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1字,读完约3分钟

长宁曾经有许多著名的工厂。今天,我们将向您展示被称为“中国第一氯碱厂”的上海天元化工厂。

1929年,一位实业家来到苏州河边的百里南路(今长宁路)以北,占地24亩。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企业家,中国氯碱工业的先驱吴。

描述:组织你自己的氯碱工厂

吴对的实业救国始于1921年味精厂创建后的味精厂。当时,味精的主要原料盐酸都是进口的,日本商人凭借垄断盐酸市场的优势倾销日本“口味香精”,抑制了味精在楚天的发展。为了摆脱被他人控制的局面,吴和他的合伙人张筹集了20万韩元,以每年6000韩元的价格租下土地,并开始组建自己的氯碱厂。

“中国氯碱第一厂”原来就在长宁苏州河沿岸

描述:吴

1930年11月10日,中国第一家用盐电解法生产烧碱的氯碱厂诞生并投入生产。其产品有烧碱、盐酸和漂白粉。它是上海天元化工厂的前身——上海天元电化厂。

1954年,上海天元电化厂更名为上海天元化工厂。1968年,更名为上海燎原化工厂。1982年,上海天元化工厂的名称被恢复。直到上世纪末,工厂才迁到金山区漕泾新厂。

描述:上海天元化工厂

天元化工厂厂区呈“凹”形,从天山支路延伸至天中路。上海汽车修理五厂和上海钢铁十厂的热轧车间夹在凹部,员工的住处天元村也夹在中间。工厂搬迁后,整个基地是一起规划建设的,现在是两栋高档建筑,仁恒滨江花园和天山滨江花园,还延伸了水城路。

“中国氯碱第一厂”原来就在长宁苏州河沿岸

描述:人恒滨江花园住宅楼建于天元化工厂

上海天元化工厂三次电解技术飞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上海天元电化厂使用的设备仍是1929年购买的艾伦·摩尔电解槽,产量小、效率低、耗电量大,已在国际上得到更新和淘汰。1957年3月7日,上海天元化工厂成功制造了中国第一台大容量立式吸附隔膜电解槽。与艾伦·摩尔槽相比,单槽产量提高10倍,吨烧碱电耗降低1200度,使电解技术进入20世纪50年代,实现了飞跃。

“中国氯碱第一厂”原来就在长宁苏州河沿岸

1958年,国务院授予该技术一项重大科技成果奖。1973年,上海天元化工厂在国内阳极涂层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地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金属阳极电解槽。与立式隔膜电解槽相比,单槽产量翻了一番,电耗降低了13%,使电解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进入70年代,实现了又一次飞跃。1981年,该厂成为中国第一家用金属阳极电解槽生产烧碱的企业。当年烧碱产量达到9.7万吨,比1973年增长近30%。

“中国氯碱第一厂”原来就在长宁苏州河沿岸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一些发达国家逐渐采用了更先进的离子膜电解技术,该技术无“三废”污染,产品质量高,能耗低,占地面积小。上海天元化工厂作为氯碱工业的排头兵,从1978年开始就在这一领域进行研究和试验。1983年底,于建成建成了一座1000吨/年的离子膜法烧碱装置。在此基础上,1984年从日本引进1万吨/年离子膜法烧碱装置,并于1986年7月成功开工。到目前为止,电解技术已经实现了第三次飞跃,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了国际水平,烧碱的综合能耗和成本指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中国氯碱第一厂”原来就在长宁苏州河沿岸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9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