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64字,读完约6分钟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将他的父亲葬在赵家浜和靖交汇处的西面。崇祯六年(1633年),徐光启病死,葬于此。当初,徐氏家族的十几个后裔来到这里守墓建屋。后来,后代繁衍生息,集中在乡村,逐渐成为集镇。最初,它们被命名为徐家汇,因为它们位于赵家浜、李碧菁和蒲惠堂三水的交汇处,因此得名徐家汇。

溯源“三川汇流” 追忆徐家汇城市发展

徐家汇

三水交汇处的徐家汇,是当时上海县至松江府城的唯一船只停靠地,也是通往吴淞江和黄浦江的航运枢纽。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徐家汇近代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在徐家汇附近,仍有许多赵家浜、李碧菁和蒲惠堂的遗迹和故事。

溯源“三川汇流” 追忆徐家汇城市发展

赵家邦

19世纪中叶,赵家浜仍是一条可通航的河流。肇家浜东起宗门(今大东门)水门,引黄浦江过上海县城,西出宜丰门(今老西门)水门,南至斜桥,西至徐家汇浦会堂。两条河流的交汇处被称为赵普河,它可以通航到西部的七宝。

描述:1948年航拍的赵家浜河

赵家浜的南北支流中央河(又称川新河),是一条流经老城区南北的干河,连接着赵家浜、方浜和薛家浜,支流众多,以赵家浜为骨干,形成了城内外的水网。

随着上海的开放,沿海地区建起了许多工厂和房屋。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赵家浜。赵家浜的河道逐渐淤塞和增厚,几乎不能驾驶船只。与此同时,随着战争的爆发,大量来自周边省市的难民涌入赵家浜的河岸,定居下来谋生。赵家浜的河岸逐渐形成了棚户区,出现了许多“滚动的蚯蚓”——用竹竿垫起来的简易避难所,或者是乘船的人坐在半房子的船上上岸。

溯源“三川汇流” 追忆徐家汇城市发展

图片说明:上海旧县城航道示意图(黄线为赵家浜)

1862年,在上海县西门外,经方邦桥和肇家浜北侧,修建了一条军事公路,肇家浜是徐家汇路的起点。徐家汇路和徐汇路原本是两条平行的马路,隔江相望。后来,由于市政建设道路的拓宽,解旭路并入了徐家汇路,现在梨园路只剩下一小块遗迹。

溯源“三川汇流” 追忆徐家汇城市发展

描述:徐家汇路的旧景

照片说明:徐家汇路位置示意图

1954年,上海市政府开始治理赵家浜。1956年12月29日,作为上海工人修建的第一条大街,赵家浜被正式命名为“赵家浜路”,并安装了第一批街道标志。1957年,赵家浜全线被占,原有河道沿岸1000多户居民迁入曹溪新村;大浦大桥以西的徐家汇路与赵家浜路合并,所以现在徐家汇路只有一段从大浦大桥到制造局路,不再通向徐家汇。

溯源“三川汇流” 追忆徐家汇城市发展

李碧菁

民间有句谚语:“先有法国,后有中国,再有上海。”李碧菁曲折十余里,西起周家桥,东至徐家汇,沿河形成一条东西长约三里的街道(今淮海西路至凯旋路)。它分为以法华寺为中心的东镇和西镇,统称为法华镇。

图片说明:松南水道图的一部分(黄线为李必景)

北宋开宝三年(970年),慧禅大师在李必敬北岸修建了法华寺。崇宁元年(1102年),在南岸又建了一座观音寺。随着两座寺庙的香火越来越旺,村民们聚集在寺庙周围。北宋景康元年(1126年),游牧民入侵南方,宋朝向南方迁移。一些官员和士绅先后迁居到这里定居,以霍克基为中心,沿李必敬东西两侧延伸。

