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45字,读完约8分钟

2010年1月10日,杨浦被科技部确定为中国首批20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之一,杨浦的转型发展正式纳入国家战略。

昔日的老工业区杨浦,从辉煌到苍凉,再从迷茫到崛起,开辟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杨浦区以被正式授予“全国创新型试点城市”为标志,在新世纪的国际象棋比赛中迈出了精彩的一步,走出了困扰多年的难题,走出了充满希望的未来。

忆·杨浦十个瞬间:从“工业绣带”到国家创新型试点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进入了新一轮的城市结构调整。杨浦一度繁荣的制造业从辉煌走向低谷,高能耗驱动的增长模式不可持续。整个地区的工业企业从1200家急剧下降到200家,工业工人从60万人下降到6万人。直到21世纪初,杨浦仍未从根本上摆脱困境。2000年,杨浦区的财政收入为16亿元,在全市排名第二。2002年底,杨浦区有17万无稳定收入的失业人员,占全区劳动人口的1/4;有57,000名社会救助对象,在中心城市上海排名第一。

忆·杨浦十个瞬间:从“工业绣带”到国家创新型试点

描述:停产后的上海第五毛纺织厂(照片:汪哲)

“众所周知,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当这个问题摆在杨浦面前时,每一个杨浦人都不禁想到这个关于杨浦未来的问题: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杨浦发展的新动力是什么,杨浦的转型在哪里?”

建设洋浦知识创新区

为了摆脱困境,杨浦曾试图重振国有企业、吸引投资、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高强度住宅建设,但成效并不明显。最后,杨浦把注意力转向其独特的优势——高质量和丰富的大学资源。从这一突破点出发,2003年4月15日,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建设洋浦知识创新区的重要决策,开启了从“传统工业洋浦”到“创业创新洋浦”的伟大转型。

忆·杨浦十个瞬间:从“工业绣带”到国家创新型试点

2004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了《杨浦知识创新区发展规划纲要》。7月3日,中共杨浦区委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上海市杨浦区委员会关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战略行动计划》,成为知识创新区建设的两个纲领性文件。

忆·杨浦十个瞬间:从“工业绣带”到国家创新型试点

描述:2004年7月3日,中国共产党杨浦区委员会召开了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此后,按照大学校园、科技园、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中共杨浦区委、区政府锐意进取,勇于尝试,突破条块分割的体制机制瓶颈。园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园区为创新、创业和就业提供载体,公共社区为园区提供公共服务。

忆·杨浦十个瞬间:从“工业绣带”到国家创新型试点

描述:杨浦“十二五”规划中的“五大功能区”

经过七年多的转型发展,杨浦知识创新区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结构和城市发展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科教资源和创新要素不断积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达到新水平。俯瞰杨浦,新江湾城国际化、智能化、生态化的社区开始展现其真实面貌;五角场重生,成为成熟城市的副中心,人气十足,商业发达;赤峰路曾经设计了一条街道,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以同济为中心的知识经济圈,年产值100亿元;大连路总部R&D集群区,以及西门子、大陆集团等多个跨国集团总部相继落户;上海国际时装中心建在河边,这里已经安静了很多年,像渔人码头这样的项目已经启动。杨浦的变化很明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忆·杨浦十个瞬间:从“工业绣带”到国家创新型试点

描述:2005年在建的五角场

描述:大连路总部R&D集聚区(来源:区科委)

描述:上海国际时装中心(照片:朱德清)

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2010年1月10日,杨浦被科技部确定为中国首批20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杨浦的转型发展被纳入国家战略。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高度评价了上海杨浦区实施“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战略,把老工业城市改造成为创新驱动的新城市。

忆·杨浦十个瞬间:从“工业绣带”到国家创新型试点

描述:2010年1月10日,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杨浦被科技部确定为中国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之后,中共杨浦区委成立了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和推进办公室,并邀请了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区委全会专门制定了《关于全面建设洋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决定》,区人大通过了《洋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发展规划纲要》,正式拉开了洋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帷幕。

忆·杨浦十个瞬间:从“工业绣带”到国家创新型试点

从“知识创新区”到“国家创新试点城市”,我们首先在国家层面上尝试,没有经验和先例可循,也没有“石头”可摸。但是,本着“四敢”(敢于负责、敢于面对困难、敢于突破困难、敢于冒险)的精神,全区将逐步克服困难,寻求解放思想的新途径,跳出传统的规章制度,迎来新的发展局面。2011年底,“四敢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为:敢创新、敢争第一、敢打硬仗、敢负责。

忆·杨浦十个瞬间:从“工业绣带”到国家创新型试点

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设一直得到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已纳入上海与科技部“部门与城市合作”框架协议,并建立了部门、市、区协调推进机制,从整体上推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例如,2010年12月,市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忆·杨浦十个瞬间:从“工业绣带”到国家创新型试点

描述:市政府召开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推进会议(来源:区科委)

[/s2/]“三个区域的联系”[S2/]

描述:上海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鸟瞰图(来源:区委宣传部)

杨浦继续深化“三区联动”的核心理念,推动区、校、研、企联动发展。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电力大学(现为上海电力大学)、上海体育大学国家科学园、上海海洋大学国家科学园等7个具有自身特色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相继建成,并与多家中央企业和美国旧金山湾区委员会合作建设科技园,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孵化和产业化。

忆·杨浦十个瞬间:从“工业绣带”到国家创新型试点

描述:海湾地区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成立典礼(来源:区科委)

杨浦也在不断地将创新元素聚集在一起,以优化创新和创业的环境。愿意使用最好的土地、最好的政策和最积极的财政投入来优化适合创新、创业和创造性发展的区域环境。中国(上海)企业家公共培训基地、国家技术转移东方中心等平台相继落户洋浦。杨浦聚集了诺亚财富等一批金融服务机构,形成了多元化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洋浦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3310科技园已成为洋浦创新创业人才的高地。

忆·杨浦十个瞬间:从“工业绣带”到国家创新型试点

描述:中国(上海)企业家公共培训基地(来源:区委宣传部)

杨浦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服务经济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提出“两个优先、两个促进”的产业发展政策,即优先发展以现代设计技术和金融为主导的知识型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城市产业转型,促进商务旅游、文化体育服务业发展。

忆·杨浦十个瞬间:从“工业绣带”到国家创新型试点

杨浦以五大功能区为重点加快载体建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和城市商业中心地位突出。杨浦滨江开发区南段开发有序启动。以设计产业为主导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在同济知识经济圈中具有明显的特征,大连路总部R&D集聚区出现,新江湾城市区从高起点规划发展。

忆·杨浦十个瞬间:从“工业绣带”到国家创新型试点

描述:新江湾城市公园和新江湾城市滑板公园

2010年,杨浦区财政收入飙升至50亿元,2011年达到64.5亿元,同比增长30.1%,位居中心城市第二。今年,杨浦第三产业增加值飙升至77.1%,科技企业数量居上海首位。

2012年4月23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一篇题为《从工业锈带到国家创新试点——杨浦转型敢为先》的长篇报道,全面介绍了杨浦区近年来以知识创新和转型发展为目标的巨大成就。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历史时期,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大好形势下,杨浦的成功转型也为自身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2015年,杨浦成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201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首批国家大众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被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如今,杨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新创业氛围浓厚,老工业区充满活力。时代赋予了杨浦一个全新的历史使命。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忆·杨浦十个瞬间:从“工业绣带”到国家创新型试点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63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