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88字,读完约3分钟

描述:王耀忠(常委),创新村党支部书记,在新办公室为村民工作

五一过后,浦江镇龚欣村的村民发现“两委”成员和村里的有关人员转移到“大同店”集中工作。过去,村民们需要管理不同的办公室,有时没有工作人员他们也办不到。现在,每个人都在一个办公室里,村民们可以通过“走进一扇门”来做到这一切。然而,这并不是创新村独有的,浦江镇的39个村都完成了这样一个“乾坤大挪移”。

闵行浦江镇39个村全部“下楼办公”

在一个月内完成“搬家”

据介绍,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振兴的战略部署要求,浦江镇于今年4月开始了本村“两委”公开办公工作。前后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浦江镇的39个村都在4月底完成了楼下的集中办公。“两委”班子成员和一线有关人员从原来单一的办公室搬了出来,在一个集中办公的地方接待群众,处理问题。

闵行浦江镇39个村全部“下楼办公”

这一举措让村民们可以找到人,交谈,完成事情。同时,“两委”之间、“两委”与条线之间的信息能够及时沟通,在工作中相互“监督”,避免了推诿、拖延等问题。虽然“下楼去上班”只减少了几步,但它不仅是与村民的“身体距离”,也是与村民的“心理距离”。

闵行浦江镇39个村全部“下楼办公”

引入各种“增值服务”

在“下楼去工作”的同时,“增值服务”已经在农村推行。比如,没有休息日接待服务机制,没有首问接待制度,没有建立群众接待情况登记、限时办结、跟踪服务、通报去向等服务机制,最大限度地为群众办实事、解决问题。

其中,“告知人们去哪里的服务机制”让村民们非常满意。过去,当我在值班时,有时会被告知相关人员不在,但我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现在,每一个服务中心的门口都会贴上一个又一个的“去”的标志,包括“上班”、“来访”、“出差”、“开会”和“请假”,这样每个人的行踪都一目了然。

此外,“无休日接待服务”也令村民拍手称快。过去,一些村民在周末赶时间的时候不得不去村干部家。现在,有了这个系统,周末有人值班,有些人接受工作,需求和困难可以及时接受。

这些制度相继出台,使群众能够实现村“两委”成员的角色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转变。今后,各村将在镇上要求的“标准行动”中增加“选择性行动”,形成各村特色的服务体系。

干部办公室将成为一个活动场所

目前,各村正在根据本村的特点,整合利用集中办公后释放的原有办公空室,用于党群服务岗位或村民活动场所的建设,提供贴近群众需求的便利服务,尽量减少办公空室和serving/き

此外,根据工作部署,各村将重点做好统一标识,全面落实党员干部“两委”、“亮证工程”、“亮证承诺”的要求,设立党员示范岗、先锋岗和责任区。规范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等。,确保村务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和正常运行。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闵行浦江镇39个村全部“下楼办公”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83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