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9字,读完约4分钟

早上7点,从老人到年轻白领,嘉兴社区邮局门口都会排起长队,都是为了他们的“网红”。这个“网红”是社区食堂。今年7月,当这个社区食堂开业时,它成了市民的最爱。馒头、糯米糕、发糕和各种馅的麻球在空.总是被抢走早期不仅品种丰富,而且非常接近人。大多数从1.5元开始。

虹口市民驿站把"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

当市民享受到真正的优惠待遇时,他们可能不知道他们身边的福利来自虹口区《市民驿站标准》的实施。

个性化功能“根据电影量身定制”

市民站原名为“街道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区”。直到今年五月它才有了一个新名字。在名称改变的背后,是服务理念的改变。过去的旧名字不仅长,而且没有明显的特征。乍一看,居民不知道他们在这里做什么。如今,该区已被重新命名为市民站,其名称变得友好,其功能变得更加坚实。

虹口市民驿站把"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

根据《市民邮政站标准》,全区8个社区根据自身区域特点设立4至6个市民邮政站,形成“15分钟综合管理服务圈”。公共职位的功能并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社区的特点,除了规定的行动外,还推出了可选的行动,以满足不同社区的不同需求。有许多老年人的社区被添加为旧的服务模块;在有许多婴幼儿的社区,添加亲子服务模块;在有许多白领的社区,增加了针对年轻人和中年人的服务模块...这样公共职务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

虹口市民驿站把"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

“这里的药太全了。我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在几个地区的医院都无法比拟,而在这里它们实际上是匹配的。”一位成功地在各地分发药品的公民哀叹道。原来,嘉兴社区有集中居住区,有较多的老人和幼儿。因此,根据《市民站标准》,嘉兴市民站的重点是老人综合服务、养老服务和亲子服务。他们不仅建立了社区食堂、日托中心和家庭医生诊所,还为0到12岁的儿童建立了“阅览室”和室内游乐场。

虹口市民驿站把"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

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带着孙子的老人在家庭医生诊所配药完毕后,来到车站的游乐园与他们的孙子玩耍。王阿姨告诉记者,过去看病配药的路总是很长,带孩子不方便,让孩子长时间一个人呆在家里她很不放心。如今,市民岗位上的家庭医生诊所可以开出的药品清单上增加了老年人常用的药品,楼下配药,楼上送婴儿,综合服务让居民感觉收获更多。

虹口市民驿站把"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

根据社区的特点,市民们的自选动作使该站很快出名。蒋阿姨每周至少来嘉兴市民站两次,她说她实际上住在其他街道,但是因为这里的活动很吸引人,即使她多走几步,她也会每周来两次科技站参加书法班和讲座。学习书法是江阿姨年轻时的梦想,但由于种种原因,她一直没有机会努力学习。如今,她不仅可以免费学习,还可以在这里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让江阿姨很开心。

虹口市民驿站把"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

多方联动问题由某人管理

梁城新村社区居民王老伯发现自己家门口主干道上的信号灯坏了,就向公安派出所的电网人员报告了此事,公安派出所当天立即将此事报告了值班派出所,几个小时后问题就解决了。在高效工作的背后,是社区实施《市民邮政站标准》所带来的福利。

虹口市民驿站把"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

凉城新村街市民站管理站负责人表示,居民事务不是小事,但社区中的“家长短处”往往涉及多个部门,有时仅靠一个部门的力量是无法及时解决的。现在,根据《公民帖子标准》中资源整合的要求,网格成员单位每天都要派一名工作人员来观看公民帖子,这与公民帖子管理站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些需要多部门联动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

虹口市民驿站把"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

有一次,由于停车位短缺,孟湖园社区上演了一场“争车位”运动,一些居民不得不安装楼层锁来“占车位”。这一举动自然在社会上引起了更多的争议。凉城新村街道市民站管理站的网格化工作人员发现此问题后,立即向街道网格化管理中心报告了情况。接到报告后,派出所、城管执法中队、房管局和居委会等社区电网成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首先,居委会下发通知,指导居民自行拆除私锁,然后派出所、城管执法中队和房管办共同清理私锁的“钉子户”。这样,一场社区风暴就可以在高速协调中得到解决。过去,这种情况是居委会和管理站最头疼的问题,因为他们无权执法。现在,随着市民站搭建的自治与共治平台,解决问题的效率大大提高。

虹口市民驿站把"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

虹口区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继续结合《市民驿站标准》的实施,进一步发挥好沟通协调作用,让市民驿站更好地服务群众,用高标准管理让更多市民享受高质量的美好生活。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虹口市民驿站把"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58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