好者的作品,最终选出了39件优秀作品。为期两个月的公开展览吸引了来自全市近万名面料爱好者,充分展示了海派面料的独特魅力。

杨浦四平路街道获评“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葛云峰表示,为了进一步扩大传统艺术项目的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加入学习、传承和推广传统文化艺术的团队,今年第二届长三角市民海派面料将于2018年在四平路社区举办。(创造性)作品竞赛;联合工会系统,在辖区内企业组织成立白领曲艺俱乐部,推广上海说唱、沪剧等传统艺术项目;向社会开放四平非遗产展厅,扩大观众,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产项目。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杨浦四平路街道获评“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66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