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8字,读完约4分钟

据《长宁区新闻》报道,近日,“第二届中国现代艺术史大会暨觉兰学会文学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上海美术学院相关学术团队策划,是“中国现代艺术资源研究展”系列活动的第二阶段。展览通过觉兰学会的活动历史、形式语言和资源效应三个主要方面,贯穿了真实的艺术史实物证据线索,展示了40多件相关的艺术作品和30多件珍贵的历史文献。

长宁“决澜社”:跨界实践与现代艺术潜流

觉兰社是中国现代艺术史研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艺术案例。作为20世纪初出现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油画群体,他们的创作“贴近巴黎画坛的氛围,研究各种风格,提炼世界各地著名艺术家的真正精髓,赋予他们自己的地方特色,发挥他们自己的才华”,他们的目标是希望“20世纪的中国画坛也应该呈现出一种新的氛围。”展览聚焦“觉兰学会”鲜为人知的“一面”(如觉兰学会会员与朋友之间的“朋友圈”、觉兰学会艺术家在现代绘画与现代设计之间的“跨界”实践、觉兰学会艺术家的历史转型和中国现代主义艺术的潜流等。)。

长宁“决澜社”:跨界实践与现代艺术潜流

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动荡时代。中国画坛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也经历了中西文化交融、新旧交替的痛苦。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觉兰社”应运而生。他们为“中国艺术界的精神颓废,中国文化日益衰落”而感到痛苦,于是他们聚在一起,“不要逃避苦难,不要自找厄运,不要指望成功或失败,勇敢向前。”这是艺术革命的战士们应该有的正常状态,而“丁岚学会”的同事们正在这种正常状态中挣扎!”

长宁“决澜社”:跨界实践与现代艺术潜流

说起“觉兰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0年,当时刚从法国留学回来的谢逊在1930年开始组织一个比较激进的“太盟”绘画社,但它成立后不久就被查封了,但它却成了“觉兰社”的原因。

1931年夏天,倪一德从武昌来到上海艺术学院西画系任教,并再次访问了绘画学会。他们的观点彼此一致,所以他们起草了一份简报并召集了成员。

1931年9月23日,上海成立了桂兰社,这是由齐训贵和倪义德发起并组织的一个油画艺术团体,其宗旨是“探索和发展中国油画艺术,用油画表现新时代的精神”。同一天,第一次会议在梅苑饭店举行,陈、周铎、曾志良、倪义德、等五人出席。该决议正式命名为“觉兰协会”,旨在通过打破银行和打破潮流来消除艺术界的沉默、衰落和疾病。

长宁“决澜社”:跨界实践与现代艺术潜流

从1932年正式成立到1935年,共举办了四次“觉兰会”展览。其十名基本成员(谢逊、倪义德、王继元、周铎、周振泰、段平佑、张喜安、杨太阳、杨秋人、邱迪)参加了“觉兰社”的活动,他们的同盟者也参加了展览

荀勋的女儿曾在《彭新闻艺术评论》上口头发表文章,回忆说:“当时上海蓝社的活动,是我父亲决定的,不容易。每年的展览费用主要是他自己筹集的,家里的积蓄总是有补贴的,所以生活有点紧张。”

1935年,第四届展览举办后,“觉兰学会”自行解散。客观原因是“九·一八”和“一·二八”两起硝烟弥漫的事件后,“觉兰社”诞生了。正是在日本侵华的压力越来越大,国民党当局对左翼的文化围剿越来越大的时候,画家们才缺乏一个稳定、安全的文化环境来进行艺术探索、研究和创作。其次,由于缺乏像谢所描述的那样有相当大的经济力量来支持这一事业,所以很难靠借债来维持这一事业。主观原因是“觉兰社”是一个以青年为主体的画派,年轻而有活力,但力量有限。“觉兰社”最后把它描述为“四个展览,就像把一个又一个小石头扔进池塘。”虽然有轻微的落水声,水面上也起了一些小水花,但石头很快就沉入了池塘的淤泥中,水面恢复了原状。”

长宁“决澜社”:跨界实践与现代艺术潜流

对于这样一个艺术群体,一方面,本次展览通过梳理一些珍贵而稀缺的历史文献,还原了其丰富的历史真相;同时,基于桂兰社会的文化现状,我们对“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及中国现代艺术演变的相关文化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

上海美术学院教授、此次展览的总策划人李超认为,“作为中国艺术和国际对话的一个独特的国际艺术资源,仍然有许多‘看不见的’碎片和模糊的部分。”通过文学展览使“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的”。逐步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从“无形”的艺术资源向“有形”的艺术资本转化。”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长宁“决澜社”:跨界实践与现代艺术潜流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42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