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9字,读完约4分钟

这里有白色墙壁的电动泵房,宽敞笔直的拖拉机道,以及绿色的防护林。现在,在浦南重要的农业城镇茅岗镇,一幅彩色春耕地图展示在人们面前。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茅岗镇和其他农业城镇帮助松江成为“上海粮仓”。

作为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一项重大举措,松江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重点扶持粮食主产区,建设高标准农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自2013年以来,中央、市、区政府每年投资10亿元,重点建设1万亩高标准良田,至今已有5万亩农田受益。区财政局农科相关负责人表示。

农业综合开发打造“松江粮仓”

高标准农田建设惠及农民

高标准农田的基本特征是“形成一个正方形的田地,连接道路,形成一个森林网,用干能源灌溉,用涝能源排水”。近年来,松江区通过对景观、土壤、土地和林道的综合治理,大大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和生产能力。

竹丁村是茅岗镇12个农业村之一。过去,当灌溉期到来时,农田水成了农民的“心病”。“一次下水需要两三天,每天需要两个人工作。”农民庄根华家里有138亩稻田,叫水田,但过去用水是个难题。因为土沟日夜被冲走,水位越来越低。“用水时,你需要自己的小泵将水抽到田里,这就增加了成本,而且水压不够,水流量仍然很小。”。现在,朱顶村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开发了高标准的农田项目,沟渠已经硬化,泵房有了新的单元。“现在,一个人可以从138英亩的田地里取水,田里的其他东西也可以得到照顾,这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水,也方便了。这条硬化的沟渠有一个出水口。当使用水时,门打开,水在沟渠硬化后不再溢出。每一滴水都用于农田,灌溉时间至少减少一半。”谈到这些变化,庄根华笑了。

农业综合开发打造“松江粮仓”

此外,机耕道路的硬化和拓宽也方便了农民。“过去,没有硬化的运输道路,收割的水稻被人工转移到主干道上。”庄根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说每天搬运食物需要8到10个工人,需要两三天。每人每天的人工成本是300元。目前,机耕道延伸至田头,水稻通过传送带直接运输至卡车,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防灾避灾能力。一旦发生灾害性天气,从天头,马车到粮库,“就可以机械化,真正实现‘米不落地’。”茅岗镇现代农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吴海军说。

农业综合开发打造“松江粮仓”

支持“领头雁”提高效率和收入

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也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任务。农业综合开发需要整合资金,集中力量扶持龙头企业,帮助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大户”示范,可以帮助“小户”克服发展困难,在技术、资金和销售方面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农业综合开发打造“松江粮仓”

松江区重点产业化项目农心集团物联网系统通过智能生产控制实现了“智能养猪”。“它可以智能监控饲养室内的温度、湿度等各种指标,方便卫生。它还可以远程监控运输车辆的移动,确保从源头到市场的食品安全。”集团项目经理方表示,物联网平台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当行业面临低谷时,这一智能化的科学系统可以更好地保证生猪质量,从而增强消费者市场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农业综合开发打造“松江粮仓”

据报道,农心集团预计2019年增加20万头猪,年净利润4000万元。

作为工业化的关键项目,社会效益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据了解,物联网平台的在线培训有利于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政策的推广和传播。此外,农心集团还通过物联网系统加强了与该地区家庭农场的利益联系。方介绍说,集团下属的饲料有限公司与工贸有限公司的15个家庭农场和2个养殖场建立了合作关系,实现了养猪专车和预警平台的共享,提高了家庭农场的生猪疫病防控能力。农民可以通过物联网的预警功能采取早期防护措施,阻止疫情的传播。“物联网服务平台投入使用后,可惠及1500名当地及周边农民。在进一步扩展后,它可以覆盖整个地区所有集农业和养殖业于一体的家庭农场。”

农业综合开发打造“松江粮仓”

与辣椒补贴不同,农业产业化项目集中资源支持重点项目。“集中力量把大事做好。”区财政局农科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集中支持需要更精确的交付和公平性。为了保证评选过程的公平和公正,每个被选中的项目都需要经过一个固定的过程,如材料申报、现场踏勘和专家“答辩”,以保证每个被支持的项目都能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龙头鹅”。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农业综合开发打造“松江粮仓”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14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