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37字,读完约8分钟

2001年,普陀区延长西路志丹苑工地,“宝贝”——两块光洁平整、厚约25厘米的青石板,被一块锭形铁榫“咬”在一起,从地上“用力拔出”时,还用衬石木板和粗梁连接起来。

根据上海市文化管理委员会考古部的初步判断,地下有一处罕见的水工建筑物古遗址。经过多次挖掘和整理,这个遗址终于又被发现了。它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元代水利工程遗址,也是中国考古发掘的最大、制作最好、保存最好的元代水闸,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

逛逛"小众"博物馆 领略700年前上海河道变迁史

这一发现在学术界引起轰动,并于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国家级文化保护遗址,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古老的遗址会隐藏在这样一个城市地区。博物馆后面是住宅楼,附近是来往车辆的广信路大桥。在阳光下仰望博物馆,两个“人”字形的玻璃被巨大的钢结构柱支撑着,就像河水从水闸中直泻而下。

为确保吴淞河的畅通而建造

关于这个元代的水闸,我们可以从一公里外的苏州河开始。苏州河,是吴淞江流入上海后的通称,19世纪中叶来到上海的外国移民称之为“苏州河”,并逐渐广泛传播。吴淞河的源头在太湖的瓜井河口,通过吴江、吴县、昆山和青龙镇流入大海。它是明代以前上海最重要的河道。

逛逛"小众"博物馆 领略700年前上海河道变迁史

13世纪末,元朝在北京建都后,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增加,江南成为元大都等地生存的粮仓。然而,太湖由于其独特的碟形洼地,容易导致潮汐水入侵和沉积物沉积。吴淞河作为太湖最重要的出海通道,自唐宋以来逐渐缩小。

逛逛"小众"博物馆 领略700年前上海河道变迁史

据文献记载,唐代吴淞河宽约20里,元代仅1里,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元朝政府把治理吴淞河作为江南地区水利的首要任务,在吴淞河流域修建了许多水闸。

现在,这个元代水闸遗址呈现给我们。它的主体由大门、门墙和底石组成。水闸平面大致对称“八”,东西长42米,进水口宽32米,出水口宽33米。这条河从西向东流入水闸。为了建造水闸,大量的圆木被用来建造地基。这些原木一般直径约30厘米,长4米。据估计,在这个项目中使用了大约3000根圆木。

逛逛"小众"博物馆 领略700年前上海河道变迁史

水闸遗址博物馆的完整水闸模型

水闸的主要功能是蓄水拦沙、排水冲沙、抗盐保光,以帮助吴淞河防止淤积和疏浚。遗址位于明代以前的吴淞河下游。当吴淞河涨潮时,水闸将关闭水闸蓄水,泥沙将沉积在水闸外。退潮时,闸门打开,沉积在闸门外的泥沙被闸门内外的水流冲走。因此,水闸的修建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经济和航运的发展。

逛逛"小众"博物馆 领略700年前上海河道变迁史

每天洒水湿润木桩

它于2001年被发现,2006年被完全揭露,2009年开始,2012年正式开放。花了12年时间向公众揭示了这个秘密。

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占地约3000平方米,内部布局紧凑精致。走进会场,爬下楼梯,它逐渐接近埋在地下7-12米的地点。在玻璃天花板下,阳光可以扩散到室内,设计中的自然通风体现了绿色环保。在柔和的灯光下,站在水闸中央的闸门最显眼,是水闸的关键部位。它由两个宽度为6.8米的长方形青石门柱组成。水闸的底石仍然完好无损,全长30米,宽6.8-16米。它由绿色板组成,板与板之间嵌有地面榫头,以防止渗水和板位移。有将近400个这样的铁锭。在底石的下面,铺着衬石枋,衬石枋由龙骨托起,用地钉支撑。底部的石头上还有一个巨大的圆孔,这是2001年志丹苑小区建设工程中高层建筑基础打桩留下的钻孔,从而揭开了水闸的面纱。

逛逛"小众"博物馆 领略700年前上海河道变迁史

为了防止木材出土后碳化,许多木桩都用塑料布紧紧包裹,工作人员每天洒水保湿

走在空的走廊上,俯视着废墟,你会发现一些废墟仍然浸在水中,许多木桩被紧紧地包裹着。这是为什么?最初,水闸遗址主要由石墙和木桩组成,它们已经埋在地下几百年了。当暴露在空气体中时,它会氧化,石头会风化,木头会碳化。因此,木桩用塑料布包裹,场地被“回填”以进行干保护和湿保护。干保护是指在出土文物上填砂;湿保护意味着给现场浇水以恢复水闸的现有状态。

逛逛"小众"博物馆 领略700年前上海河道变迁史

在水闸废墟中到处都可以找到桩,它们要么是用来减轻水流冲击的石桩,要么是用来稳固支撑水闸地下的钉子。木桩有两种,松木和杉木。木材的湿度一般保持在20%到30%,不会开裂,但如果太湿就会腐烂。每天,场馆工作人员都会洒水并湿润包裹好的木桩。

