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5字,读完约4分钟

说起曹,老上海人一定有很多记忆。改革开放40年来,曹家渡见证了人们生活的变化。这座位于吴淞河上的古老渡口现已成为上海西部的商业和服务中心。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在曹家渡发生的事情。

曹家渡最初是一条穿越吴淞河的古代渡船。明朝隆庆万历年间,曹植的后裔曹杨建立了宜都,即曹家渡,以方便两岸的村民渡河。此后,它逐渐成为著名的在上海,这一地区也被称为曹。1862年,英租界工商部越界修建基斯菲儿路(今万航都路)及其支路,两条路在此交汇形成一个三角地带,俗称三角地带。由于水陆交通便利,农民和商人从四个乡镇运送大米和蔬菜,并沿三角场河岸分发。道路两旁的餐馆、餐馆、茶店和小商店应运而生,私人住宅也相继建成。人口迅速增长,市场日益繁荣。

侬晓得伐?普陀这个号称“沪西小上海”的地方

从1901年到1908年,租界当局越过边界修筑道路,如百里南路(现长宁路)、劳森路(现长寿路)等。,与基斯菲儿路(现万行都路)和基斯菲儿支路(万行都路,已退并为万行都路)形成五路交汇。在过去的几年里,沿着公路和海岸建起了房屋和商店。

侬晓得伐?普陀这个号称“沪西小上海”的地方

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后,在这里避难的居民人数增加了。曹家渡也相应发展起来,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延伸,其规模大于周边的法华、周家桥等城镇,尤其是五角场的东部市场,成为曹家渡的中心区域,俗称“沪西小上海”。

70年代

1949年以后,曹家渡由江宁(今静安)、普陀和长宁管辖。在逐步规划和整改的过程中,部分工厂被搬迁,商业网点被调整为拥有100多家大小商场和行业齐全的商铺的商业中心,码头也进行了改造和整改,仍保持“上海西小上海”的称号。20世纪60、70年代,曹家渡东西桥严重受损,修建了一座临时钢桥。1979年,一座大型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桥得以重建,并于1980年通车。它被命名为漕阳路桥,成为连接漕阳路和江苏路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原三官塘桥农贸市场由万行渡后街迁至曹阳路桥南路,成为家禽蛋品市场,活鸡年销售额占全市的80%。

侬晓得伐?普陀这个号称“沪西小上海”的地方

19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曹家渡长宁区的业务向西转移。随着工厂和学校开设破墙店铺,营业网点基本稳定发展。此外,还有小商品市场、二手商品市场、农副产品市场和花鸟综合市场。曹的大众饮食是独一无二的,也是上海最受欢迎的餐厅氛围。我们供应馄饨、面条、大蛋糕、油条、豆浆、鸡鸭血汤、米饭、蔬菜肉馒头、油炸馒头等。市场开放早,品种多。供应日用品的商店以中、低档为主,行业门类比较齐全,包括百货、服装、五金、电力、日用杂品、纸烟、粮油酱、钟表眼镜、丝绸呢绒、维修服务等。

侬晓得伐?普陀这个号称“沪西小上海”的地方

20世纪80年代初,曹家渡地区交通、工商得到全面治理,道路拓宽,公交线路调整,大部分工厂搬迁,居民住宅翻新改造,农贸市场布局合理,面貌焕然一新。小学、幼儿园和当地医院等设施日益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曹的面貌焕然一新。每天都有大量的煤、棉花、粮食、造纸原料和建筑材料在这里装卸。

侬晓得伐?普陀这个号称“沪西小上海”的地方

1990年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普陀区率先对曹家渡进行了改革。1995年,五角场长寿路口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大型购物中心——白虎西店。大力拓宽长寿路,沿普陀区边建设一批商住建筑,大大改善城市景观。同年9月,新开的南北通道武宁南路正式通车,给曹家渡地区带来了新的活力。

侬晓得伐?普陀这个号称“沪西小上海”的地方

自21世纪以来

曹家渡,作为上海西部的商业和服务中心,曾经毗邻商店,商业繁荣,市场繁荣。如今,随着长寿路和曹杨路商业区的发展和辐射影响,曹家渡市区出现了许多商业建筑,包括上海第一个面向女性的大岳方慧广场。2017年,普陀区将关闭占地1.85公顷的曹家渡花鸟市场,面临新的转型。

侬晓得伐?普陀这个号称“沪西小上海”的地方

[/s2/]未来

未来计划在曹家渡地区建设一个以电子竞技和泛娱乐为主题的文化娱乐中心。该项目将电子竞赛中心、泛娱乐主题文化、泛娱乐体验中心、休闲旅游等多种形式整合为一个24小时动态街区,融入时尚元素。同时,将修建一座人行天桥,连接龙德路地铁站和曹家渡商业区。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侬晓得伐?普陀这个号称“沪西小上海”的地方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49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