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8字,读完约3分钟

2017年11月27日,位于徐汇区岳阳路的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猴子“中钟”。八天后,第二只克隆猴子花花在这里诞生了。2018年1月25日,顶级国际生物学杂志《细胞》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这一成就。

徐汇70个瞬间:世界首个克隆猴在上海诞生

自从克隆羊多莉(Dolly)于1997年在英国诞生以来,许多哺乳动物的体细胞克隆已经获得成功,但与人类相似的灵长类动物(恒河猴)的体细胞克隆是一个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体细胞克隆猴子的重要性在于一年内可以生产出大量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模型猴子。利用体细胞进行体外基因编辑,准确筛选出相同基因型的体细胞,然后通过核移植产生大量相同基因型的胚胎,由母猴携带者怀上一群具有相同基因编辑和遗传背景的猴。这是制作脑科学研究和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关键技术。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克隆猴子,很难建立动物模型来模拟人类疾病。目前,大多数脑部疾病不能得到有效治疗的原因之一是用于开发药物的小鼠模型远离人类,并且所开发的药物在人类检测中大多无效或有副作用。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将促进基于非人灵长类动物疾病动物模型的全新R&D医药产业链,并促进阿尔茨海默病和自闭症等脑部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的新药开发。

徐汇70个瞬间:世界首个克隆猴在上海诞生

为了克服这一困难,中国科学院神经研究所研究员孙强带领一个以博士后刘真为主的研究团队。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他成功地在生物学的前沿突破了这个难题。这一成功标志着中国将率先开启以猕猴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并实现“领先、赶超、面向三个方面”的目标,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科学家在即将在中国启动的灵长类全脑介观神经连锁图谱国际科学计划中的领先地位。

徐汇70个瞬间:世界首个克隆猴在上海诞生

描述:孵化器中的“中钟”和“花花”

世界上第一只人工孤雌蟾蜍产卵

1961年3月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通过人工孤雌生殖培育出一只雌蟾蜍,并成功产下3000多个卵。这是中国和世界上首次通过孤雌生殖获得雌性蟾蜍及其第二代无父无祖父的蟾蜍。

本实验由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进行。早在1951年,他们就开始利用涂血针法,利用蟾蜍体外生产的无膜卵球作为实验材料,培育人工孤雌蟾蜍。到1958年和1959年,25只孤雌生殖的“无父”蟾蜍终于从超过40,000个刺穿的卵中获得。

这只“没有父亲”的雌蟾蜍这次产下了卵,它是在1959年3月接受针灸和血液注射后,从2076个卵中长大的。1960年12月,他重40.5克。冬眠后,在1961年3月蛰伤发生后,对照组的雄性拥抱了几天没有产卵。3月7日,垂体注射催产素后,36小时后成功生产了3000多个球,受精后发育良好。除了大部分用作实验材料外,还有800多只蝌蚪没有祖父。

徐汇70个瞬间:世界首个克隆猴在上海诞生

在此之前,世界各地的生物学家对青蛙进行了人工孤雌生殖实验,获得了一些蝌蚪和一些没有父亲的“后代”。他们使用的大多数方法是由法国科学家发明的针灸和血液注射,但是这些“后代”青蛙从未达到产卵和繁殖的阶段。因此,人工孤雌生殖的个体是否具有传递种子的能力是生物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最终由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解决,这是蛙科实验生物学领域的一个新突破。

徐汇70个瞬间:世界首个克隆猴在上海诞生

描述:研究人员正在讨论雌性蟾蜍的人工孤雌生殖来产卵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徐汇70个瞬间:世界首个克隆猴在上海诞生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2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