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3字,读完约4分钟

刚过第十一个黄金周,我们迎来了第七个老年日。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有2.49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9%。随着中国老龄化的深入,上海率先成为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其中,空巢和独居老人的比例逐年上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遭受疾病折磨时会感到孤独甚至抑郁。在普陀区万里街富平社区,独居的人经常来看房子。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携手”公益团队的志愿者。他们不仅帮助老人生活,还走进老人的内心,成为他们精神上的慰藉。

比起子女家 普陀这里的独居老人更喜欢自己住

"徐阿姨,国庆节那天我女儿在浦东住了几天?"

“住了一个多星期后,幸福是幸福的,但最好还是住在这里。和你在一起我更快乐。”

徐阿姨口中的“你”就是和她配对的志愿者。78岁的徐阿姨是一位独居老人。对她来说,腰酸背痛很难出门,所以当敲门声响起时,她最开心。志愿者不仅陪她谈论她的日常生活,还经常在她的生活中“伸出援手”,比如帮助分发药品、支付水、电和煤的费用。“这真的不容易。不是一两天,也不是关心你。它们都是通过行动来表达的。”徐阿姨激动地说。她告诉记者,她的妻子两年前去世了,一个人生活会很孤独,但是因为志愿者的到来,她的生活到处都充满了温暖,甚至女儿的家几天后也会回来。

比起子女家 普陀这里的独居老人更喜欢自己住

除了在家照顾老人,志愿者们还改变了他们的把戏,让老人出去拥抱幸福。包馄饨和做手工,志愿者带老人做他们的手和大脑,并结交新朋友。许阿姨现在正在社区里走动,很多人都很熟悉她。虽然她不能准确地叫出她的名字,但她知道他们是志愿者。

比起子女家 普陀这里的独居老人更喜欢自己住

“携手”慈善团队的成立源于一个小老头——王志亮帮助独居老人的善举。为了让更多独居老人受惠,王志亮动员社会上有共同愿望的伙伴一起做公益事业。如果说动员更多的人参与慈善是基于热情和冲动,那么2018年“携手”慈善团队的成立就是爱的延续。如今,有20多名志愿者,其中大多数是60至70岁的退休党员。然而,实现梦想的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比起子女家 普陀这里的独居老人更喜欢自己住

在团队成立之初,一些老人的家庭成员询问了王志亮和志愿者。“老人的家庭成员发现老人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可能是老人忘了把它们放在哪里。但是,由于志愿者经常单独出入老年人,家庭成员难免会有一些疑虑,这种疑虑也影响了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王志亮告诉记者。为此,他专门咨询了法人,完善了服务模式,由单独上门服务转变为一起上门服务,得到了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理解和肯定。此外,王志亮和志愿者们制定了一系列的章程和服务规范,以便记录下每一项服务,并回应每一个求助请求。

比起子女家 普陀这里的独居老人更喜欢自己住

让王志亮最欣慰的是,团队中有越来越多的新面孔。金骥因重病提前退休,她认为当她病重时,许多人会帮助她。现在她恢复得很好,应该为社会做点什么,所以她成为了最年轻的“牵手”志愿者。“虽然我为他们服务,但实际上我从他们那里得到的更多。”金骥告诉记者,她与之配对的老人是一名残疾人,他的身体有一半瘫痪,不能正常说话,但他是一名单手操作电脑的高手,他的股票很好。每次看到志愿者,他都会打字并与他们交流。“跟后面沟通很有趣。我们会赞美他。你知道很多事情。你好吗?现在股票非常好。他会很兴奋,想用言语回应,所以他会发出声音。我们感觉到了,非常感动。”想到老人来到门口时总是保持沉默,他现在会露出高兴的表情,金骥意识到志愿者的价值。

比起子女家 普陀这里的独居老人更喜欢自己住

如今,“携手”慈善团队已经与12位独居社区的老人结成了伙伴,志愿者的数量也从十几个增加到了20个。该团队也离开了社区,进入其他社区提供帮助。“我最初的想法是在我老的时候等别人跟着我。现在,当我真的不老的时候,我必须有所作为,为社会和老年人服务。这是我的梦想。”王志亮珍惜他最初的梦想,并为它戴上一双翅膀,希望它能飞得更高更远。“在后续工作中,我希望有一个专业的服务机构能够指导和参与我们的团队建设。一路上,我觉得帮助老人也需要专业知识,这样我们才能做得更好。”

比起子女家 普陀这里的独居老人更喜欢自己住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比起子女家 普陀这里的独居老人更喜欢自己住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48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