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0字,读完约4分钟

近年来,上海对历史风貌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老房子因历史积淀或艺术价值而成为不可移动的文物。当不可移动性和城市发展的主要项目相互冲突时,保护和发展哪个更重要?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这个矛盾?今天,让我们走进一座有百年历史的房子。在上海有着147年历史的现代工业地标——杨树浦路上,它会通过翻译给我们一个答案。

当杨浦百岁老宅遇上重大工程 保护与开发孰轻孰重

在杨树浦路的江浦路口,一座有着116年历史的老建筑被水泥墙包围着。由建设和管理部门、文化保护专家和施工方组成的小团队不时在现场进行测绘,展示加固和铺轨的细节,为旧楼“走出去”做最后准备。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整个文化保护大楼有2400吨重,应该从文化保护大楼目前的位置推到高层建筑的前面。翻译距离约60米,第一次翻译将于今年年底完成。

但是翻译一个有点脆弱的巨大文物并不容易。在图中,被工作人员触摸的墙砖表面的灰实际上是脆的,当被触摸时会脱落。他们的下一项工作是将灰烬固定在砖块上。

这座旧建筑建于1902年。它最初是一个纺纱厂,被日本商人收购并重新命名。工厂附近建了28栋联排别墅供员工居住,唯一一栋将被翻译的是唯一剩下的一栋。

杨浦区文物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栋建筑在设计上很有智慧,比如它的透气层防潮透气,这就提升了房子的档次。100多年前,把所有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是不容易的。

它被称为“阳台联排别墅”。从外观上看,清澈的水、红砖和尖拱,加上屋顶上的老虎窗户,排成一行进入室内,沿着雕刻的自动扶梯建造的从地板到天花板的窗户、墙上的壁炉和铁栏杆隐约可见。一百年后,这座欧式别墅静静地矗立在杨树浦路的拐角处,见证着“中国现代工业第一路”的开始和变迁。它的保留不仅是研究近代上海建筑技术的一个有价值的范例,也是近代中国“居住与职业的平衡,生产与城市的融合”的一个重要见证。

当杨浦百岁老宅遇上重大工程 保护与开发孰轻孰重

2017年,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后,老房子被纳入杨浦区文物保护点。然而,几乎与此同时,周围的四个市政工程相继开工,而老房子恰好位于江浦路越江隧道的入口处。去还是留?老房子的命运影响着人们的心灵。

上海建筑学会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成员沈晓明通过地图告诉记者。地图上的蓝色是地铁18号线及其车站的建设,红色是江浦路过江隧道的建设,绿色是丹东排水工程的建设,第四是杨树浦路的综合改造工程。这四大工程汇聚一处,对江浦路104号文物保护的影响可想而知。

当杨浦百岁老宅遇上重大工程 保护与开发孰轻孰重

要配合重大工程建设,尽可能保护旧建筑。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和专家的多轮论证,包括原拆除和修复在内的7个方案均被否决,最终采用了翻译方案。重大项目完成后,又重新设置。

然而,要找到翻译的地方并不容易。西边是正在建设中的地铁18号线;北面,老房子与高层建筑江浦大厦相邻;往南,必须穿过正在进行全面整修的杨树浦路。唯一的可能是去东部,但这样一来,东部社区的一栋20年的旧商品房必须被拆除,以便为老房子腾出空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今年年初,该系列立即开始。

当杨浦百岁老宅遇上重大工程 保护与开发孰轻孰重

据土地借款项目负责人介绍,商品房的大部分居民都不愿离开,街道居委会、区旧改指挥部和征收办公室联合走访并做了工作,最终说服了44位业主。最后,在签约期内,只花了六天就完成了签约工作。

现在,7层的商业用房已经被夷为平地,空出的空厅将在未来三年内成为老房子的临时新居。根据计划,市政建设完成后,老房子将于2021年恢复原址。

与此同时,有着147年历史的杨树浦路将会重生。相关部门将对沿线100多处历史建筑实施分类保护。未来,这条工业街将被改造成一个融合历史和时尚的新城市空厅。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当杨浦百岁老宅遇上重大工程 保护与开发孰轻孰重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67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