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23字,读完约6分钟

自2013年以来,长宁区始终以“建设上海安全水平和法制环境最好的城市”为目标,坚持“四个治理”,提高“四化”水平。先后两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和上海平安示范城市称号,荣获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区和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区。在最近召开的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上,长宁区再次荣获中国安全建设先进区的荣誉。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区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高正,请他谈谈平安长宁建设中的“那些事情”。

【长宁砥砺奋进的五年】平安长宁升级版的"那些事儿"

1

问:在完善安全建设体系方面,我们如何努力建设一个领域更广、群众更满意、效益更强的安全长宁?

答: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系统治理,制定并发布了《平安长宁建设升级版工作意见》,进一步加强了平安长宁建设的顶层设计。在长宁,你可以看到“雷霆”执法。严格落实领导综合治理责任制,着力解决群众“三好”问题,坚持滚动查办挂牌整治治安重点地区和薄弱社区,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涉黑犯罪和“两抢一盗”等犯罪活动。在长宁,你可以体验到“专业”的监督。以大数据为导向,率先构建全市安全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电子巡查日志和公共安全诚信档案,完善隐患发现、动态监管和失信曝光等机制。

【长宁砥砺奋进的五年】平安长宁升级版的"那些事儿"

同时,完善112人密集场所应急预案,建立商圈一体化联动联合物流机制,严格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管理,加强配送、物流业和网络餐饮的动态监管。在长宁,你可以感受到服务的“温度”。以“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联络点”试点项目为契机,我们组建了由13名专家和700多名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团队,由国务院补贴终身受益者牵头,推出了国内首个情绪管理支持系统。社区矫正中心、少年犯阳光关爱基地等载体建设继续推进。特殊群体就业安置率为99.36%,吸毒人员增长率连续三年下降。来上海的人可以享受到主动认证和优惠政策相结合的机制。七个外国居民聚集区设立了海外人员服务站,无论你来自哪里,都可以在长宁得到最贴心的服务。

【长宁砥砺奋进的五年】平安长宁升级版的"那些事儿"

2

问:法治在和平建设中起着主导和保障作用。作为中国少年司法制度和未审工作的发源地,长宁如何保持其先发优势,如何用法治来解决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答:我们始终坚持法治,率先探索适合《刑事诉讼法》吸收的成人参与制度,率先在全国实施青少年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率先在全市发布“反校园欺凌”三年规划。区检察院荣获“守望正义——群众最满意的基层检察院”称号。在应对新的社会矛盾的基础上,率先实现了医患纠纷人民调解与全市医疗责任保险机制的无缝衔接,建立了涉诉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室,有效缓解了医患矛盾。

【长宁砥砺奋进的五年】平安长宁升级版的"那些事儿"

此外,为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成立了东虹桥法律园区和区域调解中心,进一步完善了10个涉诉涉访专业平台的实质性运作,构建了1+2+3+x区域调解体系。建立驻院律师调解工作室和涉诉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室,建立与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等二审法院诉讼调解对接机制,推进派出所调解工作室建设,完善项目化“三音联动”机制。在应对新经济常态的基础上,建立金融风险控制平台,完善多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动协调机制,组织长宁金融企业“信用体检”,进一步完善金融企业日常监管、风险监控和法律处置机制。立足区域新发展,坚持早期介入、司法引导、法律解决,加强行政拆迁案件的司法审查,率先完成城市二级以下旧建筑改造;率先在全市发布上航空检察白皮书,在区消费者保护委员会设立全市首家消费者纠纷巡回法院,并在虹桥亲空经济园区设立巡回法院,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率先探索建立全市公共律师制度,完善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长宁砥砺奋进的五年】平安长宁升级版的"那些事儿"

3

问:禁毒母亲工作室、外国平安志愿者服务队、天山星城“亭文化”……长宁有太多“著名”的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品牌。你能谈谈长宁是如何“大惊小怪”多元共享和社会共治的吗?

答:我们始终坚持全面管理,努力建设一个人人负责、人人尽责的命运共同体。依托“凝聚力工程”和“三建合一”,搭建共管平台,将区域单位纳入区街综合管理委员会成员,成立区级综合管理协会和街道镇分支机构,覆盖503家企业,在155栋商业建筑设立综合管理工作室。培育各类组织,促进社会协调,重点支持社会组织安全建设,建立全市首家精神卫生社会工作站,涌现出禁毒母亲、宋海调解室等明星组织。全区已登记的特殊服务志愿者1480人,覆盖对象8000余人。广泛组织动员,动员公众协调,组建5万名“平安背心”志愿者,推广“时间银行储蓄系统”等典型模式,推进集团联防与集团线上线下治理深度融合;分类指导推进居住区治理,天山星城“亭文化”、虹桥新城“三手联弹”等安全自主品牌崛起;表彰“忠诚卫士”和“人民英雄”,我们率先在全市设立了两个基金,表彰了120名同情勇者和319名执法受伤者,进一步凝聚了社会的正能量。

【长宁砥砺奋进的五年】平安长宁升级版的"那些事儿"

4

问:据说长宁居民很开心,因为除了机制健全的区级综合管理工作中心外,他们不离开社区,还有功能完善的街道镇综合管理中心和居民区公共安全服务站。过去五年,长宁在整合基层力量和资源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我们始终坚持源头治理,把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战略和根本任务,注重整合基层力量和资源,努力巩固区、街、镇“三级平台”。牵头街道镇综合管理中心建设,率先实现中心城市街道镇综合管理中心建设全覆盖。每个街道和城镇都配备了500平方米的空间和12至15名社会工作者。“一厅四室”功能区按大系统设置,推进名称和标识的“六个统一”,建立健全“五个协会”机制和九项制度,成为全市规范街道镇综合管理中心建设的典范。

【长宁砥砺奋进的五年】平安长宁升级版的"那些事儿"

推进居住区“站房共建”,规范居住区综合管理工作站、社区警务室、小型消防站的外部标志、内部设置、工作规范和人员配置,建立电子日志。公安部推广了社区警务改革试点经验,中央综治办肯定了社区“安全指数”的评价和发布机制。建立区级综合管理中心,落实近1000平方米办公面积,实现网格、信访、司法共享办公资源,率先探索建立全市区级综合管理社会工作站,完善“重大调查、重大情报、重大防范、重大调解、重大突发事件”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安全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推进“识别工程”网络化应用。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长宁砥砺奋进的五年】平安长宁升级版的"那些事儿"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45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