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91字,读完约2分钟

上海市徐汇区天林街成立于1985年。它位于上海市西南部,徐汇区的中西部,面积4.19平方公里。街上有23个居民区,有43,000名居民,78,000多名注册居民和近100,000人。人口密度高,人口结构复杂,人员流动性强,一般表现为“老干部多,文化名人多,知识分子多”。天林街是伴随着上海的城市化进程而建设和发展起来的,从创建之初的农村农田,发展成为以大型居住社区、大学、科研机构、三甲医院、重点中小学、文化单位和商业综合设施为主的城市社区。

徐汇田林街道借助AI构筑“智慧小区”

天林街智能社区项目于2017年下半年启动,街道党工委牵头成立了智能社区联合指挥中心,并于2018年初在10个社区推广。

天林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栋梁介绍,该智能社区平台以综合管理中心、电网中心等城市综合管理平台为基础,整合党建、信访、热线等实际操作系统。目前,已经整合了26个数据库和11个城市、地区、街道的实战系统,并在平台的数据感知界面上进行全景展示。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新技术,重新整合的分类数据以人类仿生学的模式直观地展示出来:耳朵意味着倾听群众的声音,12345、信访、司法的平台数据在这里得到整合;鼻子代表主动嗅探问题,它集成了街道网格监管、住宅网格工作站、志愿者交流、微报告等平台;眼睛代表主动发现问题,并集成智能传感、设备维护和其他平台。通过这些平台的整合,街道党工委可以敏锐地了解到天林的整体工作情况。

徐汇田林街道借助AI构筑“智慧小区”

据悉,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天林街智能社区平台主要形成了以下特点:一是“天线感知”,即在社区内部署了10大类近2000个神经元传感器,包括人脸识别、智能监控、电子嗅探等智能和天线式感知设施,全面覆盖社区内各类空房间;二是“数据协作”,即党建项目和26个数据库。 区委组织部综合管理、网格化和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数据交互和协同处置,形成“材料关联、数据关联、智能沟通”的社区精细化治理模式。 三是“流程再造”,针对海量数据,围绕“三个公开、一个建设”,形成3大类19个子类的事件处理流程,实现“自动事件发现、实时信息推送、离线即时处置、全过程监管”,形成“发现-推送-处置-协调-监管-反馈”的闭环管理模式。第四个是“上下联动”,即项目分为两个主要框架:街道和住宅区。街道平台注重数据分析、权力分配、任务监管,完成与区级部门的对接;居住区平台侧重于事件预警、力量动员和处置协调,多层次框架有自己的侧重点和联动推进。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徐汇田林街道借助AI构筑“智慧小区”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4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