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6字,读完约2分钟

列名理由

在这两天里,青浦崇古镇的一条老街——桐柏堂变成了一片净红。这条不知名的老街刚刚被选入上海新一批历史文化街区。这里保存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泉山的古文化遗址,6000~7000年历史的各个时期的文化重叠遗存得到了完整的保存,被考古学家誉为“古上海的历史年表”和“东方金字塔”。保留了水乡古镇和街道的格局,沿老通泊塘两岸和东、西街分布着历史建筑;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塘桥遗址。在一定程度上,它体现了“上海诞生地”的美誉。

青浦老街入选历史文化风貌区 90%上海人没去过

南北向的城市河流被称为通伯堂。像长江以南的大多数水乡一样,这条老街建在城市的河边。桐柏堂原来有东街、西街、南街和北街,现在只有东街和西街两条老街。通博塘河清澈,河两岸的房子都是白色的墙和灰色的瓷砖,使得老街看起来整洁而安静。

青浦老街入选历史文化风貌区 90%上海人没去过

——桐柏堂老街

“一座桥”

如今,最主要的桥是宽阔平坦的福泉山桥,旁边是一座横跨通布塘的古代南塘桥。此桥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原县乡志均载有此桥“相传为明初建”,但桥上无实物证据,只有“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重修”字样。2004年,崇古镇被确立为一级卫生镇,相关政府部门清理了桥边违法建筑。桥上首次发现“明崇祯年间”字样。从一开始,据说它建于明朝。1994年8月,南塘桥被青浦县人民政府宣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青浦老街入选历史文化风貌区 90%上海人没去过

南塘桥是一座长26米、宽2.3米的单石拱桥。它曾经是连接西部青浦县和东部上海的重要桥梁之一。大桥改建时,崇古镇河东街下塘尚未成为街道,因此大桥东侧的桥坡延伸至河东街上塘桥巷入口。南塘桥重建后,崇古镇更加繁荣,商人和乡绅争相抢占桥边的位置,修建石墙盖屋开店,光绪初年东街形成了上塘和下塘两条街。

青浦老街入选历史文化风貌区 90%上海人没去过

“一座寺庙”[S2/]

在通博堂东街的北端有一个法会尼姑庵。据传说,元朝至郑元年(1350年),这座山是由僧人开的,原名安,由当地居民戴承福修建,以附近的戴墓命名。清朝宣彤元年(1909年),它被命名为法惠寺。据说法惠寺在崇古镇历史上的第一天和第十五天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庙会。

青浦老街入选历史文化风貌区 90%上海人没去过

“旧房子”[S2/]

西街53号有一栋破旧的房子。尽管如此支离破碎,它仍然让人眼前一亮。高高的砖雕门似乎在告诉人们崇古镇过去的辉煌。

老街风格

岁月和风雨侵蚀了那一年的景色。巷子里的老房子保留了历史的痕迹,位于被遗忘的十字路口。

交通:北青线、清丰徐专线、钟松线至福泉山路崇古街站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青浦老街入选历史文化风貌区 90%上海人没去过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22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