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353字,读完约13分钟

1919年3月15日,琉球中国学生会发来一张学生在法国学习的集体照

登记

上海,一个有红色基因的城市。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光荣的历史已经载入史册。然而,在反映中国大地的红星冉冉升起的前夕,早晨的第一个黎明也令人难忘。

从1919年到1920年,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夕,虚弱而病态的中国在法国掀起了勤工俭学的热潮。“师夷长技以制夷”和“睁眼看世界”已经成为觉醒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共识。一群满怀救国理想的有志青年从上海横渡大洋,来到法国追求新知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毛泽东亲自来过上海,并在黄浦江畔上了四次法学院。

虹口北外滩: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海上启航地

今年是法国勤工俭学一百周年。为了重温这段难忘的历史,虹口区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打开满是灰尘的卷宗,研究每个细节。历史的脉搏告诉我们,今天虹口的北外滩、惠山码头和杨树浦码头是法国勤工俭学的海上航行场所。

虹口北外滩: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海上启航地

伟大的上海聚集了追求真理的火花

从1919年到1920年,中国在法国掀起了勤工俭学的热潮。来自20多个批次的1600多名有志青年和知识分子前往法国追求新知识。说起这项运动,主要是从李士曾、吴志辉、吴等法老王联盟成员开始的。出生于晚清的李石曾于1901年随清政府驻法公使孙宝琦赴法国求学。1911年,李石曾回国参加国联的革命工作,1912年2月,他与吴志辉、吴共同发起成立留法学社,其宗旨是“改良社会,以教育为主,欲将世界文明输入中国,须先以泰西为纲图”,这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民主”、“科学”的口号相吻合。1915年,李石曾、蔡元培发起成立勤工俭学协会,倡导“勤工俭学,以增进工人的知识”。1916年,中国法学教育协会在巴黎成立,并在中国各地设立分会,为在法国学习设立各种预备学校。到1919年,北京、保定、上海和成都共有20多所预备学校。

虹口北外滩: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海上启航地

当时,除了中国法学教育协会,全国各地的一些独立组织也致力于推动勤工俭学运动。由毛泽东、蔡和森发起,1918年4月14日在长沙成立的新民学会是这场运动的重要推动者之一。新民学会以“创新学术、提高道德、改善民风”为宗旨,推动并加速了法国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建立,组织了一大批湖南青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据不完全统计,从1919年到1920年,新民学会的74名会员中,有19人去法国工作和学习,300多名湖南青年去了法国。

虹口北外滩: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海上启航地

上海之所以成为赴法勤工俭学青年的海上出发点,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开埠后,上海赢得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吸引了许多渴望新知识、新生活的年轻人,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在这里学习和生活,成为西方先进知识和思想在中国登陆和传播的第一站。同时,靠近河流和海洋的地理位置也为众多的码头和发达的航运创造了有利条件。

虹口北外滩: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海上启航地

起初,中国学生从北京坐火车经陆路去法国工作和学习,途经奉天(今沈阳)、长春、哈尔滨、伊尔库茨克、莫斯科、华沙等地。,最后到达巴黎。十月革命后,俄罗斯领土被严重封锁,前往法国的陆路旅行中断。相反,法国的勤工俭学是从海上开始的。上海与大海相连,发展了航运,成为法国青年学生的首选。有一段时间,从全国各地来法国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在出发前都聚集在上海。

虹口北外滩: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海上启航地

大上海是寻求真理的火花的集合。怀着追求真理、振兴中华的梦想,一批又一批有抱负的年轻人从黄浦江渡过海洋,走上了探索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前,蔡和森、赵世炎、王若飞、陈延年、向警予等一批赴法勤工俭学的共产党员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毅、聂、李富春、李、李、徐特立、蔡畅、等。,都是当时从海上去法国的勤工俭学学生。正是这种在法国的轰轰烈烈的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领导人,为中国共产党保留了一大批骨干力量,为近代中国创造了一大批科学文化事业的支柱。

虹口北外滩: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海上启航地

北外滩向法国吹响了第一声海上汽笛

北外滩,位于虹口区南部的滨江地带,西至外白渡桥,东至秦皇岛路。海岸线大约有2.5公里长。自19世纪中期以来,北外滩地区凭借航运优势成为中西文明交汇的重要门户。惠山码头位于北外滩交通大厦附近,杨树浦码头位于秦皇岛路南侧。

虹口北外滩: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海上启航地

现代上海文化的核心是中西文化的融合。虹口北外滩汇集了杨树浦码头、惠山码头、华顺码头、恭平路码头、莱文路码头、杨紫茳码头等码头,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大码头,尤其是惠山码头,见证了一大批中外文化名人。正如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所所长王健在《惠山码头:中西文化交流的大码头》一文中所指出的,“除了首批赴法国工作学习的89名学生外,还有来自湖南的林伟、欧阳琴等43名青年。据分析,1919年3月17日,他们乘日本的英马鲁渡船离开了惠山码头。鲁迅和郭沫若从这里登上了船。

