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201字,读完约11分钟

描述:湖西区委旧址

描述:1949年7月6日,上海军民联合举行了纪念7月7日的解放游行

描述:工人清点材料,协助人民政府接管

描述:常征镇被列入

描述:潘家湾和潭子湾的旧貌

描述:新御堂的旧貌

图片说明:鲁阿果介绍振动犁的性能

描述:杨福珍正在向他的弟子传授经验

成立普陀区接管会议

1949年6月3日,普陀区接管委员会成立。

上海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军区根据上海原有的行政区划,在上海西部成立了普陀区和江宁区接管委员会。1949年5月28日,虞照被市军委任命为国民党普陀区办事处接收专员。同日下午,国民党普陀区办事处主任郑步琦、副区长沙恩普在玉佛寺将普陀区办事处的印章交给虞照专员。6月3日,市军委正式宣布成立普陀区接管委员会,由、范、董振组成,接管委员会主任为,成员为范(驻军代表)、董振(区公安局长)。接管委员会是整个地区的最高权力机构,由秘书办公室、民政股、文化和教育股、调解股和家庭管理股组成,直接处理和接收区内的行政事务。接管委员会的办公室设在炳浪路(现安源路)玉佛寺佛教学院。

普陀70年70个瞬间(一)

1949年8月6日,中共市委决定在上海成立九个区委员会。9月2日,吴良平被正式任命为中共上海市湖西区委书记。1949年9月24日,湖西区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区委书记吴良平传达了市委提出的区委基本任务,并根据本地区特点确定了工作原则和重点。也就是说,依靠工人阶级,团结穷人、学生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争取团结民族资本家,孤立和瓦解敌人,打击首要分子,使群众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完成党的一切工作。1950年6月,中共上海市委决定调整以行政区为区域的区委员会,成立了中共普陀区委员会。

普陀70年70个瞬间(一)

环节1:克服困难,维持和恢复生产

上海西部是中国现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聚集了众多的民族工商企业,是上海工业的摇篮。人民政府从国民党手中接管的旧上海正面临着严峻的政治和经济形势。能否迅速恢复生产,关系到突破敌人的封锁和轰炸,尽快医治战争创伤,巩固新人民的政权。根据中央的正确决策,上海继承了沈阳、北平、天津等大城市的成功经验,实行了“按制度接收、调查研究、逐步改造”的方针。上海西部作为重要的工业区,积极响应中央政府的政策。上海西部的私营纱厂迅速恢复生产,随着党的“劳资两利”政策的正确实施,工人的工资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工人们感到满意,情绪稳定,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纱锭数量和生产率都超过了解放前的水平。解放初期,全区棉纺织业在全市棉纺织业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中锭子数占42.8%,织机数占40.9%。面粉行业的产能占全市面粉行业的80%。全区92,700名职工中,纺织行业职工66,400人。国家接管了13家官僚资本企业,建立了第一批社会主义工业企业。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初期的普陀区尽快走出了困境,为上海的整体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普陀70年70个瞬间(一)

齐心协力战胜这场灾难

上海解放之初,灾情严重,难民增多,经济困难。为了解决难民问题,上海军委政务接管委员会邀请公益组织召开会议,决定动员公益组织捐款救济难民,使他们能尽快回国生产。按照市军事委员会的指示,普陀区为救济和疏散难民进行了捐赠。就在这期间,一场大台风和暴雨日夜袭击上海,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市军事委员会对此非常重视,并指示地区接管委员会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救援。区接管将动员群众开展互助救灾、修复倒塌房屋等救灾工作,确保灾民有栖身之所。与此同时,区委组织干部深入苏州河两岸的茅屋和船民之家,走访贫民,请求帮助解决困难。由于国家经济困难,虽然动员了一些公益单位进行捐赠,但用于社会救济和难民疏散的资金仍然不足。地区接管委员会应立即向地区委员会报告。区委领导决定动员社会力量解决救灾问题。邀请区内大中型工厂的业主召开座谈会,动员他们捐款,解决社会救济问题。座谈会如期举行,区委书记吴良平亲自出席。新余纱厂的凌率先捐出巨款。神九、依桐、安达、大丰、阜新等大工厂的老板们纷纷捐了巨款,中型工厂的老板们也纷纷捐了款。这样,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救济活动可以顺利进行。

普陀70年70个瞬间(一)

普陀区首次扩大边界

1950年7月27日,普陀区第一次扩大了它的边界,总面积为4.11平方公里,从新泾、镇如和闸北到苏州河以北和中山北路以南。

1949年底,新泾区苏州河以北、中山北路以南、镇儒区朱家湾等工商业区和平民村(大致指中山北路以北、石泉路以南、高览路以东、广信路以西的地区)划归普陀区。在这方面,普陀区考虑到朱家湾和平民村侵入中山路以北,“东西两侧均与镇如区接壤,南面被现辖闸北区的潭柘湾和潘家湾切断。它们参差不齐,不整合,不利于工作(尤其是影响公共安全),而且会给特务和坏人在边界线上散布提供有利条件”,因此在行政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本文提出了两种边界调整方案,供上海市政府参考。第一个方案是朱家湾和平民村归闸北区领导;第二个方案是把闸北区的潭子湾和潘家湾划归普陀区管辖。同时,普陀区政府要求上海市政府暂停朱家湾和平民村的移交程序,直到做出新的决定。

普陀70年70个瞬间(一)

之后,在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下,经普陀区与闸北区协商,决定将闸北区天柱桥派出所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区域,北移至中山北路,东移至沪太路、彭浦河、大洋桥,南移至苏州河,西移至普陀区朱家湾,避免了朱家湾与镇如区平民村分开后的参差不齐局面。这一调整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认可。

