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21字,读完约4分钟

“我想带我80多岁的爷爷奶奶去看看已经完工的武泾河畔。”这是宝秀路社区党支部书记顾2020年的心愿。

20多年前,顾和吴泾镇母亲河保护行动的创始人在黄浦江上打捞垃圾。在过去的20年里,顾见证了象征志愿精神的钓鱼竿代代相传,见证了黄浦江的日新月异。现在,她希望能尽快看到已经完成了总体规划和建设的吴泾河畔,和她年迈的祖先一起散步、看一看。

想带爷爷奶奶去看看吴泾滨江

“我只是想做点什么”

去佑爱实验中学读初中的顾是第一个保护母亲河的志愿者。大约在2000年,当她还戴着红领巾的时候,她和她的同学来到吴泾公园参加保护母亲河的志愿行动,遇到了王献明,他拿着一根钓鱼竿去打捞河里的垃圾。

在浦江第一湾拐角的吴泾公园,由于河水形成了一个转角处,垃圾和杂物流回这里,塑料袋、泡沫饭盒、烂木头等碎片经常漂浮在水面上。我不知道什么时候,王献明,一个搬到吴泾的老人,每天拿着一根竹竿,在堤墙边捞起河里的垃圾。

想带爷爷奶奶去看看吴泾滨江

“那时,我觉得王献明又瘦又小,看上去不太好。然而,潮水一涨,老人就直接站在堤墙上,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捞垃圾,向前迈了一步,黄浦江就在下面。这一幕给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老人很孤独,没有人叫他这样做。那时,他告诉我们学生,‘黄浦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不追求名利,所以我只想做点什么。

想带爷爷奶奶去看看吴泾滨江

顾和她的同学被老人的精神所感动,于是他们经常去吴泾公园帮忙。王献明死后,她还和张耿达、张一起打捞垃圾,张负责打捞钓鱼竿。“他们和全家人打了起来,不仅夫妇俩来了,他们的儿子们也做了捕鱼工具。”。

“钓鱼精神”代代相传

2010年,顾大学毕业,在吴泾镇政府部门工作。那时,她发现保护母亲河不再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事情,志愿者团队参与了武进镇的居委会、机关、团委和学校。

“对每个人来说,齐心协力做一件事尤其有感染力。”顾回忆道。

将近10年过去了,现在“保护母亲河”的队伍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20多个团队参加了志愿者俱乐部,547名注册志愿者。在过去的20年里,19万名志愿者参加了打捞活动。

现在,顾有时作为志愿者去吴泾公园,但她认为带着孩子更有意义。“在夏天,我们将组织社区的孩子们去看看黄浦江,听听钓鱼竿的故事,感受志愿者的精神”。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她的孩子能够继承钓鱼的精神,就像她当年一样。

想带爷爷奶奶去看看吴泾滨江

每个人都在等着看

顾是新建村人,在武进长大。但谈到黄浦江,她没有特别好的童年记忆:“过去,我哥哥的家住在黄浦江边。当他看到黄浦江在他的家,水是泥泞的。”顾说,吴泾过去是一个老区,黄浦江边有工厂,自然没有风景。

近年来,随着环境治理和产业转型,吴泾滨河逐渐获得了美丽的河流风光。

现在,浦东、黄埔、杨浦、徐汇、虹口等区都建起了自己的滨江空房,浦江两岸都有直通的海岸线。上海总体规划(2017-2035)将徐汇滨江以南的武泾滨江区域列为战略空白区域,该区域尚未通过海岸线与该区域相连。

顾也去过徐汇河畔,那里有彩虹桥和众多的美术馆和博物馆。“说实话,这有点让人羡慕。”她说:“但我也知道,我们在武进乃至闵行的滨江,有着更重要的战略意义,甚至会上升到全国水平。将来会有更好的规划,这不仅会给我们的人民带来一个美丽的河岸,而且会大大促进区域发展。”顾说,不仅她有这样的想法,而且吴京的很多人都这么认为,大家都在等着看。

想带爷爷奶奶去看看吴泾滨江

“话虽如此,大家还是希望能尽快看到规划中的登陆点,看到已经完工的滨河。”顾告诉记者,爷爷奶奶都80多岁了。他们是真正见证了武进巨变的人。"我希望他们一生中能看到吴泾河畔最美的景色."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想带爷爷奶奶去看看吴泾滨江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81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