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84字,读完约5分钟

据宝山区介绍,古村镇彩居园小区入口处的道路一直存在停车难的问题。居民们多次拨打12345热线,但由于不在执法范围内,无法有效解决。小区书记通过“社区沟通”向居民“求助”,居民们一个接一个地提出,最终找到了一个可行的方案,并在网上和网下反复讨论和实施,最终消除了顽疾。七号花园建在张淼街四塘村,用来种花和美化环境。为了做好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在“社区通行证”上张贴了信息,并招募了花园监护人。许多热心的居民报名并留言。宋女士说:“我报名!大家都喜欢我们的小花园。”杨女士说:“让小花园成为三村的一道亮丽风景。”82巷的孩子们是最年轻的志愿者,他们每天都来浇花和清洁座位...

宝山“社区通”实践一年解决问题4.3万个

2017年,宝山区创新建立了“社区沟通”这一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工作体系,开创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改善了基层治理体系的供给,促进了基层治理生态的深刻变革,夯实了新时期党执政的微观基础。经过一年的实践,“社区沟通”取得了成功。他被授予2017年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十大案例,并作为上海改革开放40周年的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例被上海主要媒体广泛宣传。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对“社区互联”进行了独家采访和系列报道。

宝山“社区通”实践一年解决问题4.3万个

目前,全区453个居委会、104个村全部联网,51万多名居民实名注册,覆盖近40万户家庭,互动交流超过4600万人次。4.8万多名党员在网上展示身份、发挥作用、接受监督,进一步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宝山“社区通”实践一年解决问题4.3万个

党和群众的交流更加集中

人民群众知道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劳动群众参与其中,发展成果为群众所共享。“社区传播”方向明确,一键直达,实现了党、政、民的互动传播。政府工作更受关注,这种温暖真的进入了普通人的内心。

更换燃气内管是宝山区政府2018年的一项实际工程,对松南十村老社区来说势在必行。居住区党组织将首次在社区传播上发布公告,并进行网上和网下的宣传和咨询。为了做好一些不想换管道的居民的工作,居民委员会邀请已经换过管道的居民来展示他们的故事,并把照片和评论放在社区里,用腐蚀的管道照片和肺腑之言,成功地打消了居民的顾虑,让大家明白了更换燃气内管是一项切实可行的工程,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是政府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造福老百姓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真正了解情况后,居民们纷纷鼓掌。

宝山“社区通”实践一年解决问题4.3万个

更准确地为人民服务

在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大量人的需求被忽略或受阻。“社区沟通”建立后,建立了“自动收集、分级处置、全程记录、批量评估”的问题跟踪系统,处置情况纳入评估。到目前为止,群众关心的43,000多个问题已经通过技术和制度手段得到解决。

宝山“社区通”实践一年解决问题4.3万个

高静七村恒高家园社区分为一期和二期,与恒升豪庭相邻。居民每天都要走很长的路才能进出社区。一些居民在“社区通行证”中提出,应该在长江国际的北墙上开一个侧门,以方便居民出行,并解决诸如购买食物和接送孩子困难等出行安全问题。随即,在高静镇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小区党支部与长江国际管理部等相关单位进行了多次协调沟通,听取了居民代表的意见。最后,在8月16日,居民们期待的侧门打开了,打开了两个社区之间的通道。居委会立即在居民区的“社区链接”上发布了一条信息。仅在半小时内,就有近1000名居民浏览和阅读,数百人发表评论和赞扬。居民们说,这不仅是一条开放的道路,而且与人民的心灵相连。这种精准高效的为民服务体现了社区管理的“刺绣”努力,能在细节中看到真实的篇章,追求每一点幸福。

宝山“社区通”实践一年解决问题4.3万个

社区参与更加广泛

只要有手机,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这充分体现了“社区沟通”的广泛参与。“社区互联”(Community Connect)给公民参与带来了结构性变化,吸引了大量年轻的“上班族”参与社区治理,50岁以下的群体有59%上网,社区氛围更时尚、更有活力。

宝山“社区通”实践一年解决问题4.3万个

古村镇好日子花园巧妙地利用“社区通路”整合资源,凝聚社区的年轻力量。通过种植花草、安装风车等亲子活动,一条泥泞的土路变成了一个“小花园”,解决了困扰居民出行的“窝土路”,也让年轻人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社区价值。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张淼街四塘村居委会计划修建一个公共客厅,并在垃圾桶旁边重建一个绿地。通过发布微装修社区公告,展示花园设计效果图,邀请社区儿童参与设计,社区居民参与花园建设,并设立在线和离线活动如成立花园守护团队,让社区居民参与整个过程。松南十村社区的“微改造”、“微更新”和“微变化”在引导居民清理楼道内的垃圾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通过“社区沟通”,开始了争取“三不”的活动,发起了各建筑群体的自愿申报,居民主动清理。与此同时,它招募了建筑领导人和居民成为评估员,并每月进行定期检查。自活动开始以来,七条走廊被评为“三不”建筑。松南十村干部介绍,今后将继续扩大覆盖面,形成长期正常的工作机制和亮点。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宝山“社区通”实践一年解决问题4.3万个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77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