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264字,读完约11分钟

盘根错节的电线,裂开的光秃秃的砖墙,近在咫尺的窗台,张桥棚户区的一切就像昨天烈日下一样。然而,张桥人无法掩饰自己喜悦和激动的心情。

8月3日,虹口张桥地块成功达到房屋征收项目咨询签约率的有效比例。这意味着市中心最大的棚户区即将告别上海。张桥的2516户家庭有一个长久以来的愿望:告别旧居。

半个世纪过去了,张桥的历史已经悄悄地翻到最后一页。

20世纪30年代:受害者从水里上来

20世纪30年代,沙井港和东沙洪港之间仍有一片农田和荒地。在1937年的“八·一三”事变中,日军对上海进行了狂轰滥炸,把泉嘉安路和天宝路一带夷为平地。流离失所的人搬到张桥,建起棚屋来生活和谋生。张桥的棚户区开始形成。

告别市中心最大棚户区张桥 听听它的"独家记忆"

其他地方的受害者也一个接一个地来了。由于多年的洪涝和虫灾,江北地区许多农民的田地已经变成了荒地。为了避免战争和自然灾害,这些灾民一个接一个地逃离,沿着水路来到上海。张桥居民宋孝义的父母就是这样逃到沙井港的。在宋的记忆中,父母每天靠运输化肥为生。周围的船只也像他们的父母一样是受害者。白天,这些受害者卖菜、搬运、踩人力车、在岸上捡垃圾……靠卖苦力或做小生意谋生。晚上,船停在河边,受害者住在上面。当时,上海的水资源管理松懈,逃到上海的人越来越多,市场逐渐繁荣起来。后来,一些民船干脆在河边扎营,棚户区的范围一次次扩大。

告别市中心最大棚户区张桥 听听它的"独家记忆"

大多数外国人和村民住在一起。当一个家庭有了稳固的立足点,他们的亲戚和朋友就会来避难。1949年前后,大量外国“移民”涌入张桥。新张桥人生活在一个“草在屋顶,篱笆在墙上”的小屋里,过着用煤油灯照明,用河水洗衣做饭的生活。

告别市中心最大棚户区张桥 听听它的"独家记忆"

20世纪40-50年代:草棚里的迁徙生活

与从小生活在船上的宋晓时不同,70岁的黄是第三代移民。黄的爷爷从江苏盐城来到张桥,在茅屋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厕所旁的厨房和上下陡峭的楼梯是张桥人的日常生活。

黄的父亲黄立山每天靠拉黄包车谋生,而他的母亲则靠抽丝绸、削土豆和其他临时工来挣补贴。黄出生后,父母又给他添了五个弟妹,全家十口人,艰难度日。许多孩子和贫困几乎都是这个地区的生物。虽然每个家庭都有“多和尚少粥”,但他们生活得很幸福,邻居们也很愿意互相帮助。饭后,孩子们可以去房子里吃饭。无论谁煮肉,都必须给邻居送一些。通常,人们出门时不上锁,并请邻居帮忙照看他们。

告别市中心最大棚户区张桥 听听它的"独家记忆"

由于缺乏下水道等基础设施,污水流经整个张桥地区,环境十分凌乱。然而,在孩子们眼里,乐趣无处不在。小时候,黄经常去她家附近的一个鸡蛋壳山玩。什么是“蛋壳山”?原来张桥附近有一家新华蛋品厂,主要生产糕点、冰棍等食品。蛋壳是这家工厂的主要生产废料。由于经常不清理,堆积的蛋壳形成了小山,虽然有臭味,却成了孩子们玩耍的聚集场所。解放后,旧工厂重生了。新华蛋品厂已成为上海第一家益民食品厂,新华蛋品厂生产的光明牌冷饮畅销全国,这几乎是一代人的记忆。

告别市中心最大棚户区张桥 听听它的"独家记忆"

20世纪60-70年代:经历艰难岁月

1958年后,张桥地貌逐渐发生变化。周围的小河被填平,东沙井港成了东沙井港路。整个地区都通电了,还建了一个公共供水站。人们重建小砖平房,道路变得宽敞,小屋逐渐消失。

这个家庭有已经长大的孩子。黄家在一个30平米的房间里建了一个薄阁楼。晚上,三个女儿跟着母亲爬进“楼上”睡觉,而三个男人睡在楼下。自然灾害之后,饥饿成了集体记忆。黄回忆说:“吃一碗酱油和猪油炒饭是一件乐事。”当生活难以维持时,张桥等人想出了一个依靠“申奥会”进行紧急救援的办法。

