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57字,读完约6分钟

据虹口区新闻报道:年底和年初,商业氛围热烈而丰富,窗户设计美观,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日前,在老商业地标——七浦路,26家服装商家也举办了一场时装设计大赛,不仅吸引了顾客的目光,也借此机会推出了原创品牌。近年来,七浦路上的商家不断寻求转型发展之路,他们的根据地在国际服装城市中蒸蒸日上,也在时代潮流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虹口七浦路商户的新时代转型之路

种建民商人:在这个13平米的商店里已经开发了20多家专卖店

经营童装的种建民是这座繁荣的服装城市中愿意“转型”的代表。浙江“70后”种建民,其父拥有一家电器厂,可以说是“富二代”。有一次,正在上海游玩的种建民参观了位于七浦路的王兴服装城,以其与众不同的商店、琳琅满目的服装和拥挤的交通吸引了她的注意力。“我也可以在这里开店!”种建民本应继承父亲的事业,但他有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虹口七浦路商户的新时代转型之路

2005年,种建民在王兴租了一家13平米的童装专卖店,货源来自亲戚开的外贸加工厂。“老实说,那几年生意很好。”种建民满足于守卫一家13平方米的商店。到2010年,随着“外贸原单”店铺数量的增加,种建民敏锐地意识到了危机。再加上内部业务繁荣的调整,种建民开始向代理童装品牌的方向发展。事实证明,种建民的第一次转变是正确的。“在2011年和2012年,那些最初下外贸订单的人根本拿不到货物。”种建民说。

虹口七浦路商户的新时代转型之路

然而,种建民并没有沉浸在成功转型的甜蜜中。她正在考虑第二次转变。“当我还是品牌代理商的时候,我处于产业链的末端,没有多少自主权。”种建民试图再次走自主品牌之路。首先,在2011年,她找了一个设计师开了一个板房和一个加工厂,然后在2013年正式运营品牌运营。

虹口七浦路商户的新时代转型之路

现在,种建民在王兴服装城有三家店铺,总面积超过100平方米。不仅如此,在拥有一个品牌之后,种建民对自主生产并不满意。她还开发了专卖店,现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发了20多家专卖店。此外,该品牌还拥有60多个固定批发客户。每年,种建民经营的品牌都会在春夏秋冬发布新产品,并召开订购会议。"依靠品牌来保持客户粘性,而不是批发一次,就结束了."经过两次转型,种建民一直拥有稳定的游客来源。对于他选择的道路,种建民自豪地说他没有错。

虹口七浦路商户的新时代转型之路

商户魏:打造独立品牌实现“财富自由”

与富裕的种建民不同,魏云歌白手起家。然而,不久前,魏在微信朋友圈里宣布,他将于今年关闭他在服装城的实体店。当被问及原因时,他说:“我开了近十年的店,基本上实现了财务自由。”

魏来自安徽农村。2005年,魏带着2000元来到上海工作,从事钳工、熨工、酒店服务员、软件售后服务、餐饮及酒店管理等工作。由于学历低,收入有限,魏不得不将公交卡退掉,以换取一笔生活押金。即便如此,他在上海扎根的想法从未动摇过。“80后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出生和长大的。虽然他们是农村孩子,但他们不想遵循父母日出日落的生活方式。上海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机遇无处不在。我认为如果你努力工作,就会有回报。“。

虹口七浦路商户的新时代转型之路

带着这样的坚持和信念,魏凭借自己在服装城一家店铺工作积累的经验,开始了自己的事业。魏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越来越高,人们在穿衣服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外在美,更要注重贴身衣服的质量。2009年9月,魏在服装城开了一家男士内衣商店。魏开始走品牌代理路线,后来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开始了自己生产、自己销售的模式。

虹口七浦路商户的新时代转型之路

他在安徽老家开了一家工厂,大多数工人都是村里的亲戚。现在,魏已经是乡亲们口中的“上海老板”了。在上海生活了13年,开了近10年的店,魏收获颇丰,积累了一定的个人财富。去年夏天,魏在昆山买的房子进行了装修。他带着年迈的父母留下来,带他们四处旅行。“说小,我现在的生活是在王兴服装城的平台上辛苦挣来的;要想做大,今天的一切都是因为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魏感觉差不多道。

虹口七浦路商户的新时代转型之路

现在,尽管魏决定关闭实体店,他的生意依然如故。“在微信上维护批发客户、零售客户和实体店积累的客户很好。在未来,将不会有实体店费用,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将会降低,利润将会给顾客。我相信会有很多收获。”魏对的未来充满信心。

虹口七浦路商户的新时代转型之路

黄国明经理:坚持市场转型,引导商户“触网”发展[/s2/]

七浦路市场商户的成功转型是市场经理黄国明最高兴看到的。他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黄国明,现在的职业是七浦路。

黄国明曾经是一支空军队。退伍后,他被分配到上海医药管理局的大众制药厂,那在当时是一个绝对的“铁饭碗”。“铁饭碗”持续了将近八年。1991年,黄国明辞职下海,开始做房地产生意。

深化改革的“东风”使不满足现状的黄国明放弃了稳定的工作,跳进了改革开放的大潮。黄国明的机会选择得很好,他的房地产生意蒸蒸日上。经过几年的奋斗,黄国明已经成为一个成功的房地产商。

1998年后,在“以路入市”的政策号召下,商人们陆续买下了七浦路的地块,并在此建起了十几个服装市场,其中就有黄国明及其繁华的国际服装城。“七浦路当时真的很乱。不过,地理位置绝对不错。”黄国明回忆道。

长期以来,七浦路上的服装批发大多属于“二手”业务,即从南方的广州等地到北方的服装,而上海是一个中转站。“当时,基本上没有必要担心吸引投资的问题,很多投资都被商业家庭积极发现。”黄国明说。然而,在随后的几年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地理和交通的限制,七浦路的批发业务直线下降。这种冲击使黄国明深刻地认识到,服装市场不再能够吸引投资和广泛经营。

虹口七浦路商户的新时代转型之路

黄国明试图“改造”服装市场,引进品牌,引导商家发展自己的品牌。2010年,王兴服装城3000多家店铺中,约有30%拥有自己的品牌,其中许多形成了自有品牌加自建工厂的产业模式,而不是中转站的“二传手”。

电子商务的影响仍然存在,黄国明不否认这一点。最初,王兴服装城每天有20,000到30,000人,但现在只有大约10,000人。因此,除了引导商家发展自己的品牌,他还鼓励商家向电子商务发展。当企业主的资金链出现问题时,作为一名市场经理,他也会主动帮助企业主与金融机构匹配。黄国明表示,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是大势所趋,他将坚持走转型之路,使服装市场跟上新时代的步伐。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虹口七浦路商户的新时代转型之路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57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