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29字,读完约8分钟

当大医院的病人聚集在一起,而社区卫生中心被排除在外时,如何解决通常的“看病难”问题?在实践中,分级诊断和治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

对许多病人来说,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人,他们经常在大医院里排几个小时几分钟的队去看医生。然而,如果你选择家庭医生来注册这项服务,你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家庭医生是一丝不苟和耐心的,也可以转介病人到区和市医院。这就是分级诊疗模式的优势——以家庭医生的合同服务为纽带,让居民获得安全、便捷、有效的医疗服务。

普陀区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 推行“1+1+1”分级诊疗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完善合理的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与居民的契约服务关系”的医疗改革要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强调:“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分级诊疗模式的医疗服务体系”和“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近年来,普陀区全面启动家庭医生制度建设,逐步推行组合合同制,推行“1+1+1”分级诊疗制度,旨在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返社区”的理想医疗模式。

普陀区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 推行“1+1+1”分级诊疗制度

“1+1+1”组合签约逐渐打开了引荐渠道

所谓分级诊断和治疗是指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和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各级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逐步实现从全科到专科的医疗过程。

普陀区卫生计生委在推行家庭医生合同制的基础上,为患者实施了“1+1+1”组合合同,即社区医院、二级医院和上级医院。

该模式具有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快速分割治疗、自上而下联动的特点。签订合同后,患者可以到基层医疗机构完成全科医生(家庭医生)的首诊。如果需要转诊,全科医生会将患者转到签约的二级或三级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患者病情进入稳定期后,可返回基层医疗机构继续接受康复治疗。

普陀区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 推行“1+1+1”分级诊疗制度

普陀区卫生计生委大力开辟与市、区医院的转诊渠道,使签约患者更容易实现双向转诊。目前,我们正在与华山医院、瑞金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第六人民医院、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医院等六家单位洽谈合作。我们希望市级医疗机构能开辟一些高质量的专家资源,让签约方挂上“专家号”。同时,处于稳定期的患者也可以转到社区医院进行治疗,逐步实现治疗计划和医疗证明等资源的共享。

普陀区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 推行“1+1+1”分级诊疗制度

在区级方面,普陀区中心医院、区人民医院、区立群医院等区级综合医院开展了分级诊疗工作。依托东西方医学协会,普陀区卫生规划委员会还设立了三个中心,即心电中心、影像中心和检测中心。区医疗和医疗管理科科长沈骏说:“这三个中心与社区卫生中心相连,许多检测项目可以在社区内完成。检验报告将上传到相应的中心,实现资源共享,便于远程诊断。”另外,通过市、区、社区一体化管理平台的对接,实现信息化管理。

普陀区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 推行“1+1+1”分级诊疗制度

在社区基层,分级诊断和治疗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街道镇,目前已有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覆盖范围。

除了形成分级有序的医疗服务体系外,分级诊疗体系引入的“超期处方”和“长期处方”措施,使居民享受到了政策“红利”。

过去,病人需要去一家大医院才能获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清单之外的药物。“延伸处方”建立了药物联动机制。对于转诊病人,如果他们确实需要长期用药,家庭医生可以根据上级医院的指令开同样的药,社区卫生中心实行“零差价”,药品可以送到中心或病人家中。

普陀区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 推行“1+1+1”分级诊疗制度

“长期处方”有益于一些慢性病患者。对于确诊明确、病情稳定、需要长期用药的签约患者,原处方一次只能开2-4周,但现在家庭医生可以一次开1-2个月的剂量,避免了跑去医院的麻烦。

自去年5月起,普陀区卫生计生委在常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行分级诊疗。目前,已经签署了1721个案例。随着分级诊断和治疗的进步,这一数字将继续上升。

在社区网站上尝试先看医生更方便、更实惠

长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首批尝试实施“1+1+1”组合合同的基层医疗机构之一。中心有25名家庭医生,1180人签署了合并合同。下一阶段将逐步形成“中心+7个社区服务站”的辐射结构。

在试点分级诊疗过程中,家庭医生从原来的签约对象开始进行联合签约,通过在患者中传播口碑和口碑,逐步扩大签约率。如今,签了合同的病人最觉得看病省钱,离看病更近,看病方便,而且负责慢性病。

