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5字,读完约3分钟

描述:城管队员在现场工作

今年,虹口区凉城新村街孟湖苑小区的居民发现,居委会办公室门口贴有城管队员信息板,城管队员会定期来这里履行职责,接受居民的咨询和投诉。该办公室名为“城管社区工作室”,是由凉城城管中队实施的一个城管项目,城管队员纪成为这里的第一个“社区城管人”。

一笔一本二十条 虹口“社区城管人”的故事

季觉得成为一名“社区城市管理者”既新鲜又有挑战性。与过去在中队里处理各种案件不同,来社区工作室值班的人会经常与居民面对面,他们接触的人和案件会更加复杂多样。纪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城管中队也给予了他很多的支持和帮助。“20篇文章换一笔钱”是纪的“装备”的缩写,供社区城市管理者随身携带。“一支笔”意味着你必须随身携带一支钢笔。“一本书”指的是蓝色封面的笔记本,被称为“小蓝图”。其中的每一页将被分为“红色栏”和“绿色栏”。每次去工作室工作,社区城管遇到的问题都记录在“红栏”中,解决问题的进度记录在“绿栏”中,便于查看。“二十篇文章”是城管中队根据社区工作室的特点专门定制的设备。这是一本小书,记录了社区工作中常用的城市管理执法政策。记录在案的政策大约有20条,因此被每个社区城管人员称为“二十条”。《二十条》的内容将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微调,以满足不同的执法需要。这种便捷的方式也方便了城管队员在工作中向居民解释,也更容易让居民信服。“20篇文章一笔钱”的规定,是城管中队在试行社区工作室和社区城管工作制度过程中的创新探索。它将成为未来每个社区城市管理者的“标准设备”之一。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看似简单的“二十条一笔钱”的确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笔一本二十条 虹口“社区城管人”的故事

每个社区城管人员除了携带“20篇一笔”之外,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利用“智慧城管”的信息手段,记录执法的全过程,使工作流程更加规范,留下执法记录,从而将城管社区工作室的工作以这种方式纳入“智慧城管”系统。

今年4月,冀接到一名值班居民的投诉,称有人在一名居民的屋顶上非法搭建鸽棚,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纪立即去现场拍照和收集证据,并将发现的问题记录在他笔记本的“红栏”里。随后,他通过物业和居委会联系了养鸽人,解释了他根据《物业管理条例》擅自搭建鸽棚的行为,并澄清了他违反的相关规定。之后,他联系了城管中队,并在限期内给失主发了整改通知,给鸽子饲养员时间处理鸽子,帮助它们减少损失。最后,执法小组拆除了鸽子笼,垃圾和场地清理工作完成,场地环境得到恢复。此事成功解决后,纪对整个解决过程进行了重新审视,并将每一个环节都记录在笔记本的“绿栏”中,为以后处理类似案件积累了经验。

一笔一本二十条 虹口“社区城管人”的故事

“总共20篇文章”有助于社区管理者更方便地工作。此外,社区城管在处理居民投诉时,坚持执行“1515”工作规定,即在一个工作日内联系投诉人,在五个工作日内对事件处理的进展做出答复,在十五个工作日内解决事件。通过这种工作方式,居民可以感受到社区工作室带来的更高效的城管工作效率,进一步拉近城管中队与居民之间的距离,使城管问题更早被发现和解决。凉城城管中队从软硬件两个方面武装起了“社区城管人”的全新角色,使“城管社区工作室”成为一个更加扎根于城市管理工作的载体和城市管理工作的创新探索与实践项目。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一笔一本二十条 虹口“社区城管人”的故事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55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