告别市中心最大棚户区张桥 听听它的"独家记忆"

招标是一种信用互助的形式。当一个家庭迫切需要钱的时候,他们可以依靠钱的帮助。一般来说,交易会的负责人会邀请一些参与者,每个参与者支付一定数量的会议费用,这些费用由一个人轮流使用,直到每个参与者都中标。例如,如果黄的家庭急需资金,四个熟悉的家庭将被邀请参加开标。在第一次竞标中,四个家庭每人给了黄的家人100元,黄的家人成功地筹集了400元。然后,四大家族依次设定“碰头”的顺序。在第二次招标会上,每个家庭仍向现任“会议领导”支付100元,直到有五个家庭赢得了400元,这一轮招标会才结束。

告别市中心最大棚户区张桥 听听它的"独家记忆"

1971年,黄家的大姐黄协梅(音译)来到江苏插队,用会议钱买的被子和棉袄安顿下来。黄家的大哥去了黑龙江,成了大兴安岭的第一代伐木者。大哥黄留在张桥照顾弟妹。宋晓石在福建的一个部队里成了一名大师。

与黄家隔着一条胡同的家和五个兄弟也出去了。大哥朱冬生和住在张桥的青梅竹马的陈晓口去了安徽省歙县连江农场,朱劳尔去了黑龙江,朱老吴去部队修理房子。

这场政治运动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当时,使许多张桥家庭度过了最富裕的岁月。然而,当青少年们在广阔的世界里献出了他们的青春后回到自己的家乡时,张桥的老房子已经不能容纳需要成家的年轻人了。

80-90年代:住房困难创造了迷宫般的小巷

1979年,当朱冬生回到上海时,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结婚,住在哪里?

朱的房子只有十几平米,七个人已经挤得水泄不通了。现在,还有一个“新娘”。朱冬生的母亲无奈地对老板朱冬生说:“家里帮不上忙,你是老板,你要以身作则。”

在张桥,陡峭的楼梯几乎是翻房子的标准。

在理解了母亲的意思后,朱冬生让一个熟人在他自己的单位上海葡萄糖厂附近找了一个小房子,并开始和他的新婚妻子陈晓口一起租房子。这对年轻夫妇买了最便宜的食物,靠喝米粥生活。几年后,朱冬生终于买了一套新房子,房子还在张桥,因为房价便宜。

告别市中心最大棚户区张桥 听听它的"独家记忆"

然而,朱冬生在他生活的第一年就“印象深刻”。黄梅日刚过,朱冬生发现碗柜里的被子和衣服都破了。当他再看时,衣柜的背板和隔板都发霉了。原来,张桥的房子不是用现成的砖盖的,而是用电石渣做的墙砖盖的。因为墙砖里有煤渣,所以它非常吸水。朱冬生家角落里的衣柜刚刚湿了。

告别市中心最大棚户区张桥 听听它的"独家记忆"

狭小的空空间催生了张桥每个家庭的“蜗牛壳道场”技艺。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由于人口的增长,张桥人开始动脑筋翻房子,扩大住房面积。起初,人们水平地从巷子里借地,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占据了空的房间。不规则的房屋几乎在空的天空中相遇,这使得内车道越来越暗。离窗台越来越近,家庭隐私无处可藏。为了防止外人在这里迷路,居委会在各个路口都做了出口标志。

告别市中心最大棚户区张桥 听听它的"独家记忆"

1995年,经过几轮翻修,这座小平房变成了一座五层楼的大厦。几乎垂直的楼梯连接着黄家的每一层楼。一至四楼有两个独立的房间,一个公共厨房和浴室,顶层有阳台。黄,他的五个兄弟姐妹的家庭,以及他们的后裔的小家庭,17个人一起住在这里。

告别市中心最大棚户区张桥 听听它的"独家记忆"

姐姐黄雪梅和她的丈夫住在三楼右边的一个12平米的房间里,中间有一张大床。床对面的大柜子和天花板空缝隙里堆满了杂物和包装盒。离床几步远的地方有一张四边形的桌子。下雨天,全家人洗的衣服挂在天花板中央的吊灯上,床单也穿过房间。

告别市中心最大棚户区张桥 听听它的"独家记忆"

吃饭时,黄协梅先在房间里做饭,然后在门外的公共厨房和浴室里做饭,这是多余的,因为“炉子上没有放砧板的地方。”人们站在电磁炉前做饭,电磁炉后面是卫生间,卫生间后面上方挂着淋浴。因为洗涤和燃烧经常互相接触,所以在公共房间里安装了一个淋浴帘,以防止水溅到附近的壁炉上。

