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8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新华社”的微信号,标题推了一篇感人的文章,关于一个男孩在普陀的故事

新华社称赞的是什么样的真情实感?

新华社原始截图

隋怡园是上海市普陀区中远实验学校八(2)班的学生。他给母亲移植了两次骨髓,以治疗她患白血病的母亲。2016年7月,隋怡园的母亲不幸患上了急性髓系白血病m5b,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隋的母亲数次被告知病情危急,医生说捐献骨髓是治疗白血病的唯一方法。2016年12月,年仅12岁的隋怡园第一次向母亲捐献骨髓。在整个医院里,他是一个相对较小的骨髓捐赠者。他说:“妈妈不怕,我不怕。”我母亲一直在犹豫,是否接受儿子的移植手术,看到母亲的担忧,隋怡园总是想逗她笑。“妈妈,路总是比问题更幸福,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妈妈 我一定能救你" 新华社点赞这个普陀男孩

“我是这个家庭的一员,我必须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我不能看着我母亲受苦。”

隋怡园为母亲记录了骨髓移植的每一个细节。

“细胞分离器的声音在耳边嗡嗡作响...收藏已经持续了四个小时...我又捏了捏手里的压力球,但我还是要捏它...这才知道救我妈妈不容易……”

“我太年轻了,我又疼又发烧。其他人可以在三个半小时内抽完。我需要六个小时。为了我母亲移植手术的成功,我吸了两次。十倍厚的采集针被插入我的胳膊和腿。我每时每刻都咬着牙齿,我的胳膊有点麻木,人们有点头晕,但我不能动。我太紧张了,不仅我的身体疼,而且我妈妈更担心……”

"妈妈 我一定能救你" 新华社点赞这个普陀男孩

“由于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我们的爱,我的母亲活了下来...我妈妈非常热爱生活...看到我母亲脸色苍白,嘴唇失去血色,我心里很难过。我说过我能救你!你必须履行你对我的承诺,好好生活!”

隋怡园和他的母亲

在移植之前,我妈妈对他说,“来吧,孩子!”他对他的母亲喊道:“来吧,妈妈!”。由于他对母亲的爱,以及自己的力量和毅力,隋怡园坚持了下来。2016年的手术非常成功,但2017年10月,当他去医院检查时,他母亲的病又复发了。2017年11月,隋怡园再次向母亲捐献骨髓。当时,隋怡园对父亲说:“既然我们这么努力,我们就再试试,看能不能救回我的母亲。”

"妈妈 我一定能救你" 新华社点赞这个普陀男孩

正是因为她母亲的病,这个小男孩一夜之间就成熟了。在移植前的日子里,每当隋怡园每天回来,她都会去房间和妈妈聊一会儿,帮她用小锤子敲敲腿。只要她妈妈有力气,她就会举起小凳子泡她的脚。当她周末在家的时候,隋怡园做她妈妈的小差事,帮她洗水果和分发中药。只要母亲动动嘴,她很快就帮父母说:“我们担心捐献骨髓会影响孩子的精神状态。”事实上,这对他影响不大,但它使孩子形成了一种责任感。他觉得他的母亲身体不好,他的父亲不得不照顾他的母亲和家人。他对我很体贴,经常对我说:“爸爸,你辛苦了。”"

"妈妈 我一定能救你" 新华社点赞这个普陀男孩

“每个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不会长大,可能会长到三四十岁。他还认为自己还是个孩子。然而,通过这件事,我觉得我的儿子已经长大了,他有责任和义务。”

隋怡园的成绩一直很优秀。他母亲生病后,他的学习并没有让家人担心

假期里,我要走很长的路去补课,而他也是一个人来回。他笑着说,“妈妈现在在医院隔离病房住院。我只能在微信上和她聊天。我现在只能努力学习。让我妈妈开心。”

由于他的努力,隋的母亲现在情况稳定,她可能在10天左右出院。隋怡园急切地等着妈妈回家...加油,隋同学!加油,隋妈妈!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妈妈 我一定能救你" 新华社点赞这个普陀男孩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50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