逛逛"小众"博物馆 领略700年前上海河道变迁史

上海祖先设计的水利杰作

这个水闸到底是怎么建造的?会场墙上的十二组动画投影将会一个接一个地向你揭示答案。这一系列线条画描绘了元代建造水闸的祖先,就像打开一本线装书,里面的绣像贼子都在动。钉地、挖底槽、铺石板、埋铁锭、立门柱,以及在砖墙外反对贫瘠的岩石...再现了宋代“建筑法式”中建造水闸的重要过程,动画辅以劳动的音响效果,使复杂的建造过程栩栩如生。

逛逛"小众"博物馆 领略700年前上海河道变迁史

除了展示遗址,你还可以在展厅里看到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虽然大部分都是很普通的坛子和罐子,但你也可以一窥元代上海祖先的日常生活。例如,在大门底部发现了过去使用的铁钩和铁钉,还有三个釉陶瓶。这种瓶子俗称“韩瓶”。虽然它的形状是在元朝,但据说南宋著名的抗金战士韩世忠用这种瓶子来奖励士兵,因此得名。

逛逛"小众"博物馆 领略700年前上海河道变迁史

另一个例子是蓝色釉面八思巴碗的底部。八思巴是元末元初由八思巴创造的一种新的蒙古文字。元朝第六年(1269年)在全国颁布,被称为“蒙古新文字”或“蒙古文字”。因为它是由巴司巴创造的,所以又俗称“巴司巴文”。从那时起,这个词就出现在元朝的官方文件中,包括诏令、商标符号、公章和书籍出版。元朝灭亡后,这个词不再使用。同样,遗址中的一些木桩上也有墨水笔和八思巴文印章,反映了当时严格的管理制度。

逛逛"小众"博物馆 领略700年前上海河道变迁史

绿釉巴八温碗底

在大量的历史书籍中有关于这个水闸的记录吗?学者们已经找到了答案。据文献记载,赵普门是一座石制大门,建于第二年(1325年),其地理位置与志丹园水闸遗址相同。因此,志丹园水闸是任仁发在泰国第二年修建的赵普水闸。

任仁发,这是上海历史记载中的一个著名人物。生于上海青龙镇,元代著名水利专家、画家,任浙东宣威公使助理。主要从事水利建设,曾主持过吴淞河、通惠河、会同河、黄河、莲湖和海堤。志丹园元代水闸遗址是任仁发于1324年在吴淞河上修建的六座水闸之一。任仁发水利专著《水利文集》中有关水闸施工工艺和材料的记载与志丹园水闸基本相同。修建赵普水闸的目的等。《水利文集》中也有详细的描述:吴淞河流域的河流和湖泊被洪水淹没,潮间带的泥沙进入港口,容易堵塞。修建水闸是为了排水、节约用水和疏浚吴淞河。

逛逛"小众"博物馆 领略700年前上海河道变迁史

[/s2/]还有三个谜团有待解开

志丹园遗址创造了上海考古的两个第一:第一个在上海市区发掘的大型遗址;上海考古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发掘项目。同时,它也是中国规模最大、工艺最好、保存最好的元代水闸。与出土的北京金钟渡水关遗址和广州西汉水闸遗址相比,它比北京早,比广州晚,但其规模和保存完好是这两个水闸无法比拟的。

逛逛"小众"博物馆 领略700年前上海河道变迁史

它是总结了宋代“建筑法式”之后,长江三角洲水利工程大发展的一个范例。这对研究宋元时期江南水利工程、吴淞河流域的历史变迁以及吴淞河在整个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它也是上海地方史研究中具有象征意义的重要物质文化遗产。

逛逛"小众"博物馆 领略700年前上海河道变迁史

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郡的建立,促进了上海社会经济和城市文化的快速发展。志丹苑水闸遗址是元代上海和江南经济发展的缩影。

然而,志丹园水闸也给我们带来了三个未解之谜。

其中一个谜团是水路的变化。在这里,元代水闸最重要的功能是沉淀河流中的泥沙,净化水质。这里的“河道”实际上是苏州河的前身吴淞河的一条支流。但是今天,这条河已经移动了1公里。换句话说,河道在800年间发生了变化。原因还不清楚。

逛逛"小众"博物馆 领略700年前上海河道变迁史

第二个谜团,据考证是任仁发设计的这个元代水闸,而古籍记载任仁发在上海设计建造了10座水闸,其余9座水闸仍未可知。

第三个谜团是上海是一个水系发达的城市,从支流到主流再到海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航运系统。元代水闸与这里的航运有什么关系还有待解决。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逛逛"小众"博物馆 领略700年前上海河道变迁史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53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