告别市中心最大棚户区张桥 听听它的"独家记忆"

煤和卫生设施是一体的,只有一个人能在空.周围走动

拥挤带来不便,法律和秩序也令人不安。没有房产和迷宫般的地形,张桥成了小偷眼中的“福地”。从2006年到2007年,黄一家三次被小偷光顾。最糟糕的是,小偷打开了一楼防盗窗的三个栏杆,钻进了房子,从新婚燕尔的弟弟那里偷走了新买的白玉雕刻、手提箱和其他物品。直到黄家换了铁门,养了一条狗,“三只手”才被淘汰。

告别市中心最大棚户区张桥 听听它的"独家记忆"

本世纪初:买房子的梦想深深埋藏在我心中

20世纪90年代以来,张桥路上空出现了高楼大厦的轮廓。当遇到极端天气时,水管和电线变得不稳定。被高层建筑“禁止”的张桥人也有跳出夹缝的想法。

厕所在冰箱旁边。

2000年,45岁的刘丽华有了买房的想法。刘莉·沃森在张桥,在张桥结婚,并和丈夫一起长大。当时,她的家人刚刚翻过一栋三层楼。然而,为了让女儿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刘丽华决心买一套房子,离开棚户区。

刘丽华有很多房地产广告。

每个周末,刘丽华都会去虹口和杨浦看房子。总的来说,长阳路珠江樟园的三居室最适合她。这套公寓的价格是每平方米4000元,首付是17万元。虽然房子不便宜,但刘莉花都非常喜欢,不管是位置还是房间类型,这让她很兴奋。然而,刘丽华从未想到她的丈夫会不假思索地不同意。刘丽华说:“那时,他觉得一个三口之家住在这里就足够了。没有必要买房子和贷款。”尽管她丈夫的态度很强硬,但刘丽华看房子的热情并没有减弱。她坚信,只要她找到一个“又好又便宜”的房子,她就能说服她的丈夫。

告别市中心最大棚户区张桥 听听它的"独家记忆"

一年多来,刘丽华一直在寻找建筑和房屋,但她从未找到一个更理想的房子。直到2002年底,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本月,刘丽华发现许多房地产都在悄悄涨价。刘丽华,一个常客。她感到紧张,抽了空烟,去了珠江边的张祥花园。然而,当刘丽华听到这个价格时,她的心凉了。一平方米已经从4000元涨到6400元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不情愿的刘丽华去了几个可供选择的建筑,当她看到价格暴涨的建筑时,她的心情变得越来越沉重...2003年,刘丽华在两年多之后停止看房,再也没有去过售楼处。

告别市中心最大棚户区张桥 听听它的"独家记忆"

一直以来,住在新房子里是刘丽华深埋在心底的梦想。然而,直到她丈夫去世,这个梦还是一个梦。到目前为止,在刘丽华家的玻璃橱柜旁边,还有一些十多年前的房地产宣传页。

2017年的梦想[/S2/]

去年底,张桥棚户区开展了400、401街坊房屋征收工程和曲阳路(四平路-临平路)房屋征收工程。截至记者发稿时,400、401小区旧房征收第二轮协商签约率达到92.29%,曲阳路(四平路-临平路)房屋征收项目签约率达到90.19%,全部被成功征收。

告别市中心最大棚户区张桥 听听它的"独家记忆"

老街的居民终于迎来了梦想的时刻。

-宋晓石和黄选择以全部货币签署合同。目前,他们仍在与家人讨论买房事宜,希望尽可能让每个人过上满意的生活。

——朱冬生也选择了“拿钱”。考虑到孙女在虹口上学,这对老夫妇腿脚不好,所以朱冬生打算去附近有电梯的建筑参观。市中心的房价很高,但老两口想得很周到:“面积可以小一些,但很难住私房,他们必须买新房子。”

——第一批全额签约的刘丽华已经下定决心购买商品房。刘丽华说:“等天气稍微凉一点的时候,我会马上去看看房子。”

今年夏天,上海打破了145年来的高温记录。在沙井港的岸边,蝉在歌唱,太阳在燃烧。从前在水上的船民早已消失。现在,岸上的张桥居民也正准备收拾行李搬走。随着砖瓦的消失,这片土地上的贫困和不情愿逐渐成为历史的尘埃。

告别市中心最大棚户区张桥 听听它的"独家记忆"

新的生活开始了...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告别市中心最大棚户区张桥 听听它的"独家记忆"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61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