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08字,读完约5分钟

使改革措施“更有吸引力、更实惠”[S2/]

据长宁区新闻:记者报道:近两年来,长宁在优化商业环境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是上海第一个开展“一张图多址”试点改革的城市。第一次“吃螃蟹”是不是提前一步遇到了新的挑战?

王为人(长宁区委书记):2016年,上海率先在长宁试点“一张图多址”登记。试点一年后,去年10月,长宁扩大了“一张图多址”试点范围。目前有6家试点企业,但跨区域试点仅限于不涉及行政许可的企业。在调查过程中,试点企业反应良好,但同时也反映出改革的效益是否会更大。

长宁区刀刃向内促改革举措"深转型"

例如,我们区有一家名为“易鲜水果”的企业,目前是中国最大的鲜水果网上-移动-线下销售商。根据相关规定,企业每次开设新的线下物流站,都需要重新申请许可证。“一张图多址”试点后,企业在长宁区设立站点可免于申请许可,但配送站在区外开放时仍需申请。

长宁区刀刃向内促改革举措"深转型"

另一家“一张照片多路访问”试点企业“南瓜车”正在从事一项新业务,即“互联网+美容”。该企业在长宁享有一个营业执照、多个营业地址和一个行政许可的便利。但是,在其他地区新开的每一家门店,仍然需要重新申请设立分支机构和重新申请相同的行政许可。

长宁区刀刃向内促改革举措"深转型"

记者:因此,企业实际上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下一步深化政府改革也有了更多的期待。

王为人:是的。企业来自市场,了解市场,面对市场,对商业环境有着天生的敏感性。两年来,区委、区政府领导带头走访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痛点和阻碍点。去年,他们走访了1100多家企业,形成了“企业问题清单”和“政府服务清单”,收集到的715家企业的需求有90%得到了解决。

长宁区刀刃向内促改革举措"深转型"

了解企业需求,必须加大市场准入、施工许可、跨境贸易、“互联网+政府服务”等领域的改革力度。,从企业最不满意的地方入手,从部门认为最难改变的地方突破问题,减少环节、时间和成本,加快推进网上办公、集中审批、联合评审和区域评估。这是改革的精神,有勇气,有内省。

长宁区刀刃向内促改革举措"深转型"

改革已进入深水期,要使改革措施“好看、更实惠”,必须要有多部门联动和上下联动。例如,有了“一张照片多次访问”倡议,如果企业在一个地区通过许可证,其他地区可以直接采用该信,那么改革的效果可以成倍增加。在全市的顶层设计下,长宁愿与兄弟区共同努力,不断优化商业环境。

长宁区刀刃向内促改革举措"深转型"

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应该使用更多的国际语言

记者:“十三五”期间,长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措施如何才能“深层次转变”,不断贴近企业需求,惠及更多企业?

王为人:我们对这一点有很深的理解,尤其是支持创新的政策。只有踩着创新的鼓,才能更好地适应产业升级的趋势。

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例,长宁有一家名为“flowerplus”的创业企业,主要从事“互联网Flower”服务。成立两年多来,用户超过500万,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企业自主开发了涵盖智能花卉订购配送系统的全过程供应链管理系统和erp系统。然而,由于花卉销售不符合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要求,高新技术企业没有资格申请业务拆分,这对初创企业构成了巨大挑战。

长宁区刀刃向内促改革举措"深转型"

可以发现,新技术、新格式和新模式层出不穷,现有政策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适应市场变化。目前,长宁有3888家“互联网+生活服务业”企业,仅2017年新增722家。对于一些表面上业务看似传统,但实际上是由大量技术创新和R&D投资推动的新企业,我们正随着创新的步伐不断调整政策设计,使政策的实际效果真正体现改革的初衷。

长宁区刀刃向内促改革举措"深转型"

记者:长宁是上海最国际化的城市,外国人占整个地区常住人口的近10%。不久前,地区务虚会指出,为了优化商业环境,我们应该讲更多的国际语言。这里的“国际语言”到底是什么意思?

王为人:国际语言不仅仅意味着政府能否说一门外语,还意味着政府所说的话能否引起企业的共鸣和交流兴趣。只谈吸引投资,对企业来说,可能只有数字的概念。如果你同时谈论城市品质和工业生态,这就是通用的语言,它可以展示城市的魅力,反映城市的能量水平,真正给企业留下内涵和力量的印象。这就是为什么长宁一直致力于建设最清洁、最有序、最安全、最文明的城市。

长宁区刀刃向内促改革举措"深转型"

如果我们想说好这门国际语言,我们应该在下一次大规模的调查中进一步开放我们的思想。我们不仅要关注长宁,还要考察与长宁有很强关联的区域外企业。

注重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s2/]

记者:长宁毗邻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位于沪宁、沪杭发展轴线的“Y”形交汇处,地理优势独特。如何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升长三角地区的整体竞争力?

王为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长宁必须抓住的重大机遇。长宁是上海面向长三角的窗口,也应该成为长三角面向世界的窗口。目前,长宁区聚集了联合利华、江森自控、远景能源等一批总部在长宁、生产在长三角的优质企业,还有47家跨国企业的地区总部。

长宁区刀刃向内促改革举措"深转型"

为什么这些企业总部会选择设在长宁?由于长宁是连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和上海市区的纽带,长三角地区的本地旅客在前往欧美旅游时都愿意选择虹桥枢纽。因此,在下一步,长宁应加强对R&D等总部企业的服务,在长三角地区经营销售,更好地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也是长宁自身的发展。

长宁区刀刃向内促改革举措"深转型"

记者:自1983年虹桥经济开发区开始建设以来,长宁的外贸表现一直很好。今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主会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是长宁的“隔壁邻居”。如何抓住这个重要的机会?

王为人:长宁的外向型商贸业有明显的特点。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在贸易便利化方面达到最高的国际标准和最佳水平。

2015年,长宁区在国家商检局、海关等部门的支持下,在高道坞百货大楼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开展了首个“保税展示+交易”试点项目,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好评。类似试点项目将有助于长宁更好地抓住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大好机遇,为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长宁区刀刃向内促改革举措"深转型"

去年底,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长宁联合开展了“单证查验放行”、“直接进口”等贸易便利化试点。今年,长宁将继续与相关部门和企业探索创新监管方式的“四个转变”,从“第三方受理”到“多方受理”,从“预核准”到“企业通知承诺”,从“实物围栏”到“电子围栏”,从“货物管理”到“企业管理”,使上海的贸易便利化尽快实现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长宁区刀刃向内促改革举措"深转型"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52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