虹口北外滩: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海上启航地

惠山码头建于1872年,最初由英国商人卖边洋行所有。1903年,卖边对外贸易有限公司在长江航运竞争中亏损,将其码头和仓库出售给日本邮政航运有限公司。1913年,日本邮政航运有限公司改建码头4年,惠山码头成为当时一流的钢筋混凝土码头,主要停靠上海、长崎班轮和公司经营的其他国际航班。大量史料证明,惠山码头是中国青年学生第一个乘船到法国工作和学习的地方。

虹口北外滩: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海上启航地

1.1919年3月17日,第一批乘船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在惠山码头启航。1919年3月15日,Zilinxi报道说,前往法国的学生将于3月17日上午9: 30乘坐inabamaru游轮前往英国,然后转往巴黎。根据1919年3月17日第14版《紫林溪报》的航班信息,“印度丸”将于3月17日(星期一)上午11点离开上海。上午10: 00,驳船将离开海关码头,将乘客和行李运送到因云丸。海关码头位于三马路(今汉口路)附近,当时也叫海关码头。这是上海最早的客运站之一。它位于外滩,属于黄浦区。

虹口北外滩: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海上启航地

1919年3月18日,第12版《紫林溪报》显示,英玛鲁于3月17日出发,目的地是伦敦。另一方面,根据前一天《紫林溪日报》的船舶到达信息,该班“印丸”由日本邮政航运有限公司派出,于3月15日抵达上海,停泊在“bvii”。而“bvii”是“浮标vii”的缩写,即“7号浮标”。蒲军总局1928年制作的上海港地图显示,7号浮标位于黄浦江上惠山码头附近。据资料显示,当时惠山码头的海岸线为850英尺(约259米),前方水深为23英尺(约7米),足以停靠大吨位的国际邮轮。它主要经营从上海到长崎的班轮和世界航班,并兼有客运和货运功能。当时,日本游轮都停靠在自己公司的码头。《紫林溪报》上关于“殷寻丸”的其他信息也支持这一观点。根据1919年1月29日第12版《紫林溪报》的船舶到达信息,“印第安丸号”于1月29日抵达上海,停靠在“西码头”,即“路旁码头”的英文缩写。

虹口北外滩: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海上启航地

2.1919年3月31日,第二批供学生乘船去法国的“河毛丸”从惠山码头启航。一九一九年三月二十九日,《申报》记载...第二批学生计划于3月31日出国……”1919年3月17日,《林子Xi报》记载,日本邮政航运有限公司的“kamomaru”号将于3月31日上午8时离开上海。3月30日下午5: 00,驳船将离开海关码头,将乘客和行李运送到“和幺丸”号。1919年3月31日,《紫林溪报》刊登了“河毛丸”的到货信息。1919年4月1日,《紫林溪报》第12版刊登的船舶离港信息表显示,“河毛丸”已于3月31日离开上海。虽然以上信息并未说明“禾茂丸”于3月31日停靠在哪个码头,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1911年4月19日和4月21日的《宗方小塔罗日记》、1917年5月22日的《紫林溪日报》、1923年5月14日和1928年2月7日的《申报》均表明,1911年有许多材料可以证明,1919年3月31日,第二批赴法国勤工俭学的学生服用了“禾茂丸”

虹口北外滩: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海上启航地

3.1920年5月9日,赴法国勤工俭学的学生从杨树浦码头启航。赵世炎在《赴法国留学人员航海新闻》中写道:“第12届中国法学教育协会赴法国留学人员已于5月9日由法国阿尔芒·贝希奇从上海启航。”1920年5月5日,根据第16版《Zilinxi报》的航班信息,法国邮轮公司的阿曼德·贝希将于5月8日起航。公司的驳船“黄埔号”将于当日上午10: 00从公司码头出发,将乘客和行李运送至“阿曼德博斯号”。1920年5月10日,第20版《紫林溪报》的抵离信息显示,阿曼德·博斯号于5月8日抵达香港,5月9日起航,目的地为马赛。可以看出,阿尔芒·博斯号的实际到达日期是5月8日,出发日期推迟了一天到5月9日。小三、赵世炎等人于5月9日从公司码头乘驳船登上了阿曼德博斯号。与此同时,根据1920年5月10日第20版《紫林溪报》的消息,阿曼德·博斯号停泊在第10座浮桥bx。根据蒲军总局1928年制作的上海港地图,10号浮标位于杨树浦码头前的黄浦江上。1914年,大阪商船协会购买了杨树浦码头,该码头主要用于飞往欧洲、美洲、日本和南阳的航班。赵世炎的《学生赴法航海新闻》中关于“上海杨树浦送人”的报道,也为阿曼德博斯从杨树浦码头起航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虹口北外滩: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海上启航地

