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0字,读完约3分钟

据《金山区新闻》报道,上海市公安局第八届杯“十佳”社区民警评选活动近日落幕,香洲路派出所民警杨入选上海市十佳社区民警。杨,32岁,是一个大男孩,有一双大眼睛和明亮的眼睛。他管辖的石化区的老式社区有许多老年人和大量流动的移民。为了核实人口,杨整天带着登记簿挨家挨户地走,平日里每天在社区里走2万步。在日常工作中,杨始终坚持热情、微笑、勤奋,真正做到了“熟悉地形、熟悉门户、熟悉人群”,社区里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他。杨总是关心每个人遇到的困难,并尽力去解决它们。

金山社区的"守望者"百姓的贴心人

陈阿姨是社区居民,退休后无事可做,花了几万元参加了重点防护产品的促销会,但血压仍在上升,抵抗力下降,整天情绪低落。杨了解情况后,主动开导她,每次进行预防性宣传时总是带着她,并让她担任“助手”负责发放宣传资料。知道陈阿姨喜欢跳舞,杨请她当舞蹈队的队长。跳舞时,她请她和邻居谈论预防技巧。我说得越多,感觉越好。热情开朗的陈阿姨回来了。经过三个多月的指导,陈阿姨彻底走出了保健品的阴影。她还上台向每个人讲述了自己被欺骗的经历,告诉社区居民要理性看待健康,防止被欺骗。

金山社区的"守望者"百姓的贴心人

杨还精心挑选了15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市民,组建了一支“社区警务监督员”队伍。一次,一个行人违反了规则,但他不想受到惩罚,与值班的警察僵持不下。“社区派出所所长”何阿姨上前厉声说道:“叔叔,你要想清楚,这10块钱一定要罚。”这是为了你的安全,对不对?”最后,行人受到了惩罚。事实上,社区里有不少像何阿姨这样热心的居民。杨说:“居民不仅是警察的服务对象,而且还要靠力量——打扫卫生的阿姨可以是‘告密者’,退休的阿姨可以是‘宣传员’,迟到的锻炼者可以是‘巡逻者’。”

金山社区的"守望者"百姓的贴心人

2016年,杨训练了团体联防队,组建了海棠警校啄木鸟志愿队。小杨以任务、教学方法和明确要求,大力加强志愿者队伍成员发现治安隐患和识别犯罪嫌疑人的能力,社区案件数量逐年下降。“啄木鸟志愿者行动小组”也成为了大众防治工作中的知名警察品牌。

金山社区的"守望者"百姓的贴心人

同年5月,“小杨警官说了些什么”宣传专栏成立。"小杨说什么,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作为主讲人,肖扬运用独特的叙事方法,讲解幽默的方言,讲述典型案例,传授预防技巧,受到了居民的广泛好评。该栏目自成立以来,已举办了近千场专项预防宣传讲座,“警察小杨说了些什么”已成为金山警方宣传的一个著名品牌。为什么在社区警察这个卑微的位置上能取得如此多的成就?杨的声音很简单:“在我心里,社区就是我的家,居民就是我的家。”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金山社区的"守望者"百姓的贴心人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101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