作为西医协会的成员,该中心与区级医疗机构形成了便捷的转诊机制,区级医院为合同患者留出10-20%的门诊资源。家庭医生胡说:“我的一个病人经常去中心医院看肿瘤科和胃肠科。过去,她总是要单独注册,有时她不能挂电话。现在我提前为她预约了,病人可以优先预约表格。访问两个部门可以节省等待时间。”

普陀区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 推行“1+1+1”分级诊疗制度

今年1月,该中心在芝香社区卫生服务站试行分级诊断和治疗,为家庭医生提供助理,协助其预约、分诊、随访和公共服务。

现场家庭医生小组组长刘安平告诉记者,目前,延长处方和长处方的措施尤其受到患者的欢迎,目前已有10多名患者享受了优惠待遇,其中大部分是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患者。

70多岁的陈阿姨是刘安平的签约对象。她患有高血压和高血糖。由于腿脚不方便,她经常需要孩子在二级医院补药。自今年签约以来,刘安平已经连续两次为陈阿姨开了延期处方。陈阿姨只需要去现场吃药,费用至少降低了25%。陈阿姨说:“地点就在社区对面,吃药方便,药费还是很便宜的。我再也不用去大医院排队了。”

普陀区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 推行“1+1+1”分级诊疗制度

79岁的兰阿姨也是这一扩展处方的受益者。因为心脏病,她几乎每两周就要去中心医院准备药物。今年签约后,家庭医生特意为她选择了扩大处方,药品直接送到了她家。

常征社区健康中心将向每位签约患者发放一张nfc卡。扫描后,将签约信息和医疗信息上传到社区综合管理平台,供家庭医生参考。该中心建立了一个健康云平台应用,方便患者及其家属查看签约信息,建立健康档案和家庭账户。

家庭医生进入社区以提高患者的信任度

为了促进分级诊断和治疗系统,家庭医生是主线,他们把各种各样的工作串联在一起,这样病人就可以在他们的指尖得到服务。

社区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瑞芳说:“家庭医生的工作模式正在逐步改变。他们走出中心,进入社区和家庭。过去是专科治疗,现在已经成为开展健康管理、门诊、复诊、慢性病管理,甚至参与医疗护理相结合的工作的一部分。目前,对于家庭医生来说,如何改变许多患者“小病大医”的观念,消除“基层首诊”的排斥现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普陀区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 推行“1+1+1”分级诊疗制度

普陀区家庭医生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家庭医生参加了规范化培训。东西方医学协会还将派主治医生和主任医生到社区医院进行培训,以提高家庭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微电影《在你身边》展现了80后优秀医生的缩影,他们的关心和耐心增加了病人的信任。

普陀区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 推行“1+1+1”分级诊疗制度

郑武是长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按摩医生。他能说出1500多位老人的名字。老人看过一次病,郑武可以第二次马上叫出他们的名字,这让很多老人觉得自己特别受重视,对医生的信任也增加了。

社区卫生中心的胡喜欢问更多的问题。去年,正值盛年的宋阿波因为尿路感染向他要了一张处方。因为小胡又一次提醒,老人才发现自己得了甲状腺机能亢进。经对症治疗后,老年人尿路感染明显缓解。从那以后,宋阿坡每次配药都要找小胡,还“推荐”他给邻居。

普陀区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 推行“1+1+1”分级诊疗制度

甄如社区健康中心的华志佳也是一个关心病人的人。有一次,镇儒西村的谢阿姨请他配药。华医生看她脸色苍白,建议她检查血常规,最后发现谢阿姨疑似血液淋巴瘤。在华医生的提醒下,谢阿姨及时得到了救治。

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周婷连续11年定期为瘫痪病人更换导尿管,给他们重塑生活的勇气。他的努力感动了病人的父亲。“家庭医生太重要了。没有你,我们就不会有内心的平静。工作和稳定的家庭生活。”

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张勇经过五年的专业医学学习,毅然选择了普通专科。他在中心的门诊部、团队部和病房部工作,并以饱满的热情作为家庭医生工作。

截至今年4月,普陀区共有303名全科医生开展了家庭医生制度服务,签约服务实现了村居全覆盖。全年共咨询签约居民773,100人,预约61,700人,8040名签约居民转到上级医院。在这样一批80后医生的带领下,该区的家庭医生团队将继续坚持“关爱健康,关爱生命”的理念,做好居民的守门人。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普陀区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 推行“1+1+1”分级诊疗制度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52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