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6字,读完约3分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长宁区天山街有许多古老的社区。由于历史悠久,配套设施远不如新建社区完善,非机动车棚的混乱就是其中之一。针对盗窃频发、安全隐患突出、乱七八糟、噪音扰民等各种现象,街道在38个没有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进行了车库智能化改造,彻底解决了这些让居民投诉的问题。

24小时"管家"上线 长宁老小区用上了"黑科技"

仙霞小区智能化改造后的小屋

智能升级对社区来说很方便

在古北路433号小区,翻新后的车棚是全新的。刷卡开启的ic门禁系统使车库无人值守。全天24小时开放的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车棚内的情况,没有死角。具有烟温控制功能的安防系统实时保障消防安全。应急照明设备保持一个明亮的停车环境。专业充电桩确保安全无忧充电。

24小时"管家"上线 长宁老小区用上了"黑科技"

刷卡后,车库的门被推开,宽敞明亮的停车场几乎一尘不染。自行车、轻便摩托车和电瓶车整齐地摆放在指定的位置。尽管车棚内外都没有警卫,但一切似乎都井井有条。

车库改造前后的对比

几个月前,有各种日常用品,如桌子、椅子、床、橱柜等。原来街上雇了一个特别的人来照看车棚,让他住在车棚里,但同时他又要承担社区的清洁工作。由于看护人在棚内生活和饮食,棚内的一些停车位不能正常使用,生活所需的液化气钢瓶、外接电线和水管也是社区的安全隐患。此外,车棚管理员逐渐将社区居民丢弃的家具和建筑垃圾搬回车棚,住在车棚里的人数从一个到两个,再从两个到一个,直到三代人和五个人住在这里。

24小时"管家"上线 长宁老小区用上了"黑科技"

车库改造前后的对比

今年7月,天山路街道正式启动智能车棚改造试点项目,位于古北路433号的“难”车棚首次面临改造。经过许多部门,如街道、居委会、派出所等。,来说服他们离开看守人,腾出车库的公共空房间。

居民自治费用合理

8月底,仙霞小区成立了小区车库自治管理小组,14名居民志愿者参与车库的日常维护,每个志愿者每周花半天时间巡视小区内的三个智能车库,查看是否有硬件损坏或明显的垃圾。同时,需要使用车库的居委会、物业和业主共同制定《智能车库停车须知》、《收费安全须知》和停车收费标准,每月停车收费价格由居民自行确定。每六个月,管理团队将与居委会一起向居民公布费用的使用情况,以使一切公开透明。

24小时"管家"上线 长宁老小区用上了"黑科技"

志愿者演示电动汽车投币充电

过去,为了增加收入,保管员的收费非常不规范。自行车一个月收费30元,助力车60元,电瓶车额外收费。价格经常变化。另外,电瓶车的充电空间经常提供给外卖送餐人员,他们自己充电。需要充电的居民往往等不及充电桩,停车棚也没用。

24小时"管家"上线 长宁老小区用上了"黑科技"

智能终端保证安全性

长宁区的企业也加入了智能车库的探索团队。在仙霞小区员工的手机桌面上,一款名为“魏云第一”的手机应用脱颖而出。该应用由上海魏云物联网有限公司开发,注册地在长宁。通过安装在车棚内的保安系统,该应用可以24小时远程感应烟雾、有毒有害气体以及进出车棚的人员,并随时向管理人员的手机终端发出报警,从而实现对车棚的24小时全天候监控和管理。

24小时"管家"上线 长宁老小区用上了"黑科技"

截至目前,天山路街38个政府管理的车库已全部完成智能化改造,停车位总数从1600个增加到1860多个,已释放260多个停车位。下一步,街道将进一步探索“综合管理+居民自治”的智能车库管理模式,引导居民和企业参与社区软硬件更新,共同打造美好家园。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24小时"管家"上线 长宁老小区用上了"黑科技"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44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