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6字,读完约3分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市场化的推进,中国的金融抑制环境有了显著改善,但金融抑制水平仍处于世界较高水平。目前,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的净效应可能变为负值。消除金融抑制已成为经济转型的必要条件。

东方证券: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从金融抑制到金融深化——上海热线财经频道

因此,金融深化必须通过市场化的“三步走”来实现,即平衡财政收支、改革资本市场、放松银行管制和担保、实现汇率市场化和外汇自由兑换,从而消除要素市场分割。东亚模式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它遵循“三步走”的金融市场化秩序,但“三步走”是一种嵌套关系。

东方证券: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从金融抑制到金融深化——上海热线财经频道

比较东欧、前苏联、拉美、日本和二战后亚洲“四小龙”等不同经济体的经验教训,可以发现经济市场化(或自由化)应该遵循一定的顺序,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求相应的金融深化和金融市场效率。

01

中国的金融抑制:明显改善,但仍然很高

根据当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创始人麦金农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的小编辑爱德华·肖的观点,如果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被政策扭曲,就可以被视为金融抑制。具体来说,有几种典型的金融抑制政策:名义利率上限和低(或负)实际存款利率;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准备金税);强制性和歧视性信贷分配;资本账户控制。这四种情况在中国仍然很普遍,所以可以说中国仍然是一个压抑的金融体系。

东方证券: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从金融抑制到金融深化——上海热线财经频道

中国金融抑制体系的形成有其独特的背景。与东欧和前苏联的“休克疗法”明显不同,中国正在走一条渐进的改革之路,具有中国特色的切实可行的方案之一就是双轨价格体系。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民营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国有经济的比重不断下降。直接的结果是,一方面,政府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下,财政补贴仍在增加。1978年,公共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0%,1994年,这一比例降至10.7%。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背景是财政收支的恶化及其导致的通货膨胀。

东方证券: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从金融抑制到金融深化——上海热线财经频道

财政收支困境、软预算约束和资本市场短缺使得扩张性财政政策只能货币化。从1990年到1994年,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持续上升,月度cpi达到27.7%,同比增长率最高。此后,我国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对国有企业的财政补贴也转变为财政补贴。存贷款利率远低于竞争均衡水平,政府在信贷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分税制改革使公共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上升,金融改革使金融制度体系更加完善,金融分业经营模式逐渐形成。然而,政府从未退出对银行信贷的干预。虽然1994年的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了国有经济的效率,但国有企业与民营经济之间的剪刀差仍在扩大,这也导致了它们对财政补贴政策的路径依赖。

东方证券: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从金融抑制到金融深化——上海热线财经频道

1...

自2019年以来,券商审慎开展增量业务,股票质押业务的存量规模持续下降。自2019年以来,证券商通过二级市场违约处置股票质押式回购的规模持续下降,对市场影响不大。考虑到新会计准则在2019年半年度报告中的全面实施,信用减值相对充分,股票质押违约风险得到充分释放,预计2020年证券公司信用减值风险将进一步降低。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东方证券: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从金融抑制到金融深化——上海热线财经频道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6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