除上述三批外,日本“余一丸”号于1919年4月14日从惠山码头启航,法国“宝乐加号”号于1919年10月31日从杨树浦码头启航,赴法国勤工俭学。

从1919年到1920年的两年间,有20多艘游轮停靠在惠山码头、杨树浦码头和黄埔码头,乘渡船来到长江吴淞口的外滩,吹口哨、抛锚,驶向法国。现有的许多历史资料可以证明,位于北外滩的惠山码头是法国勤工俭学的处女航。

毛泽东四次来上海为去法国的学生送行

如上所述,新民学会在促进法国勤工俭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新民学会的发起者和领导者,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这场运动,曾四次来上海为赴法留学生送行。

第一次告别是在1919年3月15日和17日。1919年3月15日,《申报》记载,同一天下午3点,全球华人学生会在静安寺路51号(现南京西路)为在法国的海外学生举行了一次告别聚会。据《毛泽东纪事报》报道,1919年3月15日,毛泽东“出席了中国学生会在沪举办的留法留学生欢送会”根据相关数据,全球华人学生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组织,成立于1905年。它主要负责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招待外国学生出国和介绍外国学生求职”。《毛泽东纪事报》还记载毛泽东“十七日派湖南青年赴法”由于这是第一批乘船去法国的留学生,工读协会、全球华人学生会和新民学会都非常重视,不仅举办了盛大的欢送会,还组织了专门的欢送会。1919年3月17日,《紫林溪报》记载,前往法国的学生乘驳船登上了“印第安药丸”。因此,3月17日,毛泽东带着学生乘驳船来到停在惠山码头前的“印第安丸”向学生们告别。

虹口北外滩: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海上启航地

第二次告别是在1919年3月29日和31日。1919年3月29日,《宣言》记载...第二批学生计划于3月31日通过河毛丸出国。今天下午3点,中国学生会和法国驻上海总领事在法国工业部礼堂联合举行欢送会。《毛泽东纪事报》记载:“29日,我参加了另一批赴法留学生的欢送会。”同时,据记载:“31日永别了。”当时,《林西报》显示,赴法留学生于3月30日晚乘驳船登上“何毛丸”,于是毛泽东于3月31日乘驳船到惠山码头为他们送行。

虹口北外滩: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海上启航地

第三次告别是在1919年12月中旬。1919年12月25日,赴法国勤工俭学的学生从上海乘法国渡船“安格尔蓬”到法国留学。其中有蔡和森、向警予、蔡畅、葛等新民学会的重要成员。据《毛泽东年谱》:“十二月中旬,蔡和森、向警予、蔡畅、蔡牧(葛)等。他去法国工作和学习,从武汉去了上海。由于蔡和森的出发时间推迟,他们不能停留太久,即离开上海去北京。”因此,可以看出,毛泽东没有去码头为我送行进行第三次告别。

虹口北外滩: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海上启航地

第四次告别是在1920年5月8日和5月9日。1920年5月9日,去法国进行勤工俭学的学生们去法国研究阿尔芒·博西。1920年5月5日,毛泽东再次来到上海,为即将赴法的新民学会会员小三送行。赵世炎同船去了法国。据《纪事报》报道:“5月8日,新民学会会员彭宇、李思安在上海半松园举行欢送会,向即将赴法的陈、等6位会员告别。至于离别之日,《毛泽东纪事报》只说了“永别了黄浦江”。萧子恺回忆道:“我们是怎么一路来到法国的?“那一天,”那些乘渡船来送我的人仍然到黄浦海滩做了一次小小的往返旅行。两艘船彼此相对,两边的人挥舞着毛巾和帽子。可见当时乘驳船从公司码头到停泊在杨树浦码头前的阿曼德,向小三、陈送别。

虹口北外滩: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海上启航地

毛泽东曾四次到上海法学院为他送行。北外滩见证了伟人沿着黄浦江撒播火种。这些优秀的青年学生学习新的法律知识,锤炼自己的思想,逐渐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乃至未来新中国的缔造者。

虹口北外滩: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海上启航地

结论[/s2/]

从100年前的“睁眼看世界”到今天的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红色基因的大上海始终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从100年前第一声吹响了去法国勤工俭学的海路哨声,到今天金融和航运双重承载区的创建,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北外滩正朝着更高的目标和更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

虹口北外滩: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海上启航地

虹口区是“上海文化的发祥地、先进文化的发源地、文化名人的聚集地”。今天,我们梳理历史,还原细节,纪念100年前法国蓬勃发展的勤工俭学运动。除了确认北外滩是法国勤工俭学的首航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继承和发扬海派文化的开放、创新和包容的特点,将北外滩打造成上海新的名片和新的“城市客厅”。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虹口北外滩: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海上启航地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56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