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94字,读完约6分钟

虹口区西部的河南北路、彭泽路和塘沽路交汇处形成一个小三角,在这个小三角上有一个上海著名的小菜市场。彭泽路旧名为普顿路,注册名称为普顿路市场。

然而,它的通用名称——“马铁路小食品市场”比它的专有名称要出名得多。在租界时期,上海的大部分菜场都以毗邻的道路为名,如福州路、北京路、梧州路、通州路、西摩路(陕西北路)。那么,为什么这个“伯顿路食品农场”被称为“马铁路食品农场”?上海真的有一条叫“马铁路”的路吗?还是上海曾经有一条用铁铺成的路?

虹口这条马路上 背后竟有一段侵犯主权的历史

中国第一条铁路——松湖铁路使用的先锋机车

所谓“马铁路”,就是上海人过去所说的铁路,也就是铁路。这里的确有一条铁路和一个火车站,它被称为“马铁路”,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北路。

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上海港的进出口总额超过广州,位居全国第一,并逐渐成为世界大港口之一。1850年以前,世界上大部分的远洋运输都是木质帆船,载重不到300吨。20世纪50年代后,木制帆船逐渐被铁制轮船取代,船只的速度和吨位不断增加。当然,船的吃水也增加了。

虹口这条马路上 背后竟有一段侵犯主权的历史

根据外国人拍摄的照片,绘制了上海松沪铁路的铜版画

1872年,许多上海商业机构,如怡和、太古等,联合组建了“吴淞路公司”,并通过其领事馆从上海路申秉诚手中获得了修建“松湖公路”的权利。1873年6月,沈秉诚还以公告的形式宣布:“吴淞路公司有权在已取得永久租赁权的土地上修建桥梁、挖沟、设置围栏、修建车辆道路,村民不得不服。”

虹口这条马路上 背后竟有一段侵犯主权的历史

那时,汽车还没有出现,所以外国商人似乎要用马车作为吴淞和上海之间的交通工具。然而,就在一个多月后,《申报》在英文版《华北新闻》上转载了“上海至吴淞将建一条汽船路”的文章,称:“据报道,西方商人正计划成立一家汽船路公司,该公司已筹集到15.2万银元,将在一两年内完工。”这家“轮船公司”的英文名称是吴淞铁路有限公司,现代译名是“吴淞铁路公司”,总部设在英国伦敦。

虹口这条马路上 背后竟有一段侵犯主权的历史

1874年底,松沪铁路上海至江湾段开工,1876年铺轨工程竣工,1876年7月1日试运营。吴淞铁路公司专门印制了1000张精美的请柬,邀请海内外各界人士乘轮船到吴淞,参加吴淞铁路试通车仪式,然后乘轮船返回上海。《申报》记者也应邀出席并报道。他们立刻觉得这是上海的一件大事和新闻,但遗憾的是他们不能留下照片来申请证书。所以他们采取了补救措施,并邀请上海的孙成照相馆来拍摄这个场景(当时《申报》没有自己的摄影师)。1876年7月15日(光绪二年5月24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名为《摄影热轮》的广告,说:

虹口这条马路上 背后竟有一段侵犯主权的历史

我店现应店主要求,拍下从上海到吴淞的汽船照片,以供装饰,并发往各港口。预定在这个星期,也就是明天,五点钟,图书馆将携带一台照相机,在火车的车站拍照。只有生动的图形,特别是点缀,所以敢邀请绅士和商人,然后来之前,给同样的照片,普通形状的场景更活泼。如果你想玩得开心,你一定会来的。特此预先分发。孙成照相馆要开张了。

虹口这条马路上 背后竟有一段侵犯主权的历史

申报大厅拍摄的松湖铁路通车照片

1876年7月17日,《申报》刊登了“改变摆渡车时间”的广告:从上海到江湾,时间是左的(当时中文是垂直的,从右到左):从上海:7点,9点,11点,下午1点,3点;从江湾开车回来:7: 30,9: 30,11: 30...

松沪铁路是单轨铁路,所以两列火车不能反向行驶。火车每两小时一班,七点钟从上海站出发,七点半从江湾返回。据估计,单程时间在15到20分钟之间,比当时步行或坐轿子去江湾要快得多。1876年12月1日,整个武松铁路正式通车,盛宣怀出席了开通仪式。

虹口这条马路上 背后竟有一段侵犯主权的历史

这里发生了一件事,即1875年1月,原道台的沈秉诚离职,新道台的冯·上任。他注意到,外商未经上海路政府许可,将“吴淞路公司”更名为“吴淞铁路公司”,擅自将“吴淞路”改建为“吴淞铁路”,侵犯了中国主权。1876年12月13日,中英双方达成了拆除松湖铁路的协议,规定清政府将以相当于总造价两倍的28.5万银买下松湖铁路,并计划在一年内分三次支付;外国投资者仍然有权在所有项目付清之前运营铁路。1877年10月,清政府付清最后一笔欠款后,双方决定于10月20日中午12时最后一次运行铁路,并于下午2时在吴淞举行正式的铁路恢复仪式。

虹口这条马路上 背后竟有一段侵犯主权的历史

1924年,著名记者陈伯熙的《上海轶事大观十六交通》说:

中国有铁路,应该从上海松湖的第一段开始,在光绪初年……它的上海站位于豫北公路温家石路的拐角处,豫南公路和豫北公路之间的桥梁现在被称为“马铁路桥”,因此得名。

胡,胡适先生的世伯,是个“上海通”。胡适在胡的《上海小志》序中说:“我家胡叔叔喜欢游览,注意他的逸事,曾经作过西湖、金陵的记录,读者称之为方便。他现在已经作了《上海小志》,因为我和他都出生在上海,所以他让我写一篇简短的序言。临终时,我匆匆翻阅了他的书,觉得他“了解小”的决心令人钦佩...

虹口这条马路上 背后竟有一段侵犯主权的历史

《上海小志·第三卷交通》还称,其上海站位于北河南路和温石路交叉口的南侧。横跨河南北路的大桥俗称“铁马桥”,因此得名。

这条松湖铁路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它从开始建造到拆除只存在了大约4年,但实际运行时间只有一年。历史上留下的信息不多。我们很难描述它的具体路线,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在上海的车站位于北河南路和温家石路的拐角处,也就是今天河南北路和塘沽路交叉口的南面。这恰好是河南北路、塘沽路和彭泽路交汇形成的三角形中“铁路路上的小农场”的位置。应该可以这样判断,今天“铁路路上的小农场”的位置就是当年松沪铁路上海站的位置。正因为如此,今天的河南北路和彭泽路曾被普遍称为“铁路桥”,而今天的河南路穿越苏州河大桥,也被称为“铁马桥”,也被称为“铁桥”。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虹口这条马路上 背后竟有一段侵犯主权的历史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62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