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82字,读完约7分钟

据长宁区介绍,随着国外COVID-19肺炎疫情日益猖獗,我国输入性疫情防控形势极为严峻。对于上海来说,如何实现稳定控制已经成为检验基层治理能力的关键。

外国人住在上海长宁区,那里有许多涉外社区。从我国疫情爆发之初,长宁区就依法全面探索涉外社区的疫情防控机制。如今,面对严重的输入性疫情,长宁区延续以往的工作经验,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三驾马车的牵引作用,进一步整合和发挥基层治理组织、志愿者队伍和公共法律服务机构的共同努力,加强社区依法治理和疫情防控的普及。最近,《法制日报》的一名记者访问了《长宁计划》,该计划旨在预防和控制涉外社区的流行病。

长宁涉外防控无死角 多语宣传入人心

“三驾马车”领导规约的制定

走进荣华小区,记者看到这里的入口登记处有中、英、日、韩文的“荣庆卡”。在小卡片上,告知返回上海的居民积极配合登记和自我健康管理,并注明发热门诊地址、长宁区疾控中心急救电话号码、“12345”市民热线、上海外事办公室网址、当地居委会联系电话和物业。

长宁涉外防控无死角 多语宣传入人心

在古北国际花园物业管理办公室的接待处,记者看到了四个排列整齐的登记簿,分别是外国人的户口本、家政工人的信息登记、返回上海的健康管理和健康状况信息登记。通过详细的登记,管理员就像他的手背一样知道社区中每个家庭的名称、地址、证书、联系信息、居住类型、返回日期和家庭成员。记者注意到,标有粉色荧光笔的家庭需要在家观察14天,值班人员会及时关注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

长宁涉外防控无死角 多语宣传入人心

“预防和控制境外输入性传染病对社区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居委会与辖区内各社区的物业和行业委员会建立了紧密的联合防控联动机制,并推出了社区建设带头人征集和举报外国人。当人们返回上海隔离信息时,居委会立即派工作人员解释政策的执行情况和细节。”荣华小区党支部第一书记洪升告诉记者。记者看到,洪升的手机有一个专门的涉外防疫工作组。居民委员会干部和各住宅区的物业及行业委员会负责人都在工作组中,相关情况将很快反映到工作组中。

长宁涉外防控无死角 多语宣传入人心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居委会、行业委员会和物业“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长宁区涉外社区防疫控制的标准。针对涉外社区居民对政策理解不同的特殊情况,居委会组织各社区利用工作组和业主充分讨论后形成意见,然后广泛征求业主意见,共同制定适用于本社区的《防疫暂行条例》。这种通过民主协商形成的规章制度为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规则支持。

长宁涉外防控无死角 多语宣传入人心

“涉外疫情防控是对基层社区治理能力的一大考验,我们推出的防疫措施应该有根据、有道理。居委会、行业委员会和物业作为社区治理的“三驾马车”,应该发挥整体导向作用。三者应共同努力,引导居民在法治框架下进行自主协商,以提高涉外社区的法律治理效率,赢得涉外疫情防控。奠定基础。”洪升告诉记者。

长宁涉外防控无死角 多语宣传入人心

外国志愿者依法帮助预防流行病

上午9点,江苏路街道华山小区的志愿者贾克木敲开了法国居民亚历山大的门。贾克穆用流利的法语询问亚历山大的情况,并告诉他防疫的注意事项,如测温、快递和垃圾处理。尽管贾科姆有一个中国名字,但他在意大利出生和长大,由于工作关系,他在中国定居了近20年。他今年来过中国,熟悉中国的一系列防疫政策。

长宁涉外防控无死角 多语宣传入人心

“我在上海工作多年,已经融入了这里的环境。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也想宣传防疫的政策和法律,为预防和控制疫症作出贡献。”出于这个想法,贾克木成了一名社区防疫志愿者,现在他成了涉外防疫的得力助手。

“虽然华山居住区的外国人数量不多,但民族构成复杂,仅靠英语已不能有效满足日常的宣传和交流。为此,我们动员全社会的外国人组成多语种志愿者队伍,依法参与基层防疫工作,打破沟通障碍,充分发挥语言优势,帮助其他外国居民更快地了解和配合中国的防疫政策和相关法律,确保防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江苏路街道华山小区党支部书记潘志阁告诉记者。

长宁涉外防控无死角 多语宣传入人心

在长宁区,许多像贾克木这样的“外国人”志愿者活跃在各个社区。他们在向国内的隔离人群解释防疫措施的同时,还撰写文章或制作视频,记录自己在中国的亲身经历,并在社区媒体上发布,呼吁世界各地的人们积极、正确地抗击疫情。此外,包括华山居住区在内的许多街道社区也充分发挥了楼内居民之间的互助力量,动员外来居民帮助他们与同层的家居隔离对象配对,分享他们的经历,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以确保他们在家中安心。

长宁涉外防控无死角 多语宣传入人心

“疫情的防控不仅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还需要法治的宣传。“助人为乐”不仅能提高法律宣传的有效性,也能反映法治的温度。正是有了这种罕见的亲密感和认同感,我们才能迅速地在外籍居民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同时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的战争‘疫情’经验。”长宁区司法局局长张协丁说。

长宁涉外防控无死角 多语宣传入人心

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服务“店员”

近日,最新一期《依法防疫双语问答》在长宁法律公告微信公众账户上发布。本次双语问答的主题是境外人员的入境,入境后拒绝配合防疫控制措施的法律后果用中英文进行了阐述。记者注意到,自2月初以来,《长宁法公告》连续刊登了关于依法防疫的双语问答,至今已有21期,涉及隐瞒病情行为的定罪、企业复工准备、来华人员填写健康申报卡、境外医疗费用支付等。

长宁涉外防控无死角 多语宣传入人心

据了解,“依法防疫双语问答”是长宁法律宣传办公室结合虹桥街为满足中外居民的实际法律需求而设计并推出的,并由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翻译成专业法律英语,以确保内容准确及时。如今,“双语问答”已经成为长宁区流行的依法防疫指南。

长宁涉外防控无死角 多语宣传入人心

长宁区司法局贯彻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围绕中外居民法律服务需求,推出了基于“三纵三横”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网上非接触式法律服务模式。通过整合优质法律资源,为长宁区广大中外民众推出了电子双语防疫法律公告,捕捉了防疫期间公众关注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并开发了一系列电子书《依法抗击疫情》。它涵盖了社区治理、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的防疫法律知识点,并通过网上发布向中外居民提供政策解释和法治宣传,成为法律服务的好“营业员”。

长宁涉外防控无死角 多语宣传入人心

据悉,位于长宁虹桥街的全国基层立法联络点拥有人大相关专家、立法点咨询单位、专家人才库等法律服务资源。同时,当地政府整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长宁区律师事务所、长宁法院、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多家律师事务所等专业资源,共同组建“虹桥街网上社区防疫法律专家组”,为21个双语问答提供权威的法律知识保障,也为社区防疫过程提供相关信息。

长宁涉外防控无死角 多语宣传入人心

“抗击疫情,要与法治同行,要打赢人民战争、整体战争和防治疫情的战争,法治是前提和基础。面对突发的流行病,我们没有先例可循。只有打破固有思维,我们才能走出一条既实用又能为大众所接受的新的社会治理道路。”长宁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卢启峰表示,长宁区防控涉外疫情的实践,可以为其他涉外社区防控疫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长宁涉外防控无死角 多语宣传入人心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9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