溯源“三川汇流” 追忆徐家汇城市发展

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在霍克基周围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集镇。因为霍克基闻名四方,所以这个集镇被命名为“法华”,而李碧菁也被称为“法华港”和“法华帮”。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法华古镇进入鼎盛时期,成为上海县西部第一个集镇。这条以李碧菁为中心的河流形成了一个网络,连接着北部的吴淞河、南通的赵家浜和浦会塘,有利于航运和灌溉。法华古镇,以礼宾景沿线的集镇为中心,包括徐家汇、龙华、曹家渡、静安寺等。,是上海县与太湖流域各地区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

溯源“三川汇流” 追忆徐家汇城市发展

清朝咸丰三年后(1853年),这座古城被多次战争摧毁。1915年,李碧菁被最后一次疏浚。此后,由于河道堵塞和航行不便,古镇逐渐衰落。这时,徐家汇逐渐崛起。

焦大大学门桥

在政府重建徐家汇地区之前,交通大学徐汇校区的校门前有一条小沟,是李碧菁的一小部分。重建后,沟渠被掩埋,只留下横跨沟渠的“校门桥”。

浦惠堂

浦会堂位于徐汇中心区西南部,西起蟠龙港,东至小寨,经穆家塘港进入漕河泾港,全长19公里。它曾是松江和青浦低洼地区通往黄浦江的重要水道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赵家浜和李碧静已经客满,只有蒲惠堂在高架内环外向西蜿蜒。

溯源“三川汇流” 追忆徐家汇城市发展

土山湾

清朝以前,蒲惠堂东起小寨镇与赵家浜相连,称为蒲兆河,分为两条支流至土山湾(今上海电影博物馆),其中一条向东至日晖港,汇入黄浦江;主流支流经外陆浦港向东南流动,在龙华镇鸡公滩(现龙华路龙华寺以东)与华岗相连,经百步桥进入黄浦江。

溯源“三川汇流” 追忆徐家汇城市发展

1836年,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开始兴修水利,下令疏浚河道,并将泥沙淤积在原赵家浜河和浦惠堂河交汇的河湾。淤泥堆积得越来越高,所以这个河湾被命名为土山湾。一百年来,在这里成立的图山湾孤儿工艺研究所无意中翻开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页。

溯源“三川汇流” 追忆徐家汇城市发展

斗山湾是中国西洋画的摇篮,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著名画家;斗山湾是现代上海工艺美术和上海文化的源头之一,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创造了许多第一;斗山湾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先导,是近代上海乃至中国的先驱。

曾经连接歇桥路和土山湾的道路现在是倾斜的土路。1957年,政府没有在蒲惠堂填筑从土山湾到中山西路的路段,而是修建了蒲惠堂路。

托山湾孤儿工艺研究所

位于浦惠堂路的土山湾博物馆收藏了众多珍品,不仅有世界雕塑大师张崇仁、上海黄杨木雕创始人许的代表作,还有市政厅“中国牌楼”的珍品、木塔、水彩画等文化珍品,向市民和游客展示了近代土山湾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影响和历史地位。现在,还剩下更多的岁月——辉煌的70年收藏展,展出了许多上世纪上海制造的收音机,每一件都可以称为精工细作。

溯源“三川汇流” 追忆徐家汇城市发展

提示

徐家汇

轨道交通:1号线、9号线、11号线徐家汇站

图山湾博物馆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 00至16: 30和16:00休息

地址:浦惠堂路55号

轨道交通:地铁1、9、11号线徐家汇站,或地铁1、4号线上海体育馆站

公交:乘坐42路、43路、754路、854路、946路公交车到漕溪北路育德路站,乘坐923路公交车到漕溪北路浦惠堂路站

●岁月的声音——辉煌的70年收藏展

门票:免费

地点1:土山湾博物馆

延期:今天-2019年11月30日

地址:徐汇区浦会堂路55号

营业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进入)

来源:上海热线新闻网

标题:溯源“三川汇流” 追忆徐家汇城市发展

地址:http://www.shcafe.org/shzxxw/32269.html