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6字,读完约4分钟

作为同济大学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2月6日,“同济黄岩农村振兴学院”揭牌成立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致力于构建集农村振兴理论研究、实践指导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学习教育平台。加快培养适应新时期农村发展要求的干部和建设人才,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村振兴战略贡献“同济智慧”。这也是中国第一所农村振兴学院,也是第一个培训课程的启动。

同济大学联手黄岩区共建首家"乡村振兴学院"

“同济黄岩农村振兴学院”由两个校区组成:南校区位于宁西镇五岩头村建筑学院,设有多媒体教室和学术报告厅;北校区位于玉头镇沙滩村的前柔川书院,有两个多媒体教室和一个学术报告厅。这两个校区将于今年9月正式开课,同时具备两个培训课程的接待能力。除了专题教学外,学院还设立了15个现场教学点,可根据“繁荣工业、生态宜居、文明乡风、有效治理、富裕生活”的不同主题要求进行选择。同时,体验教学可以通过户外体验和拓展训练来进行。

同济大学联手黄岩区共建首家"乡村振兴学院"

基于同济大学近6年来在黄岩进行的美丽乡村规划教学与研究实践,农村振兴学院将围绕“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有效治理、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同济大学教师和国内外专家学者为主要教师,邀请黄岩当地的一些“土壤专家”开发基于黄岩面向全省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课程。教材要按专题编写,着力打造农业、农村、农民人才发展体系和机制的有效载体,打造黄岩区农村振兴战略教育基地和台州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适应新时期农村发展要求的干部和人才,为农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同济大学联手黄岩区共建首家"乡村振兴学院"

记者从同济黄岩农村振兴学院培训课程框架清单中看到,同济大学已经为学院列出了10门培训课程。他们是彭魏震的农村地理环境,杨桂青的农村工业发展,张雷亚的农村适用技术,张尚武和卓健的农村空房布局,李京生的农村历史演变,张松的农村文化遗产和黄易的

同济大学联手黄岩区共建首家"乡村振兴学院"

记者了解到,同济大学于2013年成立了同济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所,积极探索农业、科教与多学科协作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从宏观战略、农村政策与经济、设施农业、城镇规划与建设、生态环境、能源利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防灾减灾等方面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切实提高服务区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学院自成立以来,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在中国乡村、乡镇和农村社区的规划标准与技术、地方聚落的保护与再生、重点历史建筑的可持续利用与综合整治、地方建筑保护、美丽乡村的教学、科研与实践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在泰州市委、市政府和黄岩区市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杨桂青教授带领师生团队组建的“美丽乡村”教学实践基地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成果之一。

同济大学联手黄岩区共建首家"乡村振兴学院"

长期以来,同济大学城乡规划学科在农村规划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不断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其中,自2012年同济大学在黄岩建立美丽乡村规划教学实践基地以来,同济大学黄岩美丽乡村教学实践团队在黄岩区西部村庄,如鱼头镇沙滩村、宁西镇五岩头村、北洋镇潮集村等进行了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德农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国际研讨会和浙江省历史文化村保护与利用现场会先后在黄岩举行,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教学实践基地先后出版了《黄岩实践——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探索》、《兀颜姓古村落——黄岩历史文化村的再生》等专著和一系列学术论文,并率先提出了“新乡土主义”的乡村规划理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7年,浙江省美丽乡村11个示范村之一的鱼头乡沙滩村被列入浙江省重点社会科学项目。

同济大学联手黄岩区共建首家"乡村振兴学院"

在“新自然主义”乡村规划理论的指导下,同济大学-黄岩美丽乡村教学实践团队积极探索《黄岩区长潭湖区乡村建筑风格设计技术导则》,编写了《黄岩区长潭湖区乡村建筑风格控制管理措施研究》,提炼了当时生产力落后条件下先民向自然学习、自然与自然相结合的朴素智慧,研究了适合现代乡村生活的材料/“。这一成果得到了2016年浙江省历史文化村保护与利用现场会议的采纳和推广。

同济大学联手黄岩区共建首家"乡村振兴学院"

在揭牌仪式上,黄岩区授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黄岩美丽乡村教学实践团队负责人杨桂青教授“荣誉市民”称号,以表彰他近年来对黄岩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重要贡献。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同济大学联手黄岩区共建首家"乡村振兴学院"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67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