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9字,读完约4分钟

84年前创作的《志愿者进行曲》是一首每个中国人都能唱的歌。虽然它只持续49秒,但它是中国的第一个声音。

在志愿者的雄壮行军中,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迎来了。你知道所有关于国歌的故事吗?

说到国歌,必须提到一个人,那就是聂耳。

描述:聂耳铜像

上海是聂耳的第二故乡。自1930年以来,聂耳一直在上海生活、学习和创作音乐。来到上海后不久,他加入了“反帝同盟”,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艺活动。在田汉的介绍下,聂耳于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随后的两年里,他以革命的爱国热情、关心人民的精神和杰出的音乐才华,在上海创作了一大批不朽的作品,其中包括:《道路之歌》、《毕业之歌》、《码头工人之歌》、《卖报之歌》、《义勇军进行曲》等。

忆往事:国歌唱片及聂耳铜像的徐汇故事

为纪念聂耳,1992年10月28日,上海各界人士在纪念聂耳诞辰80周年之际,在徐汇区淮海中路、复兴西路、乌鲁木齐中路交界处的三角绿地内,竖立了一尊聂耳铜像。铜像由85岁的上海油画雕塑院原院长、法国一级美术师、著名雕塑家张崇仁先生设计制作,南昌铸造厂铸造。铜像高3.5米,基座高1.7米,取名“奇来”。铜像的形状是聂耳敞开的外套,面向前方,面向蓝天,舞动双臂,指挥合唱,栩栩如生。由于雕刻精美,制作精良,这尊铜像形象生动,外形逼真,深受上海市民的喜爱。铜像所在的街道花园已经成为上海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忆往事:国歌唱片及聂耳铜像的徐汇故事

此外,还有一个与国歌有着深厚渊源的地方,那就是位于衡山路811号的百代公司旧址徐汇的“小红屋”。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留声机开始“登陆”上海。留声机作为“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代表着流行、时尚和前卫,正日益融入上海市民的生活。

随着留声机的推出,许多唱片公司也进入了上海市场。其中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法国商人百代唱片公司,它在上海成立了东方百代唱片公司。

1921年,东方百代在徐家汇地区买地建房,形成了“小红屋”。作为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见证人,聂耳、冼星海等一大批中国著名音乐家都曾在小红楼工作过。小红楼最重要的经典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描述:1935年第一版《志愿者进行曲》

1934年春,为了支持抗日救国,上海电通公司聘请田汉撰写文学剧本。田汉创作了剧本大纲《凤凰再生》,但在影片筹备期间,田汉因“宣传”被反动当局逮捕。为了尽快开拍,电通公司决定请孙士毅和夏衍将田汉的文学剧本改写成电影剧本,孙士毅获得了田汉的剧本

忆往事:国歌唱片及聂耳铜像的徐汇故事

描述:电影“风暴的孩子”

1935年2月,来监狱参观的同志们在监狱烟盒的包装纸背面带来了田汉写的一首抒情诗,这是《义勇军进行曲》的原稿。聂耳得知后,主动请缨作曲,并很快完成了乐谱的初稿。后来,他在逃避国民党政府的追捕时完成了乐谱的定稿。

忆往事:国歌唱片及聂耳铜像的徐汇故事

描述:田汉(左)和聂耳(右)

1935年4月18日,聂耳到达日本东京,修改了《风云儿女》主题歌的初稿,并三次修改歌词。乐谱完成后,被送回中国。聂耳从日本发回的歌词只有三个字“三月”。电影《风云儿童》的投资人朱庆兰将军在三个字前加上了“志愿者”一词。这首歌名叫《志愿者进行曲》,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成唱片,并于1935年5月16日公开发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后,就像插上翅膀,在祖国的土地上歌唱。

忆往事:国歌唱片及聂耳铜像的徐汇故事

描述:志愿者进行曲手稿

1935年5月9日,由袁、领衔的电通公司演唱组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为电影《风云儿童》创作了主题曲《志愿者进行曲》,创下34848b的新纪录。

这是《志愿者进行曲》的第一版。

80多年过去了,岁月在这张黑胶唱片上留下了一些印记。当唱针与唱片相撞时,“滋滋”的刮擦声伴随着一个高音,似乎把人们拉回了激情的岁月。

此后,《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一首诞生于中国篝火年的著名歌曲,在海外广为流传,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成为国际反法西斯战线上的一首崇高战歌。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十四年后(1949年9月2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这首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忆往事:国歌唱片及聂耳铜像的徐汇故事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2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