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1字,读完约4分钟

藏在淮海路后面的向阳路,传统上是沿路的居民区;也许是因为习惯了低调,很少有人知道它过去的历史足迹,所以提到襄阳路,就想到了90年代的所有场景——难怪当年能与北京秀水媲美的襄阳路市场也是上海的时尚中心。

襄阳路商品市场(后称“襄阳路礼品市场”)毗邻陕西南路,与繁华的淮海中路相隔。由于国内外许多名牌假冒商品都在这里出售。后来,襄阳路市场也被称为“假冒市场”。然而,襄阳路在当时已经是上海的一个品牌。上海的游客似乎有一种感觉,他们不得不去“假冒一条街”的市场。

徐汇情调小马路 历史上曾经的拉都路

从皮革配件、运动夹克、运动鞋、手表,甚至高尔夫球杆,你可以找到一切。这里的店主有着积极的商业态度,善于讨价还价,直观地反映了上海这个大城市的真实生活。

如果说襄阳路市场只能存在于老上海的记忆中,那么襄阳公园从童年起就伴随着我们走过了无数的快乐时光。愿童年的记忆像“远离烦恼”一样静静地留在那里。

襄阳公园曾是农田和墓地,包括江阴颜料巨头薛宝成的“墓地”。它于1941年正式完工,但只供法国儿童玩耍。然而,由于中国人民的抗议,公园被迫于1942年1月30日向公众开放。为了纪念1939年在对德战争中牺牲的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前外交官兰威纳,它被改名为兰威纳公园,也叫杜梅公园。随着历史的变迁,公园多次更名,直到1950年5月28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园正式更名为襄阳公园。

徐汇情调小马路 历史上曾经的拉都路

襄阳公园虽小,但“六角亭”、欧洲草坪和大花坛,以及花坛后面高大的珊瑚柱都给人一种远离喧嚣的感觉,尤其是站在大草坪上,可以看到新乐路的“圣母院大堂”,真的很有意思。


当然,这些绝不是整个襄阳路。“杜拉路”见证了近代上海的汹涌澎湃。“杜拉路311号”(现襄阳南路311号)就是这样一座有故事的老房子。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婚礼在昆山路景林堂举行,婚宴在大华酒店举行。新婚之夜,他们住在“杜拉路311号”,而不是宋子文后来给他们的“爱路”。事实上,杜拉路的房子是蒋介石婚前在上海的住所。

襄阳南路283号和411弄曾是小红的故居。电影《黄金时代》曾经描述过拉都路。

1934年11月初,由于舒群被捕和《青岛晨报》毕业,萧红和萧军离开了青岛。同月抵达上海,住在上海海积路283号(现襄阳南路)的一个亭子里;12月底,他搬到了同一条路上411弄22号富贤房二楼;次年2月,我搬到了351号的三楼

1935年春,万的照相馆在上海。小军穿着小红手工制作的裙子;年轻的小红穿着深蓝色的“画衣”,拿起道具箱里的烟斗“装傻”。

1935年5月2日至5月15日,萧红在这里完成了自传体抒情散文集《伤逝》。12月,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上海容光出版社出版了萧红的名著《生死场》,作为第三个奴隶系列,并由鲁迅为其作序。萧红在文坛成名,并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鲁迅曾经说过,萧红将取代丁玲成为未来最优秀的女作家。

徐汇情调小马路 历史上曾经的拉都路

不同于法国的外部建筑风格,伴随着鼻尖的茶香,很容易就能找到充满中国色彩的大鹤堂装饰风格和属于老上海的美丽色彩。从地板、螺旋楼梯、门窗、桌椅、字画,它们也是红木家具。与江南古镇精湛的雕刻艺术相比,他们用中国的建筑材料来表达欧洲的建筑风格,并配合书画在细节、窗帘、台灯、留声机等方面的展示。上海以自己的方式赋予了融入海派文化的欧洲艺术以复古的味道,既庄重又奢华。

徐汇情调小马路 历史上曾经的拉都路

这是一座西式独立式花园住宅,建于1927年。

这座建筑最初是由美国侨民使用的。20世纪50年代初,该楼三层为常熟市公安局复兴中路派出所办公室,一层为住宅楼。后来,私立余伟中学出资购买学校使用。1956年初,学校改为公办,更名为上海市第五十一中学。直到1987年,“余伟中学”的名字才被恢复。

徐汇情调小马路 历史上曾经的拉都路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徐汇情调小马路 历史上曾经的拉都路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6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