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3字,读完约3分钟

虹口大剧院是中国第一家官方电影院,曾位于海宁路乍浦路口,后来成为早期上海电影的聚集地,被称为上海著名电影的“金三角”。在其全盛时期,虹口的剧院数量超过了五百家,尤其是四川北路及其周边地区的剧院成为上海的一半。

虹口区四川北路为何曾是影剧院的"半壁江山"

虹口大剧院是西班牙商人莱姆斯于1908年在虹口乍浦路中西书院北头112号用铅皮建造的简易建筑,俗称“铁屋”。它建成时被称为虹口移动剧场,有250名观众。西班牙电影《龙巢》于1908年12月22日正式上映,并在首映式上放映。1919年,它更名为虹口大剧院,由8名中国人经营。抗日战争胜利后,虹口大剧院停止放映电影,改演地方戏。人们至今仍津津乐道的滑稽剧《三毛学生的意义》,于1956年在虹口大剧院首演。著名喜剧演员杨华生、周柏春、姚慕双、微笑和颜顺开在这里演出。1998年,由于海宁路的拓宽,虹口大剧院被拆除。2006年1月5日,虹口区宣布将其作为历史遗迹的纪念地,同年12月,在海宁路和乍浦路的拐角处竖立了一块石碑来纪念它。

虹口区四川北路为何曾是影剧院的"半壁江山"

国家大剧院位于虹口剧院“金三角”乍浦路408号,原是中国著名魔术师张惠冲之父张志镖于1929年创建的“好莱坞剧院”。这是一个特殊的魔术表演剧院,上下楼层有500多个座位。根据一些资料,自1931年以来,鲁迅先生去国家剧院看了六次电影。1949年后更名为胜利电影院,一度成为放映原创电影和新闻纪录片的特殊电影院。解放剧院,距离虹口大剧院遗址一步之遥,被许多老上海人称为上海文化馆。1950年7月24日,上海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在解放剧院举行。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亲自到场,并做了四个小时的情况汇报。在20世纪20年代和20年代,许多北方的广东人沿着四川北路定居下来。广东剧团来上海演出,四川北路是必须的。建于1915年的宽阔舞台为上海的广东居民提供了观看粤剧的场所,但不幸的是,它在1932年的战争中被摧毁了。1917年,广东商人曾唐欢在四川北路1408号(今衡水路)创办了上海大剧院,专门演出粤剧,然后放映电影和粤剧,在淞沪战争中遭到轰炸。经过修复后,它又投入使用,现在这座建筑已经被拆除。1928年,在四川北路1552号,建立了建筑面积1765平方米的广东大剧院。在开幕式上,广东“新春秋粤剧团”在这里首演,吸引了大批来上海旅游的广东人观看。1954年,广东大剧院更名为大众剧院。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粤剧演员冼南红也曾多次在大众影院演出。几年前,虹口区四川北路街的粤剧爱好者自发组织在这里演出粤剧。此外,四川北路及其周边地区还有许多专门的粤剧剧院,如海宁路410号的维多利亚电影院、溧阳路11号的同庆电影院和海宁路532号的艾伦电影院。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虹口区四川北路为何曾是影剧院的"半壁江山"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61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