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24字,读完约5分钟

本报记者程维重庆报道

年12月4日17点左右,重庆市永川吊水洞煤矿发生“一氧化碳超限”事故,造成23人死亡,1人获救。

救援事业于12月5日23点结束。

12月4日,国务院安委员会决定对永川这次煤矿事故进行卡审计。 12月9日,重庆市召开了可视电话会议,首次明确了吊水洞重大安全事故的原因。 初步拆除是公司自行拆除井下设备时,违反作业引起火灾,发生了一氧化碳超限。

还有困难的救援

又是几个失眠之夜。

年12月4日晚,重庆市永川区茶山竹海风景区所在南北方向山脉的西麓,相对高120米的山坡上的重庆市永川吊水洞煤矿灯火通明,约200多名救援人员和员工彻夜奋斗,期待从矿山中救出越来越多的幸存者

这个矿床位于向东2公里高500米的山顶上,是张艺谋拍摄电影《十面埋伏》的竹林外景地。

吊水洞煤矿位于茶山竹海事务所安溪村,每年12万吨煤矿。 据该煤矿的一名工人说,前几年产量大的时候,矿工从300人到500人,从去年开始人数一直很少,只有100多人。

她说,两个月前,这个矿关闭了,只剩下几十个人。 前几天工人进井拆除了设备,意外地发生了事故。

《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12月5日在吊水洞煤矿看到,该矿内还有很多工人在工作,巨大的卷扬机也有时启动。 一般来说,煤矿是倾斜井或竖井时,使用卷扬机作为第一输送单元。

12月4日、5日,由于吊水洞煤矿井口附近的一氧化碳浓度依然高等因素,当地警察严重封锁了井口附近的区域。

这次事故的救助队员也和去年11月30日的永川金山沟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一样,采用持续、大量向洞里注入新鲜空气体的方法,将煤矿有毒气体赶出煤矿通风道,稀释洞里的有毒气体,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基础上进入洞里。

永川金山沟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点位于吊水洞煤矿正南6公里处。 金山沟煤矿位于茶山竹海所在南北方向山脉的东侧,位于山脉最南端,吊水洞煤矿位于茶山竹海所在南北方向山脉中部的西麓。

据吊水洞煤矿的工人说,这个煤矿的水中浸水很严重,停工两个月后,现有的泵已经坏了,不能采用。

永川区应急救援部门拒绝向记者提供或确认当地正式发表的消息以外的消息。

救援队负责人在媒体记者采访中发表的新闻也证实了煤矿工人的说法。 “已经找到的19人位于井下比较浅的地方,还有5人可能位于深处。 另外,据研究表明,现在矿井下容水量比较大。 由于该矿井2个月前停止作业并关闭,因此井下抽水系统不具备采用功能,现在救援人员克服了水流入上面的压力,搜索救助作业非常困难。 ”。

下一步,救援队计划逐渐恢复排水设备,恢复正常排水后继续搜索到矿山深处。

几年前“参观”这座矿山内的附近村民说矿山深处的“水很大”。

据记者介绍,该煤矿北侧的半山腰有部长约15米、宽约8米的建筑物,其中内置2台巨大的鼓风机,鼓风机的吸气口长约2.5米、宽约1.5米,鼓风机一打开,整个矿区就会响起噪音。

这个风扇的送风量是4年前金山沟煤矿瓦斯爆炸后救援队紧急调整的紧急风扇送风量的50倍到100倍。

一位工人说,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离洞口最近的工人幸存了下来。

金山沟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后,该煤矿本来的送风系统无法采用。 因为这些设施在煤气爆炸中破损了。

致命的一氧化碳

根据长沙新闻网12月4日发表的吊水洞煤矿事故后开口部的照片,这个煤矿的井口持续弥漫着白烟。

煤矿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是井下煤层氧化产生的气体,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井下空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0024%,常用单位为ppm。 根据规定,矿山中的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24ppm。

这次事故后,吊水洞煤矿矿井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一时达到了1700ppm和规定值24ppm的近71倍。

无色、无臭、无味,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的能力和作用,窒息人体组织,严重时死亡。 一氧化碳对全身的组织细胞有毒性作用,特别是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严重。

空气体中的一氧化碳达到0.05%时,人有中毒的危险,空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5%~1%时,5分钟内有可能死亡。

煤矿产生一氧化碳超标是很常见的。 第一是因为煤氧化后自燃,矿山发生了火灾,或者煤矿里煤尘爆炸了。 另外,在进行煤矿开采过程和爆破时,煤矿中的一氧化碳会超过标准。

目前还没有确认吊水洞煤矿“一氧化碳超限”的原因。 是由这24名工人拆除设备过程中使用的爆破产生的,还是由爆破、金属切割等引起的矿山煤炭燃烧产生的,还是由矿山烟尘引起的爆炸?

不想起重庆市原安监局名字的员工说,如果煤层中的一氧化碳突然突出,开口部绝对没有烟尘,有烟尘就有爆炸,或者有燃烧。 关于是一氧化碳爆炸产生的烟尘,还是爆炸和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目前无法从常识的角度进行评价。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重庆永川“12·4”矿难:致命的一氧化碳”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26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