普陀70年70个瞬间(一)

普陀解放以来,经过几次扩建,从原来的闸北、嘉定、宝山,先后划分为不同规模的区域,市区从2.65平方公里逐渐扩大到现在的55.53平方公里。

普陀区第二次扩大边界

1956年,为了发展上海的工业生产,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对其管辖范围进行了重大调整,合并了较小的市区,将原来的20个区调整为15个区。另一方面,根据“将属于城市性质的郊区划分为相邻的市区”的原则,原有的9个郊区也合并调整为3个。由于行政区划的空前调整,为了保证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上海市人民委员会规定,从1956年3月15日起,各区将按照新的区划进行工作,要求各区做好充分的思想动员,“防止可能出现的各种消极情绪和个人主义,反对本位主义,防止不负责任的现象。”教育全体员工服从组织调整,加强团结,确保部门调整顺利有序进行。在这次调整中,普陀区积极做好了接收工作,接收了一部分镇如区的镇如镇、车站乡、曹钟乡和交通乡、陈都乡以及曹杨新村、甘泉新村和中山路的部分地区;大厂区位于新港(志丹路)以东,湖泰路以西,新村路、延长路、下场浦治河以南,中山北路、交通路以北。此后,毗邻普陀区和北郊的甘泉中学也划归普陀区管辖。通过这次扩建,普陀从镇儒到大厂的总面积为4.76平方公里,整个面积增加到11.52平方公里。

普陀70年70个瞬间(一)

历史上普陀区最大的扩张

改革开放后,随着普陀区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了便于管理和城市发展,普陀区的管辖范围进行了多次调整。1992年7月,为进一步解决城郊结合部的社会保障管理和城镇化建设问题,上海市政府决定将嘉定县常征乡和桃浦乡划归普陀区。经普陀区政府与嘉定县政府协商,决定嘉定县管辖的常征乡和桃浦乡自1992年9月24日起划归普陀区。此次调整是普陀区自1949年以来的第六次扩张,也是普陀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扩张。其中,常征乡占地6.4平方公里,桃浦乡占地18.83平方公里。因此,普陀区的面积扩大到55.11平方公里。虽然后来有一些边界调整,但都是微调。例如,在20世纪末,由于旧区改造,该地区又进行了一次微调。1999年3月,闸北区环城南路最大的棚屋区“两湾一屋”地块的改造涉及沪宁铁路以南、恒丰路桥以西、苏州河以北的地块。经闸北与普陀区协商,该地块划归普陀区管辖。

普陀70年70个瞬间(一)

“五一编织法”的创始人之一:全国劳动模范杨富珍

1951年5月1日,杨福珍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1953年,杨富珍被评为全国“青年活动家”,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她连续七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并于1956年和1959年两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普陀70年70个瞬间(一)

杨福珍,1932年7月出生,上海南汇人。他过去在上海第一棉纺织厂当织布工。1951年,杨福珍被选为全国纺织战线八大技术专家之一。在青岛国棉六厂的技术整改工作中,她和其他技术专家提出了降低织机用梭量和断头率的建议。同年10月,在天津联合召开的织布工作方法会议正式提出了这一建议,即“五一织布工作方法”。

普陀70年70个瞬间(一)

作为上海第一棉纺厂的一名车挡,杨福珍每天都在家努力工作,让儿子帮她测量打结的速度。他的徒弟顾根迪能用左手刮菜,所以杨富珍虚心向她学习。为了锻炼左手,她吃饭时用左手拿筷子,用左手做家务。慢慢地,她的左手可以刮到盘头。她发展了一项独特的技能,每分钟能打40多个结。为了保证每一片梭织布都不会有瑕疵,棉纱结会做得小、快、牢。

普陀70年70个瞬间(一)

在她的领导下,织造团队开创了“六巧六精”的高产优质操作方法,十年来一直是优质高产,创造了89个月没有重复织造的神话产业。她无私地把自己的工作经验传授给了年轻一代,以她命名的“杨富珍集团”多年来一直保持着模范集体的称号。1956年,她代表上海纺织工人参加了在Xi举行的经验交流大会,并在中国执行该操作方法时赢得了高度赞扬。

普陀70年70个瞬间(一)

鲁阿沟集团:上海响应爱国劳动竞赛号召的第一支工人队伍

1951年1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齐齐哈尔第十五机械厂的“马恒昌集团”向全国工人阶级发起了爱国劳动竞赛。2月11日,上海市总工会发出“与马恒昌集团见面并向其学习”的号召,要求各级工会学习“马恒昌集团”的经验,推动爱国生产竞争。国营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春车间的20名工人,包括鲁阿沟在内,积极响应号召,组成了上海最早的战斗集团——“鲁阿沟集团”,提出:尽量使用国产原料,使用废旧材料,节约材料,保证质量符合检验标准,保证该集团1951年的生产任务超额10%;老师傅答应把所有的经验传授给军人家庭和熟料工人以及其他六个战斗条件。战斗中,“鲁阿沟集团”提出了15项合理化建议,改进了11种工具,生产效率提高了4倍以上。1951年,所有的生产任务都在8月23日完成。“鲁阿沟队”应战后,带领上海其他生产队参加生产大赛。到1951年5月底,包括第十六棉纺厂的许和上海市邮政局的在内的800多支队伍已经出现在上海。这些集团通过积极改进生产技术,团结工人,生产能力提高了2倍、5倍甚至10倍,充分显示了上海工人的爱国热情。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普陀70年70个瞬间(一)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52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